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创新及特色发展

2019-09-10李钰

重庆社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李钰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统一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应对全球生态问题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创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地位,促使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对政治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诉求,丰富了社会主义文化新理念,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的自身发展。新时代,我们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有机互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批判吸收西方生态文明成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19)09-0070-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19.09.0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了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对美好生活质量的向往。因此,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有力途径,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创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求我们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一、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地位更加凸显

资本主义制度是与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社会制度。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说,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为了发财致富,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获得更多剥夺、奴役和压迫别人的东西——资本,而对现实社会中有限的资源进行无限开采和挖掘,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无情压迫和残酷剥夺。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逻辑之上,凭借其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来无限制地开采资源,由对其本国资源的开采转移到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掠夺,将发展中国家作为资源的掠夺地和废料的倾倒地。然而,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地球,资本家的这种做法只能使全球的环境愈来愈坏。因此,资本主义制度是与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的。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社会主义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和异化的扬弃,对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进行改造,致力于实现一种生态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的多样需要为内容。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统一性

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二者都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一直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消灭剥削和压迫的“劳动者自由联合体”视为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是良好的、科学的生态文明社会。其原因在于,只有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中,人才能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在自然环境恶劣的状况下,人是很难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鉴于此,社会主义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使命实现上具有统一性。

第二,二者都将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处理关系的基本原则。生态文明建设不赞成利润至上原则,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最低的环境污染,用最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不但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持否定态度,对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同样也持否定态度。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看来,人的所有需要都具有合理性,可以以牺牲自然存在物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从自然界索取任何所需要的原料,无须考虑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这就使得人类生存出现了危机。在极端生态中心主义看来,所有物种都是平等的,要以自然而不是人为中心。人类如果不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社会的崩溃就难以避免。以上两种观点都走向了极端。其实,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避免受到自然的惩罚。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追求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同时还包括了人与自然。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观是科学的、和谐的发展观,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在发展目标上具有统一性。

第三,二者都将公平视为其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制度以资源公有为前提,以实现公平公正、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标,最终能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主张建立稳定的社会体系,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社会平等和公平正义的实现,体现了生态产品的公共性质。在国际关系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不但反对生态殖民主义,而且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世界和平。鉴于此,二者在价值追求上是统一的。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苏联东欧式的社会主义。在对人的认识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肯定了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我国共同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广大人民群众,这与农耕文明时代的“自然人”和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的“少数人”有着本质的区别。这里的“本”不仅仅是物质方面对生存需要的满足,更强调的是人作为社会的能动性主体,需要体现其生存之本、发展之本和价值之本。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使人民在安全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还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全面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以及环境不断优化的有机统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五,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而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是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特征。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本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劳动对象中就包含自然资源,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者在自然环境中加工、生产的过程。所以,自然资源是生产力中不可或缺的物的要素,而生态环境是生产力发展中必需的外在因素。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在各种生态矛盾日益突出和激化的情况下,生产关系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力。当下,我们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优越的生态环境,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是摆脱生态困境的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如何把握内外环境,增强我国的自身实力,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道路,改变以往长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近几十年来,我国约有200多种植物灭绝,至少10余种动物野外绝迹,20余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据环保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一些大城市灰霾天数已经占到全年的30%以上,严重的地方甚至达到一半左右[3],由此直接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和肺癌的发病率急剧升高,我国每年有35万人因城市大气患呼吸系统疾病[4]。以上事例只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中的冰山一角,诸如此类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正是上述种种生态问题促使党和国家乃至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越来越意识到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为生态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思想的必然要求。对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我们必须坚持以下三种战略:一是加快现代化的脚步避免回到前现代化状态去;二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三是坚持把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负效应自我消化、自我吸收,坚持生态导向的现代化建设,为整个世界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全面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才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5]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保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同经济发展相协调,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努力打造以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环境优美为主要特征的安定团结的社會。要以尊重和保护生态平衡为起始点,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实现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从而使所有社会成员在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中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所以说,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的全面推进。

再次,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在对未来社会文明形态进行展望时,马克思强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6]185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更重要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原因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实现了“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6]187,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整个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发展状况有着直接影响。在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的和谐社会需要充分认识自然万物的价值,特别是自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要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切实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所以,只有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才具有坚实的物质保障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美丽中国建设是国家立足当下,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整体憧憬与规划。然而,应当看到,我国目前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是在生态方面,森林覆盖率尤其低,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仅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相差百分之十左右。沙漠化的地域占据我国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以上,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这些方面与建设美丽中国、走生态发展之路尚有较大差距[7]。同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然本身的价值,而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评判往往以物质财富的多少为标准,凡此种种日积月累将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化,党和国家在深刻反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而建设生态文明则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应对全球生态问题的重大战略

生态文明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社会自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资源稀缺、环境污染等。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质量才会趋于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应对全球生态问题的抉择。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和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各国都在积极寻求解决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国际社会通过每年一次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行磋商与谈判,共同寻求解决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方案与对策。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目前碳排放总量最大的国家,一直在为解决全球气候变暖与环境问题积极努力,勇于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用实际行动在世界上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2015年,习近平同志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签署《巴黎协定》,提出巴黎协议四大愿景,为应对气候变化注入中国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仅靠个别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我国政府在身体力行的同时,呼吁各国应积极配合,G20杭州峰会上,我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共识,要积极推动《巴黎协定》尽快生效,共同应对全球性难题。我国作为第一大碳排放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越来越成为国际谈判的焦点;我国的发展战略与相关政策也越来越对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全局产生重大影响。在全球控制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我国一直积极参与,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我国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大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可持续发展观是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环境可持续意味着各国必须携手合作,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要求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进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我们在全球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积极融入世界生态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用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这“四个一”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一)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具有基础地位

