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预习:真正为“学”助力

2019-09-10杨晓莉于通元

关键词:课前预习生字笔者

杨晓莉 于通元

摘要:让预习落到实处,需要立足学情,优化课前预习策略:通过游戏、活动、自主设计,营造有趣味、有竞争性、自由开放的预习氛围,让学生爱上预习;通过关注预习任务的层次性、重视预习内容的序列性、观照预习主体的差异性,优化预习指导方法,让学生勤于预习;通过设计“小确幸”,颁发“不一样的勋章”,打造个性化的“明星秀”,强化预习评价,让学生乐于预习。

关键词:课前预习氛围指导方法评价

让预习落到实处,需要立足学情,营造积极和谐的预习氛围,优化预习指导方法,强化预习评价。

一、营造预习氛围,让学生爱上预习

(一)游戏入手,营造有趣味的氛围

在预习中融入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易被其接受。平常的教学中,笔者在预习生字词环节,常用的游戏形式有“说猜生字”“部件大拼装”等;在朗读预习环节,常用的游戏方式有“录播展评”“课文接龙”等。

比如,预习生字词,笔者常要求学生与家长玩“说猜生字”的游戏,让家长描述生字的结构、偏旁、字义,让孩子猜是哪一个字,或者由孩子描述,家长猜,然后互相比一比,看看谁的描述最贴切,再交流如何把难写、难记的生字描述得更具体形象。回到课堂,学生继续“说猜生字”。在这样富有趣味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预习积极性都特别高。

再如,教学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现代诗二首》,因为所选诗歌短小,语言优美,预习时,笔者采用了“录播展评”游戏,要求学生回家把课文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然后在手机上录制自己的朗读音频,可以配上合适的音乐,之后把录好的音频传给老师。如果预习的课文内容较长,笔者便会让学生录播自己觉得最好的一段或是几段。课堂上,笔者随机抽取5—6个音频进行展播,让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朗读。读得好的学生,会得到全班的点赞,猜到的学生也会得到集体的掌声。这样的预习氛围,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预习效果很好。

(二)活动助力,营造有竞争性的氛围

在预习环节设计多种形式、较有挑战性的预习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升预习效果。

比如,针对理解课文内容的预习作业,笔者经常设计比对感知类活动,让学生与家长比赛寻找同题材的其他文章,再与教材中的课文比照着读,看谁的收获大。教学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一课,笔者就组织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与家长同步竞赛寻找写月亮的文章,看谁找得多;再比对着读,看谁读得好。在此过程中特别要把教材中描写的“我”与阿妈看到的月下美景与自己查找到的文章中关于月下景色的段落进行比对,想一想作者描写的月下景色有哪些不同,带给读者哪些不一样的感受,然后再想一想,为什么《走月亮》这篇文章这样写,而自己找的那篇文章那样写。通过这样的比对,学生不仅阅读量得以增加,而且在和家长的交流碰撞中懂得了针对同一主题可以采用不同的写法。如果预习内容是改编的名人名篇,笔者就会让学生和家长边读边找一找改编后的课文与原文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思考改编后的文章与原文相比好或是不好,体现在哪里,然后把自己的思考简单地写在课文空白处。这样的预习作业,能让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思考与实践中。再加上家长的引领与启发,学生的收获自不会少。比起直接让学生读文、分段、抄段意,以活动助力,显然效果更好。

(三)自主设计跟进,营造自由开放的氛围

如果学生因预习而被困于一道道的作业题,他们会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学习状态下,预习很难有好的效果。预习作业,完全可以给学生一块“自留地”,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布置预习作业,或者自己设计预习作业。

