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化学课堂中学生互评的有效性

2019-09-10韦庆华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

韦庆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想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互评、学会倾听、学会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互相学习的主体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健康发展。对化学课堂中学生互评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互评;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应建立多样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下发现问题、反思自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化学学习信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营造民主氛围,为学生提供互评空间;探究实验过程,为学生提供互评空间;课前为学生提供互评机会这几方面引导学生开展互评。

一、鄉镇初中生现状

近年来,我国乡镇初中的学生量逐渐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城市教师的待遇高于乡镇教师,且城市生活较为方便,导致许多乡镇初中教师产生了浮躁心理,部分教师选择离开乡镇去城市学校任职。此外,与乡镇教师相比,城市教师拥有更多的晋升机会,这也是乡镇教师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

由于乡镇教师的流动性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将孩子留在乡镇上学,一些条件较好的家庭选择让孩子转学到城市上学。

(2)除了上述情况,乡镇初中还有部分学生在初二、初三便早早辍学,来到大城市打工赚钱。总之,城市初中学校的优势远远大于乡镇初中,这直接造成乡镇初中生数量大幅度减少。

二、学生互评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特点和作用

1.学生互评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优点

第一,同龄人之间的评论不易激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学生互相评价,双方处于平等地位,这样的评价方式与教师单方面点评相比,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第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教师只需要规划好评价内容即可,教师在学生互评后可根据评价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互相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而且能够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

2.学生互评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化学教育评价以教师为主体,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如化学公式的记忆等。这种评价方式未能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展开,忽略了学生对化学元素的掌握情况,分析化学、学习有机化学的能力等方面。学生互评可以改善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理解他人、与人交往的能力,这表现在“合作与互助,交往与共享”上,学生在这一评价方式下能够更好地听取他人意见。此外,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和同伴的互助学习中及时转变角色,学生可以充当教师角色,既是评价的参与者,又是评价的学习者,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角色多样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教师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结果,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除分数以外同学的优秀之处,进而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三、化学课堂提升学生互评有效性的策略

1.创设民主氛围,为学生提供互评空间

在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氛围压抑的情况,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独霸课堂,学生很少参与进来。鉴于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想在班级内有效开展学生互评,就应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发挥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互评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随意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他人。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课题1《氧气》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在组内讨论描述有关氧气物理性质的问题,如怎样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如何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怎样理解‘不易’两个字?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评价自己的组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化学教师应注重合理地组织学生在组内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同学在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点,取长补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互相评价的作用,正确运用互相评价,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2.实验探究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互评空间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形成锲而不舍、顽强探索的良好作风。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在组内开展互评,以取得良好的互评效果。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生成CO2的有关反应,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教师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说出有关方程式,为新课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接着,教师可以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出示二氧化碳制取实验要用到的四种实验材料: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要求学生在组内互相监督,并合作动手进行以下三个实验:第一,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第二,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第三,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并让学生改进互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组内讨论用哪一个实验能够制取二氧化碳。学生经过组内讨论,得出结论: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利用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化学反应。

3.课前为学生提供互评机会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教师通过适度的课堂提问,可有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及对知识反应的灵活性,以便调整教学进度。教师通过问题向学生传递鼓励与赞赏,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从而积极思考、沟通、交流。这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教师的评价教育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而学生对同龄人之间评价的抵触情绪较小,同时学生也更渴望在同龄人中间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学生互相评价不仅不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初中化学更注重学生化学基础的教学,更关注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化学学习技巧的培养。基础知识学习较为枯燥烦琐,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生互相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为化学学习奠定基础,从而显著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课时,上课伊始,笔者引导各组学生展示一周之前布置的作业。随着笔者的讲解,学生纷纷将铁钉生锈的对比实验成品展示给大家,并将操作过程、方法、现象意义和大家分享。笔者要求各小组学生在这一环节畅所欲言,解释观察的现象、分析的结论及发生的现象,并引导各小组互相评价对方的实验结果、结论和解释是否合理。学生互评完毕,笔者引导各小组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分析讨论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及如何回收金属。为了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笔者借助PPT为学生展示了一些金属回收公司以及废旧电池污染的图片,借此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互评氛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语

总之,学生互评体现了化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又可以使他们在评价过程中树立学习化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与他人交流交往的能力。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学生互评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而且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心态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李荣芝.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1(22):147.

邱德敏,雷光东.在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中开展学生互评的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12):83-86.

谢芳.评价策略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105-106.

梁琳琳.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表现性评价[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魏华.多元评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谭世欢.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