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构建诗意语文课堂
2019-09-10刘美宏
刘美宏
【摘要】诗意语文努力追寻着语文教育的本真,指引语文教师奋力前行。教师要带领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诗意的生活,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本文主要通过对诗意语文内涵的理解,具体分析诗意语文教学的特点,针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诗意的缺失问题,从文本、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出发,制订构建诗意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诗意语文;文本对话;审美体验
当前,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语文教育的审美性。教师试图在短时间内将所有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师生对话交流占的比例很小,学生认为上课枯燥乏味,逐渐产生厌学心理。这样的教育现象说明了中学语文诗意的缺失。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教育资源共享成为现实,进一步拓宽了语文教师的学术视野。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诗意语文课堂的构建,用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重新审视和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与教学技能,这些都有助于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
一、诗意语文教学的回归
为了改变当前语文教育诗意缺失的现状,实现诗意语文课堂的回归,首先,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迁移到语文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上。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追求,保持他们最直观的感受与理解,使他们真切地表达个人情感。最后,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在教学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
二、诗意语文教学的关注点
1.注重师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诗意语文”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师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对话交流,营造出特定的形象或者情境,从而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采用对话式教学,需要教师要改变自身角色,把学生当作课堂主体,促进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学习。
2.唤起学生独特的审美感受
诗意语文之诗意,重在欣赏和体验。在鉴赏小说时,教师和学生共同融入作者创造的艺术世界里,仿佛看到广阔而又色彩斑斓的社会生活画面,包括形形色色、性格不一的人物形象,还有他们无法改变的命运和结局。这些独特的审美感受、丰富的体验和复杂的情感,是从作者创作的文本中获取的,也让读者沉浸其中。
3.意在建构诗意的生活与人生
诗意语文体现了生活性与人文性,真正发挥了语文学科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功能,启发和激励教师达到更高的教学水平。教师不仅是知识的转述者,还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在为学生讲述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带领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找到自我而不会迷失方向。
三、诗意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1.文本诗意的深度挖掘
诗意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与文本直接对话,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历史文化信息,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用心钻研教材。如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可以从字、词、句、篇方面着手;让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可以从文章的立意、构思、表现方法、语言等方面进行解读。
例如,在学习《老王》这篇文章时,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从作者的角度体会老王生活的不幸;分析杨绛先生和老王相处过程中,应引起我们注意和思考的事件,如老王带病送鸡蛋、香油报答杨绛的细节描写,总结老王的形象;品味这篇文章主要表达情感的语句,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2.教师诗意的涵养
诗意的语文课堂需要教师诗意的濡染与教化,教师的诗意是诗意语文教学的关键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用心设计教案,综合课堂的构成要素,如语言、环境、教学手段,准确把握一堂课的教学节奏,进而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体验作者笔下的世界,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1)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语文阅读教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导读法、提问法、情景法等,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教学方法选择得当,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方法选用不恰当,教学活动可能不会顺利进行,或者问题不断,教学效率自然不理想。
(2)组织诗意的教学语言
诗意语言的魅力就在于用多样的教学语言营造诗意的语文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诗意的教学语言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以精练的语言传递丰富的知识。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使学生明确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会自己分析、比较和总结,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第二,以激励的语言疏通学生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平时应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和表扬学生好的行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交流活动。
第三,以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耐人寻味、不拘一格,这就要求教师学习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熏陶和感染学生。
(3)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精彩的导入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情绪面对学生,使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融入作者创造的艺术世界中。
3.学生诗意的唤醒
(1)注重学生的感悟与体验
例如,在讲授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观沧海》这首诗时,教师应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讀诗歌,并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联想和想象波澜壮阔的大海,感受其宏大意境,体味诗人广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教师的诗意是诗意语文的归宿和落脚点,其内涵是要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发现美、感受美、认识善、学会爱,聆听诗意,追求诗意……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诗意呢?教师除了注重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外,还需要启发学生的心灵。
(2)启发学生的心灵世界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为他们解答疑惑,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在学生失落时鼓励他们,在学生徘徊时给予其心灵的点拨,做到这几点,便是对学生心灵的启发,学生就会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成就自己的诗意人生。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是诗意语文课堂的践行者,应该多学习其他教师的长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开展教学工作,为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诗意语文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应进行诗意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洋溢诗的韵味,最终成就学生的诗意人生。
【参考文献】
王尚文,吴克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5-36.
林曼.“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