笔者就经常让学生自主设计预习作业。比如,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神话故事既有中国的,又有外国的,既有现代文,又有文言文,不太好统一布置或设计预习作业,笔者便与学生商量,让他们自己在组内设计《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两课的预习作业。事实证明,学生的设计还真让人眼前一亮。其中一个组为《盘古开天地》一课设计了两项预习作业:一是把课文读3遍,第一遍学完生字后自读,第二遍读给爸爸妈妈听,第三遍自己对着镜子读;二是找来《中国成语故事》中的《盘古开天》读一读,思考本文与课文的不同点体现在哪,哪一篇写得更好一些,第二天到班级与组内同学交流。另一个小组为《女娲补天》一课设计的预习作业内容和形式更为多样:先回家把课文读2遍,然后欣赏《女娲补天》的动画片,看看动画片与课文中的描述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这两份预习作业的设计既有趣味性,又有引导性。因为预习的内容及方式都是学生自己选择确定的,所以,预习交流环节,不管是读与写,还是做与听,学生都学得特别投入。

二、优化预习指导方法,让学生勤于预习

(一)关注预习任务的层次性

预习指导要基于不同年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体现出从低到高、从易到难的层次性。低年段学生的预习任务一般相对轻松,主要指向识字、写字。升入中年段,面对课程的突然增多,学习容量的忽然加大,学生会一下子手足无措。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预习,课堂学习就难有好的效果。对此,预习指导要很细致,让学生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并且知道如何去做。再看中年段和高年段,预习要求虽各有不同,但预习知识点有明显的从低到高的层次性。因此,带领学生预习时,教师首先要整体把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各年段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提出的要求,以便在预习指导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笔者的经验是,布置或设计预习任务前,教师要理出一条清晰的训练要求路线图,让学生知道预习的任务有很多横向关联,也有很多纵向递进。

以阅读预习为例,针对课标对三个学段朗读、默读的不同要求,大处着眼。对一年级学生,笔者会要求他们在预习环节做到“学着正确、流利地读”;对二年级学生,提出“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着默读”的要求。对三年级学生,笔者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试着默读课文,边读边用横线画下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同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把自己的问题写在边上”;对四年级学生,则会要求他们在此基础上“学会默读,粗知文章大意,再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讲的”。对五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在预习环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1—2遍,然后把自己觉得难读的或是重要的、有趣的段落再读1—2遍,到班级进行交流,也可以用手机录下来,上传给老师,到班级进行播放交流”;对六年级的学生,则会要求他们默读速度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关注预习任务的层次性,学生的预习会更有方向。

(二)重视预习内容的序列性

不同的预习内容,呈现出一定的序列性。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进行字、词、句、文等的分类指导,再进行综合的预习指导。比如,对于年龄尚小、预习基本功还没形成的低年段学生,要侧重对字与词的预习;到了中年级,需慢慢由字词预习过渡到对句和文的预习;到了高年级,则可以根据课型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性预习作业单,引导学生进行更多层面的预习。

比如,笔者刚刚接手三年级时,就观照到了预习内容的序列化。前两个单元,笔者主要帮助学生细化字词学习,如预习生字的时候,先读好字的读音,对于比较重要的生字的读音,圈画后多读几遍;接下来,再读刚学习的生字的读音,写一写,然后把以前不认识的生字用横线画下来,把觉得重要的生字用波浪线画下来;之后,仔细观察刚学过的生字的结构,先书空2—3遍,再临写1—2个。预习词语,笔者这样要求学生:先读一读课文,把自己觉得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通过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上网查询、請教别人的方法理解词意;写写重要词语的意思;将能够助力表达的词语摘抄到词语积累本上。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字词的预习方法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从第三单元开始,笔者开始进行句段及全文的预习指导,学生预习起来就顺畅多了。

当然,进行预习指导的时候,教师还要做有心人,随时根据学情灵活调整预习任务,避免学生预习时产生厌学情绪,影响预习效果。比如预习生字,可以让学生回家与父母做“猜字游戏”;可以给学生一张预习作业单,让他们自主完成;可以让他们自读、自测……预习方式的微小变化,符合小学生求新鲜的心理,能让他们始终处于积极热情的学习状态中,保证预习效果。

(三)观照预习主体的差异性

预习指导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分层布置预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预习时要及时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进步,感受到预习的快乐。针对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个别指导;或者与家长取得共识,共同帮助学生成长;还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课外跟进辅导。

