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德育工作管理分析

2019-09-10朱培鑫

教育界·A 2019年7期
关键词:工作管理高中德育以生为本

朱培鑫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其中,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逐步受到社会的重视。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发育的时期,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分析了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以生为本”的前提下更好地教育学生,不断完善教育工作,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中德育;工作管理

高中德育管理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又包括心理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在高中阶段展开德育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建立以生为本的德育的重要性

高中生精力充沛,追求時尚,对事物认知能力尚不成熟,且行为自控力也未形成。高中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自我和体现社会价值。传统模式下的高中德育工作收效不佳,学生缺乏独立性,缺少创新思维,遇见问题不能完全独立解决,依赖性较大,致使其进入社会后,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诸多变化,无法融入社会。高中德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有效适应社会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落实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以生为本理念能够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改变传统德育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以生为本的德育工作的措施

1.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

教育的最大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现阶段教育工作应以学生教育为主要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每位学生的优点,纠正学生的缺点。教师的工作是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完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帮助学生进步,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知识。

2.教师规范自身言行

教师在学校的言行会对学生带来较大的影响,许多学生会模仿教师的说话方式、行为方法。教师应重视自身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会在日常的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素养,从而学习教师的一言一行,按照教师的教育方式发展。良好的素质是每位教师应必备的,也是每位教师自我完善的目标。教师还要对学生开展正确的教育引导工作,使学生学习自身优秀的品格,以德服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

3.尊重学生

高中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阶段,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学生的认知不够,容易忽略学生的想法与心理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行动能力,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并以这几点发展为前提,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尊重学生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开展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传统教育中,许多教师没有尊重学生,采取强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矛盾频发,甚至有的学生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心理,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获得更多关心帮助,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4.引导学生锻炼自身能力

大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过多干预学生活动,不能完全信任学生,导致学生缺乏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对于学生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教师应及时放手,信任学生,以培养学生锻炼自身的能力。当然,教师也要把握好尺度,要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任务,做到正确分工,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5.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目前,我国的教育方法尚未完善,教师观念没有及时更新,许多教师不能透彻理解“以生为本”的理念。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理念培训,帮助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思想。教师应意识到,只有“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才能开展符合时代背景的社会教育工作,才能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为教学工作提供更多动力,提高教学效率。

6.积极组织班集体活动,拉近师生距离

一个没有凝聚力、没有生机的班集体就如同一盘散沙,教师在教导学生文字知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注意劳逸结合,经常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团结的力量。一个强大的团体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自身价值,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能使学生相处得更加融洽,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心理,也能提升教师的成就感。例如,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春游活动,能在强健学生和教师身体的同时,强化班级氛围,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德育教育工作中。在教学中,教师应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由当前社会发展情况决定的,在以后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教师应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尊重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提升自身能力,使德育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参考文献】

俞桂琴.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理念引领下德育管理文化建设的实践——以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31):251-252.

陈明.“《道德经》导读及其人生智慧”课程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启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86(03):48-52.

朱林积极心理学对高中德育工作的启示[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74-75.

猜你喜欢

工作管理高中德育以生为本
技师学院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探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T计划工作管理
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工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优化与创新在幼儿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