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研究

2019-09-10胡礼春

教育界·A 2019年7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班级管理小学

胡礼春

【摘要】小学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则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因此,班主任应不断更新和完善班级管理策略,优化班级管理工作。为此,本文依据笔者实际从教经验,谈一谈应该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管理策略

班级管理主要指班主任在一定要求的引导下,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带领班级全体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并最终实现教育目标的活动过程。不难发现,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班级中采用的班级管理策略同样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管理的总要求以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更具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方法。为此,本文从以下几点来叙述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具体方式。

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学生多数行为的动机均属于附属内驱力,所以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学生通常会不自觉地模仿班主任的一些行为。因此,为了使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积极作用,班主任应严格管理自身言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班主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二,有意识地通过自身言行引导学生。班主任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笔者首先从自身角度进行转变。例如,在日常教学之余,笔者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教师培训活动,并主动参与一些校外专业讲座,通过这些活动学习一些小学班主任管理、教师职业道德、小学生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此外,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一些班级日常活动中,笔者都十分重视自身言行。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在一些集体劳动中,笔者除了号召学生参与劳动,自己也会参与其中。再如,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笔者会以身作则,和其他任课教师团结合作。这样,笔者通过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转变。

二、加强宣传,培养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所谓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必需的安全观念,是一种对各种可能给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事物建立起来的警觉和戒备心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低,其无法准确分辨事物中的危险性,这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教师应不断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宣传,使学生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笔者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第一,居家安全教育。当学生一个人在家时,应尽量避免触碰比较危险的家用电器,以防触电事故的发生;若遇到陌生人来访,应尽量避免让陌生人进入屋内。第二,交通安全意识强化。在交通安全意识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熟悉交通规则,如在马路上行走时,一定要紧靠路的右边;在过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时,一定要确保两侧没有车辆行驶再通过,而遇到红绿灯时,即使没有车辆,也要等到绿灯通行。第三,紧急避难常识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危险的突发情况,对不同灾害的应变能力对学生而言极为重要。例如,笔者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演练,在地震发生时,组织学生迅速在角落躲避,待震动停止后,沿安全通道有序向外快速逃生。第四,户外活动安全。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尽量远离容易发生危险的事物。如一些比较深且无管理的水域,年久失修、容易发生危险的运动器材等,都是学生应该远离的。最终,通过多方面的不断渗透,笔者逐渐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强化。

三、因材施教,实行分层管理

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性,因此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应尽量避免统一化的管理策略和管理要求。为此,班主任应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差异化的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班主任管理策略更具针对性,从而使不同情况的学生都能获得一定的发展。

班级纪律管理是班主任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纪律观念存在差异。于是,在管理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了不同的管理策略。对于那些能够自觉遵守班级纪律的学生,笔者会给予学生一定自主性,这样一来,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保持和发展纪律观念;而对于那些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笔者采用引导教育方式,极少当众批评这些学生,而在私下与学生交流,并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通过这样的方式,笔者使班级管理策略适应了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家校合作,扩大教育范围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家长自身素质的不同,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班主任应不断与学生家长沟通,为家长提出一些教育方面的建议,请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接受更广泛的教育。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促进学校和家庭的联系,笔者和其他教师采取了多种方式,如组织建立了家长委员会,选举一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在家长会时,笔者和家长会就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进行沟通,在此期间,笔者会向家长渗透一些当前比较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以及新课标提倡的教育理念。最终,通过不断沟通,笔者逐渐使学校和家长在学生管理方面达成了一致,有效强化了班主任管理的实际效果。

总而言之,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班主任管理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班级实际管理者的班主任应采用更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管理策略,并不断优化每个管理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濮艳秋.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論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速读(下旬),2018(11):271.

李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经验点滴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166-167.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班级管理小学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