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的结局都不会差
2019-09-10姜小坏
姜小坏
“你思考了,才是读书。明辨是非了,你的书才没白读。如果你只是通过读书变得精明了,是非面前你还是只问利害不问对错,关键问题上选择沉默,很遗憾,你的书白读了。”
时间久了,书架上的书会发黄、落灰、褪色。这样的书籍没法作为商品卖给读者,摆在那里装点门面也有一些寒酸。于是,出版社营销部的几个小姑娘整理打包,把书架上整理出来的旧书捐了。粗略统计,打包了500多本,要燃烧很多卡路里吧?
看到受捐赠方的名称:朝阳区第三精神病医院。我心中一喜,这活儿干得漂亮。紧接着又心中一凉一这几天恰好她们主任休假,领导不在家,“小妖们”闹起来了。下次我休假,办公室书架上的书估计也悬了……它们会被捐赠到哪里去呢?
紧接着,我一连串想了好几个问题。
想到这些年我自己一些奇特的圖书捐赠经历:给山西的一个村子捐赠过,那里太偏僻了,快递到不了,只能走邮局。但那儿的孩子最缺的并不是书,而是牛奶和面包,读书人能做的往往不够直接,不够有用。给一个寺庙捐赠过,我还一直担心选的书“有伤风化”,挑了又挑,后来得知我想多了,这些书只是在寺里结缘,哪个香客喜欢就免费拿走,早知如此,我应该多选一些关于世俗欲望的书,佛祖不方便给的,读书人可以给。还给一家网上书店捐赠过,老板从北五环大老远开着货车跑过来,上门提书时跟我说之前他是收废纸、瓶子的,后来改行收书,收书体面很多,只不过自己其实从来不看书,都是纸,一样的……他说的时候笑得很认真,我想他是个真诚的人,书让他的生计略微体面了一些。
我还想到读过的一些书。进入出版社工作后,有一些“饥渴”,看到好书感觉身体里有什么在涌动,疯狂地读了不少书。多的时候一周看三四本,少的时候也看一两本,等我一抬头,发现时间悄悄过去10年了。那10年,虽然职位升了几级,国家还办了场奥运会,外面好像还有不少热闹的事情,但自己始终像个生活的旁观者。
我还想到接触的不少作家。其实,认识一个作家是很“倒胃口”的事情,会伤害你阅读作品的兴趣。所以,我尽可能不去近距离接触,即使因为工作需要,也尽可能不去与他们合影,不去索要签名书。唯一一次例外是叶嘉莹先生,那是她90岁生日前的一次演讲,她站着讲了两个半小时关于她一生的诗词缘分,演讲完我冲上去请她在书上签名,当时太唐突了,应该克制的。另一次,很有民国范儿的某老师来社里签书,大家都知道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于是特意通知我,我只是隔着玻璃窗看到他的光头,嗯,够亮,就走开了。还有一次,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从仙台来到上海,那次活动办得很好,读者们都尊重他的个性,没有拍照,没有把信息随便发到网上。想到原来我有这么多同类,挺好。
这些捐书、读书以及和作家交往的经历,只是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回忆。我真正重点思索的是,这些捐赠的书会被什么样的人读到,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呢?
出版社今天捐赠的书,到了精神病医院,没人知道谁会读到哪本,影响他什么,病情是否会缓解或加重……这批书也看不到读者评论,不会因为是免费的就打五星好评,或者带来销售的转化率。可是,把书捐给医院真是太好了,给书一个极好的归宿。这样做不是因为看起来更高端,而是你不觉得,这年头读书人和精神病患者也差不多吗?
于是,我想到一个终极问题:咱们这个时代,读书人的结局会怎样?
关于读书,近来流行两句名作家的话,一句是“听说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另一句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两句话被年轻人引用的很多,可我留意到,身边看书的朋友却很少引用这两句话。
我的一个混迹于“读书圈”的熟人,但凡你说个书名,他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他就像个专门看书的智能机器人,你要什么他都能随时调阅出来一这个是第三版的书啦,上一版在第七章有个知识错误,还删节了一章;那个书呀,我读过,现在都不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看这样的问题了,落后了……
“听说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稍微琢磨一下,懂道理和过生活是两回事,建立过于紧密的关联本身就是读死书。再说,过好一生,原本不需要懂很多道理,几个朴素的常识已经足够了:给老人和孩子让座,认真地笑,不浪费粮食,再有就是欣赏美,不能再多了。我感觉我的这个快成为读书机器的朋友知道的道理太多了,可能会影响他过好这一生呢。
我的另一位“读书圈”的朋友能够找到极隐蔽的美食,他点评过的馆子往往会走红。他还收藏了很多名贵的书,号称非常热爱生活,但是他从来不下厨;他非常爱干净,但是在家里从来不清理垃圾桶。“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口是心非的人,心里想着反对,嘴上却投着赞成票,在是非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利害关系,对精致生活的理解是崇尚利己主义,这样的人就只能一直苟且生活了,当下没有诗和远方,以后也都不会有。
这两句时下流行的名人名言,其实和读书没啥关系,但和假读书有关系。说的都是假读书的人。
近来,出版界都在转发“抖音”上的图书营销案例。其实每天刷抖音的人都很忙的,他们没时间看书。做出版就把书卖给读书的人,可现在总想着把书卖给不读书的人,有一两个成功推销的案例就沾沾自喜,时间久了,读书的人也不会买你的书。
看,我的想法还挺迂腐的吧,都什么时代了,还排斥新生事物?
其实,我承认,把书卖给不读书的人也是生意,是热闹的生意,是时髦的生意,但和读书没关系。把书卖给读书人不更好吗?那样做,可就不仅仅是生意啊。
我想说,你思考了,才是读书。明辨是非了,你的书才没白读。如果你只是通过读书变得精明了,是非面前你还是只问利害不问对错,关键问题上选择沉默,很遗憾,你的书白读了。
安静读书就行了,没必要满世界嚷嚷什么书好,“你们—定要读啊,你看某明星都在读呢”,这是个贩卖东西的掮客;埋头读书就行了,没必要把书当作“美颜”的道具,你觉得那样摆拍够体面是吗?其实有更体面的,不信,你真的读几本书就知道了。
我也曾和朋友说,一个人足够好,是不需要读书的。但我们每个人还谈不上足够好,仍须读书。
无论哪个时代,读书人都在思考,都在怀疑,都在辨别是非。在我们这个时代,读书人的结局都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