APP下载

个性化阅读使小学语文教学“活”起来

2019-09-10何利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9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何利文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阅读教学。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促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相较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个性化阅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得到增强,提升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理念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通过情感、思维活动的开展,深入理解和体验文章内容与情感,以便启迪学生的思维,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实施个性化阅读,让小学语文教学“活”起来。

一、个性化阅读的特征

第一,自主性阅读特征。在个性化阅读实施中,要求学生对文章内容自行理解、体验和感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关系构建起来,方可以了解作者寄托的情感,进而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与建构文本意义。由此可以得知,阅读活动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能够发挥引导作用,营造适宜学生阅读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实施。

第二,体验性阅读特征。不同学生具有差异化的经验和学习水平,那么在品味、体验文本时,产生的心理感受、想象理解也存在着不同。由此可以得知,每一个学生的阅读和体验,都是独特的,促使文本和自我得到不断的丰富。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融合学生与文本,造就了学生的独特体验。

第三,创造性阅读特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感悟,有效唤醒了形象思维,进而将想象、联想能力激活,促使对作品的理解、体验程度得到加深,同时还能够创造性地发现和建构各种意义与启示,最大程度地扩大阅读价值。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实施策略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并不是让学生对他人思想或文本内容进行记忆和背诵,而是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开展创造性的思考。阅读活动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过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营造起来,促使阅读课堂“活”起来。同时,要将学生的语文阅读热情充分激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愉悦的体验,进而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得到顺利实现。例如,在學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文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本篇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种称象的办法?为什么曹冲的办法最好?你能够想出其他称象的办法吗?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详细深入地阅读本篇课文后,纷纷给出答案。通过这些问题的合理设计,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个性化思考、个性化经验融入到课文解读过程中,因此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不同学生具有差异化的个性特点,有着不同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等。针对这种情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对学习空间差异化的营造,将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差异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引导学生实施个性化学习,获取独特的阅读体验。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场景歌》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本篇文章后,选择出自己最喜欢的场景,鼓励同学向其他同学介绍这个场景的特点、美丽之处等,最后评比哪一个同学讲的最好。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的爱好差异得到充分尊重,显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个性化阅读质量。总之,个性化阅读实施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的选择充分尊重,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深入研读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或段落,促使个性化教学目标得到真正实现。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进而优化师生关系,产生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也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现出来,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开展阅读活动,学生自己读懂文章内容,提出问题,独立分析和解答,进而自主获取相应的知识和体验。教师只有学会放手,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方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阅读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过来,包括朗读比赛、游戏等,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进而自觉地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文时,教师首先可以开展朗读比赛,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本篇课文,评选出普通话最标准、朗读感情最饱满的同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大象、小羊、小兔子等角色,通过互相对话,深入领悟课文内容。同时,结合自己扮演的角色,同学们也会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4.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个性化阅读实施过程中,核心要求即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仔细感受和品味,促使个人生活阅历、生活经验得到丰富,进而在阅读当中融入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碰撞、交流实际生活经验和文本中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产生超越文本的启示。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暗示和提醒,引导学生对与文本类似的现实生活场景进行寻觅,与课文内容所融合,进而增强课文的阅读体验。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文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对课文内容基本上掌握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唤醒自己的生活体验。“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与他人不一样的地方?你如何看待这种不同呢?”学生结合文章内容,类比分析自己与他人的差异,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调动,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和体验。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重视,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实施个性化阅读,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增强阅读体验,不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增强阅读教学的活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立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漫议[J].情感读本,2017,3(10):123-125.

[2]李晶.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J].考试周刊,2017,3(11):66-67.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