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性发展及其对性教育的启示

2019-09-10郭凌风刘文利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性教育小学生

郭凌风 刘文利

【关键词】小学生;性发展;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0-0039-04

【作者简介】1.郭凌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5)硕士研究生在读;2.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性发展与教育、儿童健康教育与促进。

小学学段的年龄跨度大,小学低龄段儿童和高龄段儿童的性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关注小学生的性发展,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迎接小学阶段的社会性发展和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小学生的身体变化

1.小学生的骨骼变化。

男孩12~16岁、女孩10~15岁是骨骼发育的加速期。在这一时期,父母和教师都需要注意训练小学生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配备合适的课桌椅。虽然小学生不易发生骨折,但容易发生骨骼变形,不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会引起侧弯、后凸等脊柱变形。

健康的身体外形和骨骼形状与青春期的身体意象及身体尊严有密切关系。在全面性教育中,身体意象和身体尊严都是个体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身体意象是指自我在意识层面对身体自我和整体自我的表征,既有外显的部分(可以感知到的我们对身体的评价),也有内隐的部分(我们潜意识中对身体的态度)。身体意象包括对身体外表、部位、功能、健康、健美、疾病、大小、胖瘦等的意识与无意识的情感、态度、关注程度、关爱程度、满意程度及对其采取的相应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身体姿态有助于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形成更加积极的身体意象。

2.小学生的动作发展变化。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动作发展变化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大肌肉活动技巧增强;第二,运动技巧更精确有效;第三,小肌肉控制能力增强,手眼協调能力增强。这提示父母和教师应该为小学生创造更多户外运动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参与户外活动,培养并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小学生的动作技能发展与小学生的性发展密切相关。首先,动作技能的发展让小学生的活动、游戏方式更加丰富多样,有利于促进他们的同伴交往和社会性发展;其次,动作技能的发展为小学生的运动提供了条件,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塑造小学生健康的身体形象。健康的身体形象与小学生在同伴交往中的吸引力、学校生活适应性和青春期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

3.小学生的大脑发育。

研究发现,3~15岁儿童青少年的大脑在进行快速的爆发式增长。有研究者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平均年龄为4岁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那些较晚达到运动与认知转折点的儿童,其髓鞘化水平显著较低。(髓鞘是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髓鞘的形成和手眼协调等多项能力有关)个体大脑发育是一切性发展的生理基础,如身体发育、情绪管理、对性别与爱情的认知等。

4.小学生的第二性征发育。

在小学高年段,部分小学生的第二性征已开始发育,并出现相应的生理反应。如小学高年段的女生乳房开始发育,长出阴毛和腋毛,并经历月经初潮;部分男生在小学高年段也进入了变声期,喉头突出,长出阴毛、腋毛和胡须,并经历遗精。

二、小学生的性别认知发展

在小学生认识性别的过程中,性别刻板印象会进一步强化。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女角色过度概括化和类化的印象及信念,研究发现,6岁的女生已经形成了对智力的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男生比女生更聪明。一项关于小学生自我感知与职业选择及兴趣选择的关系研究发现,小学生对社会文化中认定的与自己生理性别相同的活动和职业更感兴趣,而对其他性别类型的活动和职业较为不感兴趣。小学生会用自己的社会性别角色知识对自我做出主观判断,如男生可能会拒绝穿碎花的衣服,“觉得这是女孩子的衣服”。同时,自我观点也可能会影响个人对性别刻板印象的认同,如一个男生是阳光、自信、勇敢、擅长运动的,他会更认同性别刻板印象中的有关内容。

父母是影响儿童性别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常,母亲更多地给予子女身体上的关怀,如衣食住行、嘘寒问暖;父亲更多地与子女游戏互动,教导子女遵守社会规范。同时,与母亲相比,父亲对待子女的行为方式有更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更多的性别差异表现。研究者们认为,应该重视父亲在性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父亲应该增强与子女有效沟通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和女儿的沟通。

同伴也是小学生在性别认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同伴交往是小学生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在交往过程中,小学生会通过同伴的反应来调整、改变或强化自己的行为。如果小学生的行为是符合其性别角色的适当行为,就会受到同伴的奖励;如果不符合,则会受到同伴的批评或者冷落。一项关于“女孩项目”的研究,对43名9岁以下的小学女生进行分组访谈,结果发现,女生会以男生喜欢讨论的话题为主题进行交谈,即便男生不在场的时候,她们也会以之前的话题为主题来交谈,女生会根据成年人对她们的期望调整自己对于性的理解。

三、小学生的情绪发展

小学生在与他人的互动和各种社会活动中,会表现出很多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情绪表达对其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父母、教师和其他成年人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控制情绪。情绪对小学生的同伴关系起到重要作用,小学生能否结交好朋友,能否顺利维系一段友谊,是否受欢迎,都与情绪表达有关。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是处理同伴关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学生的情绪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生理解复杂情绪的能力提高,如自豪情绪和羞愧情绪;第二,小学生能够理解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同时体会多种情绪,如悲喜交加;第三,小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思考情绪反应产生的原因,如害怕,是因为担心考试考不好,不想被父母责备,不想被同学嘲笑,害怕教师的批评;第四,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如可以通过自我激励或分散思维的方法来调节情绪;第五,小学生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提高,如学会换位思考。

