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乡土地理资源:意义、原则与策略
2019-09-10李雪洁
李雪洁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不断推进,地理教学也在深入推进课堂改革。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基础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理教师应适当开发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乡土地理资源,能够落实地理核心素养,丰富地理教学素材,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开发乡土地理资源时,应遵循学科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把乡土地理资源巧妙地渗透到各个地理教学环节之中。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乡土资源
地理核心素养作为推动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核心理念,可以很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让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落地生根”?开发和利用好初中地理乡土资源,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就可以搭建起培养核心素养和推进地理教学的桥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落实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的地理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它要求教师要站在地理的视角上“关注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
在地理课堂中融入乡土资源,能够使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化难为易,便于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分析乡土环境案例可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使学生树立和谐的人地观念。在地理课堂应用乡土地理资源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区域的角度认识地理要素,提高学生区域认知水平。此外,结合乡土素材进行的地理探究活动还能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人手,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丰富地理教学素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乡土资源是指教师和学生所在的区或者县一级行政区之内的地理乡土课程资源。”乡土资源是地理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一大连为例,大连是一座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城市,它有丰富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和物质资源,这其中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贴近实际的教学资源。取自乡土,源于生活,深入挖掘乡土教学素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掌握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方法。
(三)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从教学实际来看,在地理教学薄弱的学校,个别教师仍然存在教学理念落后的现象。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要保证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就需要与时俱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以先進的教学理念引入乡土教学资源,对形成新的地理教学模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在开发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在备课、授课、反馈等方面必然会有所改进和提高,这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源于生活的特点,鼓励学生以乡土素材为切入点开展探究。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完善,尤其是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面对比较陌生的地理现象,往往不能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在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时也不能够把地理原理融会贯通。如果教师能在地理教学中合理、高效地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就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书上的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是紧密联系的,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发展地理核心素养。
(一)学科性原则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性。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乡土资源开发也应遵循地理学科的性质。本文中的“乡土资源”可以理解为本地区(大连市)或者校园区域内的综合地理资源,包括地理位置和气候、地形、河湖、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口、交通、经济等人文地理要素。
(二)生活性原则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乡土地理是生活的地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抽象的地理原理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相关联,使学生浸入真实的生活情境,分析案例,提升地理实践能力,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三)开放性原则
人本主义理论倡导开放性的课堂模式。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资源的目的就是打破教材的局限性,构建一种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究乡土环境。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要鼓励学生课下分头搜集身边的案例材料,课上组织小组交流讨论。
(四)实践性原则
乡土地理资源开发有利于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四季的变化、房屋的朝向等,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时刻感受到、观察到的地理现象,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乡土地理资源,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应用乡土地理资源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在导入环节使用乡土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聚落》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大连农村地区的传统建筑图片,用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吸引他们的目光,让学生感同身受、引起共鸣。
(二)在教授新知中应用乡土地理资源
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改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想要灵活处理教材,就要积极开发身边的乡土资源,将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转化为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在《地图的阅读》一课中,笔者就分别利用教室地图、学校地图、大连不同类型地图和大连市旅游资源地图,设计探究活动,使得学生对家乡的生活环境有更全面的认识,增强其热爱家乡的情感。
1.利用乡土素材,提高区域认知
在“图画图话”环节,教师设置客人来校访问需要绘制本校和教室地图的情境,由教师提供本校的地图截图和教室立体图(图1),并提供实际数据。学生分组自学地图三要素,然后组内分工,在不同图幅的图纸上作出学校地图和教室地图,并设计出比例尺、图例等要素。在此环节中,教师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和教室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对学习生活环境有初步的区域认知,并培养学生绘图技能。
2.进行师生互动,培养综合思维
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共同完成上一环节没有深入分析的内容。在该环节中,教师为学生出示学校地图(图2)并通过追问、提示、评价等方式,使学生“认图例”“识比例”“辨方向”,引导学生对地图三要素进行判读。在地图的使用中,综合使用图例、比例尺和指向标来阅读地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识图技能。
3.使用乡土图表,提升地理实践力
在“图行天下”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大连不同类型的地图并与学生秋游活动相结合,由学生根据出行目的和需求对不同地图进行选择,以此培养学生的用图技能。
在“我图我秀”环节,笔者以大连著名旅游景点星海公园为背景素材,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如果想从星海公园北门走到美人鱼雕像,应该向什么方向走?游客租用公园电瓶车游览星海公园,你能估算出旋转木马到圣亚海洋世界之间的直线距离吗?请在地图上找到恐龙影院,在它正西方向500米处有一处凉亭,请设计处凉亭的图例并将图例标注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
通过这一综合练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知识迁移,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乡土资源在本节课中的充分利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动参与,提升实践能力,使学生增强爱国爱家的情感联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当前倡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将大连市的乡土资源与课堂教学相联系,可以有效落实区域认知、人地觀念、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三)在试题情境中应用乡土地理资源
在命制试题时,如果以地理问题为主线,以乡土资源为情境,容易使学生产生代人感,消除紧张的情绪。如笔者命制的—道地理试题,就是以大连修建跨海大侨工程为题干,考察干扰施工进行的天气符号。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地理教育者的责任与使命。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利用好生活中的地理元素,积极开发乡土资源,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地理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