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更加美好
2019-09-10孟海霞
孟海霞
《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是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他是个体心理学之父,现代心理学和心理疗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因有关“自卑情结”的论述而闻名于世。
一、主要内容
本书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读物,由12个章节构成,涉及人活着的意义与使命、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与优越感、记忆力与梦对人的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青春期正确引导的重要性、犯罪与预防、职业与工作、同伴、爱情与婚姻等内容。作者以自卑情结为线索系统地阐述了个体心理学思想,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自卑感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消除自卑感以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的: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地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为了以自己孱弱的躯体对抗生存环境中的各种危险而必须与其他人配合、相处;为了繁衍后代而必须面对和处理两性关系。进而,他发现一切人类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三个主题:职业、社会与性。通过对这三类问题的反应,能看出一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解读是什么样的,而自卑情结的产生,也往往是因为解读出了问题。
家庭对人的影响非常大,母亲的角色特别重要,孩子的所有潜能几乎都会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要让孩子学会合作与独处,如果她们不合格,那么孩子的发展将充满危机。在家庭中,父亲与母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必须延伸至父亲,否则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当然,父母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最初看到的他人合作就是父母间的合作,如果父母的合作很薄弱,自然很难指望他们教会孩子如何合作;如果孩子看见父母之间有分歧,他们会很熟练地利用这些分歧挑起父母间的斗争;如果父母之间过于卿卿我我,孩子有时也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并开始在父母间挑起矛盾。假使父母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非常成功,也不应在家庭中过多渲染,否则孩子会觉得他们永远无法取得与之相媲美的成就,他们将变得怯懦,对生活缺乏兴趣。
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可能已经在家庭生活中受到挫折,当他们第一次跨入校园,面临的是一次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这是一次在成长过程中暴露所有弱点的考验,他们必须在较以前更为广阔的领域与他人展开合作。教师的影响不容忽视,他们的作用与母亲类似——在新的环境中与学生建立纽带,赢得学生的关注和信任,进而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很多时候,学生自小累积的问题都反映在学校表现上:成绩差、不守纪律、顽皮捣蛋……教师却只是针对这些表面现象给予批评、惩罚或者治标不治本的“鼓励”,最终,让孩子们体会到自身价值的不是学校班级,而是问题少年组织。现行体系下,学校的另一问题是更强化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而非“合作”意识,不管学生在竞争中处于领先还是落后地位,这都会让他们过度关注自身而枉顾他人。
二、心得体会
生活中,每个人几乎都有机会认识到存在于自己身上的自卑感,或多或少,它在你的一生里總有出场机会。自卑感本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却常常因为我们对它的不同解读而给生活带来麻烦和桎梏。如何让自卑转化为动力,如何发掘自卑的根源找到疗愈的方法,如何更好地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如何放下自卑使生命更加丰盈,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一般人都不愿承认自己有自卑感,他们觉得自卑是一件不光荣的事情。其实,适当自卑会激励人不断前进,过于自卑就是个问题了,想要改善这个问题,就必须充分认识并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读完此书,我对自卑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尝试正视自己的自卑情结,同时也能初步判断一些人表现出来的自卑情况。特别是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我觉得可以更加从容地处理问题了。
通过此书,我理解成人时期的自卑与儿童时期接收的信息、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孩子在各种困境中很容易引导自己错误地解读经历的意义,从而产生自己不好、不行、不被需要、不被爱的认知,并因此引发自卑。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这种被压抑的感觉会迫使他们采取某些行动。
三、教育启示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为人类的行为提供动力,使人追求优越的目标。自卑感的超越取决于自我理想的定向,如果将目标定在建设性的方向,个体就能用合作和美好的愿望与他人合作、联系,并向着完美和善的方向发展。生活中遇到的危机是成长的必需品,正是克服了这些危机,人们才得以成长。反之,如果个体把目标定在破坏性的方向,设法统治和剥削他人,就会对个体甚至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结合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导,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引导他们建立方向良好的目标,对于目标有偏离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教师还应当主动与自卑感比较重的学生沟通,通过了解他们早期的经历来探究形成自卑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更是他们成长的地方,对学生的教育评价要趋于多元化,对于个别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心理上的帮助。此外,应尽量多地和家长沟通,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宣讲普及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
或许生活本身不足以使人自卑,令人低着头无法前行的是自己的“画地为牢”。擦掉自己设下的圈套,抬头看看敞亮的天空,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自卑更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去做。认识并超越自卑,积极快乐地过健康的生活,让生命变得更加美好。<\\Ysc01\d\江苏教育\2019年\心理\05\KT1.TIF>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马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