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会采取“放手”政策,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指导动手用脑能力较弱的学生时,笔者会做得更细更实:会把预习清单上的指导要点写得详细具体;会按步骤告诉他们每一个步骤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学生知道如何去预习,预习效果才会好。

预习指导前,笔者还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学情差异,在班里建立小组帮扶制度,倡导“一对一”“兵教兵”,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能力暂时稍弱的学生。“帮扶”过程中,笔者会让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预习的,分享自己有哪些好的预习方法,然后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再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在家里预习时,各小组学生可以用电话或QQ向“小老师”请教。这种互助式预习法,整体提升了小组的预习能力,进而带动全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强化预习评价,让学生乐于预习

(一)设计“小确幸”,让评价常态化

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持续性较弱,想要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需要重视对他们学习状态的评价,让他们在每次预习时都能收获“小确幸”,保持快乐的学习心态,主动完成预习任务。

笔者在预习教学中尝试使用预习交流汇报的方式,为每个学生搭建交流与展示的舞台。比如说每天上课前会有“预习展示”汇报评价,课中还有“学习汇报”“个性舞台”等展示性评价,让学生自由分享课前预习收获。展示方式有,播放自己录制的课文朗读视频,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生字书写,整个小组以“接龙”的形式展示朗读,等等。只要学生勇于展示,乐于展示,就会得到“集体点赞勋章”“预习小达人勋章”等奖励。这些可见、可听、可取的评价,让学生不断收获预习的“小确幸”,他们学得非常开心。为了让“小确幸”的覆盖面更广,针对预习有进步的学生,笔者还设计了一些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如“与老师的拥抱”“小能手展台”“小组合影”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颁发“不一样的勋章”,让评价多样化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生命个体,不同的个体都需要尊重与肯定。因此,设计预习评价时,笔者会制订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标准,设计并为学生颁发各种“不一样的勋章”,让评价方式多样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快乐感、成功感。

笔者不仅会对学生预习的内容进行评价,还会对他们预习的方式、预习的态度做出及时评价。比如,针对课前朗读的评价,对于朗读水平不高的学生,只要他们能够读正确,笔者就会为他们颁发“集体点赞勋章”;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只要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读得正确、流利,笔者就会给他们颁发“预习小达人勋章”。笔者还建议学生组成不同的朗读小组,共同进行预习成果展示,只要能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该小组就可以申请“朗读团队奖”。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又设计了让他们跳一跳才能摘下的“金苹果奖”。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三)打造个性化的“明星秀”,让评价成果化

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荣誉感都很强。作为教师,要牢牢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时时想着为他们提供可以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笔者在预习教学中曾特意尝试打造个性化的“秀场”,让每个学生的预习成果落地。

在班级的黑板报上,笔者专门预留了一个板块,内容丰富多样,有“精彩预习作业展示秀”“精彩预习星展台秀”“预习作业星风采秀”“预习成果展示秀”等。每周的“精彩预习星”可以在这儿现场展示生字书写、预习任务清单,可以戴上特制的“精彩预习星”绶带,现场领取奖章,并拍照留念。这些照片不仅会被分享在班级群中,还会被贴在“预习展示园地”中。每个学生都将此当成极大的荣耀,并为此而积极预习。“预习成果展示秀”,每周由学生自主申请展台,可以是一个人、多个人,甚至是一个组。申请成功后,个人、团体或是小组,开始对展示的内容、方式进行个性化设计、归类或摆放。对于学生的每次展示,笔者都会录下视频,在班级群中分享或直播,并约请家长一起参与,分享孩子们的成功与喜悦。在不同类型的“明星秀”中,学生的荣誉感与团队感得到增强。他们以更旺盛的热情投身预习活动,力求把预习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

课前预习,是学生整个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要立足学情,关注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与设计,并通过规范灵活的引领,细致入微的指导,让学生得其法,学有获,让课前预习真正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助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增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学情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范式的建构研究”(编号:XCb/2018/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生字笔者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斯诗私塾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