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读促提升 好课需多磨

2019-09-10欧阳晓丹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磨课教学案例

欧阳晓丹

【摘要】本文以笔者教学四年级下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试教案例和改进案例为背景,通过对课程标准、教参的研读,对如何研读教材改进教学思路、结合“爱种子”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了详细叙述。本节课例的实践与研课,让我们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反馈、小组合作的构建、教学效果的落实等方面需要教师进行细节上的预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灵活运用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同时做到心中有教材,行动有目标。

【关键词】近似数;教学案例;磨课

【研读教材】《求小数的近似数》是人教版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课,本节教学内容是基于整数的求近似数方法开展的。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材引入豆豆测量身高这一现实情境,介绍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具体说明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的方法。教师将“如何保留整数”这一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探究,最后特别指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注意事项,并说明保留不同位数小数的精确程度,同时使学生明确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的原因。

认真研读以上教研的编写意图后,教师可初步确定整节课教学思路分几个层次进行:(1)精心铺垫已学知识,为新知的迁移做准备;(2)创设生活情境,初步探究新知;(3)鼓励自主学习探究,攻克知识重难点;(4)巧设练习,突出方法的提炼。在这一课例中,笔者尝试采用两种教学模式,一种是传统教学模式,另一种是“爱种子”教学模式。实践后,笔者发现“爱种子”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初步实践

片段一:复习导入

铺垫:求出下面整数的近似数。(题目略,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反馈评价)

小结: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片段二:探究新知

师:例题图中豆豆测量的身高有三个数据,他们是怎样得出豆豆的身高的?

生1:身高0.98米是用了“四舍”法,去掉末尾的4得来的。

生2:身高1米是用了“五入”法,去掉所有小数部分得来的。

师:我们今天具体来研究一下小数的近似数究竟是怎么求出来的。(揭课题)

师:请小组讨论,最后再汇报。(小组讨论欠缺有序化,有的小组只是七嘴八舌乱说一通,且大部分学生不清楚如何讨论)

生汇报:0.984≈(0.98)  0.984≈(1.0)  0.984≈(1)

(只是个别学优生发言,大多数学生没参与)

(教师以“一言堂”为主,没有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师:大家学得真棒,现在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

(1)在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2)保留1位小数得到1.0跟保留整数得到1一样吗?(两个问题的讨论依然没有落到实处,只有个别学优生在讨论,其他学生仍处于游离状态,没真正参与其中)

片段三:巩固练习(题目略)

练习形式: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反馈评价。

片段四:总结评价

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二、课后反思

通过初步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在教学中突出了重难点,在练习中巩固了学生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但学生在做练习时依然不能理解保留几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哪一位,有的学生理解了,但做题时依然粗心做错。教师应反思,这种粗心是态度问题还是教师引导不到位呢?另外,最严重的是,这节课欠缺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灌”得比较多,学生被动地学,不是自主探究习得的新知,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

三、改进思路

在第一次实践后,我校加入区“爱种子”教学模式的实验活动,在后面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用“爱种子”的教学模式再次实践,并作出以下几点改进。

(1)教师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框架,精心设置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保留几位就是精确到哪一位,设置任务单具体细化,让学习内容可视化,直观显示出这一知识点,这样学生的数位顺序会更明确,对知识的认知也更深刻清晰。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与时间,增设生生互动的环节。教师运用七字诀“靠、轮、摆、析、赏、辨、记”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做到有序且具体细化到每个小问题。

(3)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微课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起新知的框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再次实践

片段一:【生活现象】创设情境,初步探究

(微课引出问题)他们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

小组交流并派代表汇报(交流时每位成员一起轮着说,说完其他三位成员要表态确定发言是否正确,有错误的地方其他成员要明确指出,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教师)

生1:身高0.98米用了“四舍”法,去掉了末尾的4得来的。

生2:身高1米用了“五入”法去掉所有小数部分得来的。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很好,没满五我们可用“四舍”法,满五我们可以用“五入”法。(插入微课验证刚才的问题:豆豆的身高是怎么得来的)

出示导语,确定本节课目标:

(1)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怎样正确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片段二:【协作建构】实际操作,进一步探究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单,具体要求按七字诀“靠、轮、摆、析、赏、辨、记”几个环节进行协作建构。

求小数近似数的任务单:

①保留两位小数:0.984≈(     ),精确到(     )位,应省略(     )位后的尾数,关键看(     )位。②保留一位小數:0.984≈(     ),精确到(     )位,应省略(     )位后的尾数,关键看(      )位。③保留整数:0.984≈(     ),精确到(     )位,应省略显(     )位后的尾数,关键看(     )位。④我们还发现: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      )去掉。(填能或不能)

小组汇报,各小组成员轮流汇报。

师最后提出两个问题,点明关键之处。(学生讨论后再插入微课解决此难点)

(1)为什么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2)保留1位小数得到1.0跟保留整数得到1一样吗?

片段三:【练习检测】(略)

片段四:【学习评价】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我知道求整数的近似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都是用(     )法。

我知道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关键要看(   )位。

我知道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位,关键要看(   )位。

我知道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    )位,关键要看(   )位。

五、感悟与提升

1.基于课程标准,准确定位教材目标,为学生搭好学习新知的框架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爱种子”教学模式正好侧重于这一学习能力的培养。现阶段我校已加入“爱种子”教学模式的实验活动,还在摸索学习当中。有了微课的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在二次实践“协助建构”的环节中,教师设置学习任务单时紧扣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任务单中每项要求都细致到位,重点让学生明确保留几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哪一位,要省略哪一位后的尾数,关键是要看哪一位,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攻克知识重难点。因此,“协助建构”所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有教学目标支撑,这样才能为学生搭好学习的框架,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

2.基于教材内容,适当插入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两节课例中,前一节没有用到微课,学生学习兴趣平平,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而用了微课后,有声有色的视觉效果让学生兴趣盎然。当教学一些难点问题时,卡通人物出现时,学生聚精会神。这节课例中需要使用微课的地方不多,大部分时间依然是学生进行探究,所以笔者在二次实践中没有插入太多微课,只在三个地方引入微课,一是生活现象问题,二是解决豆豆身高问题,三是解决求近似数不能去掉0的问题。微课只是教学辅助手段,它是学习的载体,整节课重要的是体现学生如何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教师“导”的作用不可忽略。因此,教师不能过分依赖微课,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使用微课,插入微课要做到适时适量。

3.基于教材评价目标,精心设置评价任务单,准确呈现学生所学新知

怎样达成一节课的目标?如何呈现学生达成的教学目标?在备课前,教师就需要精心研读教材目标并思考:有哪些是需要学生达成的?评价目标是什么?例如,在第一次实践中,最后一个环节是问“这一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这样的问题太空泛了,学生回答大多是:我学习了求小数的近似数。到底怎么求小数的近似数呢,具体用什么方法?怎么求的呢?这些问题都没有具体的答案。所以在第二次实践中,笔者细细研读了本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运用了“爱种子”的自我評价模式,具体列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对本节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这样就清晰地反馈出学生所学新知,到下一节课时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做到心中有教材,行动有目标,这样的学习评价易操作且有效。

【参考文献】

于红梅.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J].学周刊,2015(23):70.

猜你喜欢

磨课教学案例
我的“磨课”三部曲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美术滴洒画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磨课”不如“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