同时,小学生的情绪变化还与生理变化有关。性生理发育存在个体差异,一些男生和女生会在小学高年级开始发育,如女生乳房发育、月经初潮,男生开始长胡须、喉结,发生遗精等。当性生理发育早于同龄人时,个体容易出现情绪变化,尤其是当整个班级、校园环境缺乏科学的全面性教育时,较早发育的个体容易陷入焦虑、抑郁情绪当中,并且伴随明显的情绪波动,如他们会担心自己和大多数同伴不同,女生会恐惧月经的来临,男生会对遗精感到疑惑,甚至怀疑自己患病。

四、小学生与爱情

小学生恋爱观的变化发展大致会经历4个阶段:第一,只能理解形式,不能理解内涵,如他们可能知道约会是什么,但是不理解约会双方的关系究竟是何等亲密;第二,会有模仿恋爱形式的愿望或行为,但是不理解其意义,如会憧憬写情书、谈恋爱,但不明白什么是爱情;第三,对他人产生好感,但不能完全区分和定义这样的好感是友谊还是爱情;第四,模仿成年人的恋爱交往,将自我印象投射到他人身上来认识和定义自我,恋爱的关注点是自己,而不是对方或者关系本身。

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会对恋爱有一些思考和探索,但往往不完全具备恋爱的所有要素。父母和教师会对小学生的恋爱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他们太小不懂恋爱,所以他们不会接触到“爱情”这个话题,或者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但事实是,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同伴交往中都会接触到“爱情”这个话题,他们也会在同伴之间聊起这个话题,即便他们并不能够理解“爱情”的内涵,但是他们仍然会对这个话题产生兴趣,并用他们所能理解的程度去交流。研究发现,小学生也存在恋爱行为,尤其是在一些高年级小学生群体中,这些研究表明恋爱并非与小学生绝缘。

影响小学生恋爱观和有关行为的因素包括青春发育(如激素)、亲密的需求、自发的模仿行为、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影视传媒、游戏与刊物的影响。其中,青春发育和亲密的需求往往发生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群体中;自发的模仿行为可能发生在小学各个阶段;影视作品与大众传媒中对爱情的刻画会塑造小学生群体对爱情的理解和想象;而游戏既包括了现实中的游戏,如低年级小学生的角色扮演游戏,也包括网络电子游戏,如网络游戏中的“玩家结婚”;一些刊物,如小说,也会影响小学生的恋爱观,其中包括一些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质量不高的读物;在家庭教养方式上,许多欧美国家的家庭认为恋爱是青少年自发的学习过程,是一种需要,不仅可以让青少年学习如何与所爱的人相处,同时也是学习与他人相处和练习社交技能的好机会,所以父母会自然而然地和子女谈论爱情、恋爱等话题。

恋爱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积极影响包括:恋爱能够帮助小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他们能够学习到有关的社会性技能,如沟通、倾听、尊重、拒绝等;同时,处于恋爱关系中的小学生往往能够获得同伴赞许,如同伴会认为“处于恋爱关系中是一件很酷的事”,可以巩固其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消极影响包括:由于小学生尚未拥有成熟的人生觀、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会进行不当的行为尝试;同时,他们往往难以承受恋爱本身可能带来的困惑、情感痛苦和挫折,而这些难以承受的心理痛苦,还会进一步影响小学生其他方面的生活;由于他们难以理解究竟什么是恋爱以及如何对待恋爱关系,因此,恋爱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亲密感的需求。

随着成长和学习,小学生会从环境、书本、同伴交往、家庭互动中探索和形成自己对爱情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断修正。随着青春期性发育,小学生开始有性吸引的萌芽,一些小学生从高年级开始会对同性或者异性产生性吸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会不断探索自己的性倾向。但是这个探索过程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些个体在小学就能明确自己的性倾向,另一些个体则到初中、高中甚至成年以后才能明确自己的性倾向。

五、小学生性发展对性教育的启示

在小学性教育中,父母和教师有责任关注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包括提供健康的饮食、符合国家标准的学习用课桌椅,帮助小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身体意象,注重身体尊严教育和身体健康教育。

在小学生进入青春期之前,把青春期将发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告诉学生,让其提前做好准备,以喜悦的心情迎接青春期的到来。在学习这些知识时,男女学生有机会一起学习、一起探讨,这对他们彼此了解和加深理解非常重要。

性教育应该为小学生提供全面的性别视角,提倡社会性别平等,鼓励打破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性别刻板印象,不让生理性别成为限制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因。父母和教师都应该鼓励小学生成为他们想成为的样子。

情绪调节作为一种生活技能贯穿于小学性教育的整体学习中,父母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小学生的情绪变化,教他们如何正确表达情绪、管理情绪。

小学性教育需要帮助小学生掌握交流、协商、拒绝、做负责任的决定和寻求帮助等生活技能。这些技能将有助于小学生与家庭成员、朋友、未来的恋爱对象或性伴侣建立更加和谐与富有成效的关系。

性教育要鼓励小学生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给他人所造成的影响负责。性教育要引导小学生尊重、宽容他人,坚持社会性别平等。性教育要反对过早的、非自愿的或胁迫性的性行为,反对人际关系之间的暴力和欺凌行为,主张安全的性行为。

正视小学生对爱情的好奇,关注小学生“恋爱”背后的真正需求,父母和教师需要秉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可以和父母、教师谈论“爱情”这一话题的,并且讨论的过程是安全的、被尊重的、愉快的。当小学生愿意主动分享、沟通时,父母和教师往往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探索爱情、认识自我,获得成长与帮助。<\\Ysc01\d\江苏教育\2019年\心理\05\KT1.TIF>

猜你喜欢

性教育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环境因素对农村留守儿童性教育状况的影响浅析
让性教育走近中学生
论大学生性伦理与高校性教育
处理“棘手事件”的“一箭双雕”
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