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是马克思分析社会现实的重要方法。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8]列宁在这里所说的社会有机体,其实就是组成人类社会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各种内在联系,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从社会发展的横向层面来看,一个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创造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构成的有机整体。整个社会的前进和发展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可以说,经济是根本,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社会是条件,生态是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各种建设都将失去本来意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生态文明建设促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

人类发展初始阶段,由于物质资源与人口不存在紧张关系,因此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较小,不需要考虑经济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工业时代来临后,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忽视了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在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国也存在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我国人口众多,没有对资源进行最优化合理利用。过去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的,而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追求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因此,党的十九大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应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需要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向生态环境排放废弃物,因此,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系统所能承载的污染物是有限的,超出极限,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被破坏,因此,经济发展不能违背生态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6]158因此,生态环境支撑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如果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逐渐放缓甚至停滞。到那时,再去改善生态环境会更加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传统生产力观点认为,生产力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对生产力的这种理解单纯强调了社会生产力而忽视了自然生产力,只强调人征服自然的能力,割裂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正是这种片面的理解才使得生态环境制约了现代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以不断完善的理论形态对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弊端进行重新审视,强调对于自然生态要尽可能地减少改变,倡导以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特点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大所强调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传统的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单向排放污染物的经济发展方式必将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替代。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局限性可以由循环利用的新经济发展方式克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保护生态并不是要制约经济的发展,而是“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1],实现持续发展。新经济发展方式的采用,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生态的保护,满足生态文明建设对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充分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新的发展模式,强调市场主体在获取正当经济利益的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经济和生态良好发展。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道路上,我们既要积极探寻新时代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良性转变,也要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主体创造更多的获益空间,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进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格局。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政治文明建设提出新诉求

新时代,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对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政治文明建设要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和制度保障。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对政府转变职能提出了新要求,环境指标成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生态文明”应纳入各级政府的决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由于市场调节有着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所以要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能单单依靠市场的作用,还应发挥政府的作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资本主义环境危机进行批判时指出:“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10]这里强调的“统一的大的计划”主要指突出政府政策指导和规划引导的作用,只能由政府来主导完成。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行业能够存在并发展,是因为它们依靠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我国,政府也应实施生态保护,制定并实施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政策和法规,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应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加强区域协调、行业协调和利益协调,使得资源占有和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不断减少。对那些违反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要严加惩处。在对政府工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经济发展的结果,更要注重环境质量的提升,破除唯GDP倾向。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行必不可少,但是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参与更为重要。民众通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这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社会各方就共同关注的话题,展開讨论、协商,最后达成共识,促进整体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一个公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自然也引起了他们的关注,通过协商民主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举措:保障公众可以参与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决策;保障公众知悉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对重大环境事件公布;保障公众对环境立法、环境行政和环境执法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等等。总之,政府通过采取协商民主的形式,促使广大民众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序进行,才能真正体现和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才能深刻践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最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统筹整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既避免相互冲突又避免立法空白,从国家强制力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其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要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贯彻实施,对合理利用资源进行严格规范,为其他法律提供基本原则与方向。其二,要调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侵权责任人规定明确具体的经济赔偿责任,涉嫌犯罪的在刑法相关罪名中界定清晰,行政法要对违反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的人予以行政处罚。其三,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身的立法,加快制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专项法规、办法和标准。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建立系统化的法律法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才会实现。

(四)生态文明建设丰富社会主义文化新理念

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强调通过征服和改造自然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过分强调经济利益,会导致物欲横流、精神空虚。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态文化价值观,不再将经济快速增长作为唯一追求,而是将经济增长、生态智慧与道德结合起来,构建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为主要目标的新型社会生态文化价值观。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方面,承认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性,人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积极为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做贡献。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相信人类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这一错误的观念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运行规律。但遵循自然运行规律并不等于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旦被否定,经济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这对社会发展是不利的,因此要通过生态文明哲学观教育,使民众改变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对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进行客观评价,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真正的生命共同体。

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众参与,其贯穿于大众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要求大众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其一,科学辩证地认识生态现状,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只有深刻了解我国目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现状,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态意识,才能肩负起对生态保护的责任。其二,掌握生态科学常识与知识。如果缺乏生态科学常识与知识,那么即使有生态保护的意识与观念,那也是纸上谈兵,无从下手。其三,提高大众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人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为个体提供了一切生存保障,那么个体对社会也应该承担责任。生态文明建设是为民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个成员的责任。实际上,在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这是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要求。

(五)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人的自身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原始文明、农耕文明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大,而到了工业文明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资源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以资本不断增值为动力,但是资本增殖后仍然归资本所有者资本家占有,于是,资本家对自然界的开发没有底线。为了不断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盲目地、无限度地开发自然界,由此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说明,原来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式发展、掠夺式发展难以为继。就个体的人而言,“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11]就社会整体而言,人与人之间的争夺会使得社会凝聚力下降。对此,法国学者佩鲁有着深刻的认识:“经济发展的外在指标以及这种对获取财富和积累资本所表现出的可鄙的迷恋,同人们及其共同体制定的生活规划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根据经验,这种紧张关系可被视为各种已知社会中一切非人道东西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动力。”[12]因此,要实现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永续繁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有效化解长期以来传统工业社会积累下来的生态矛盾的主要路径。

社会的和谐发展及其社会中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从个人层面来看,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生活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马克思强调:“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6]161生物意义上的个体人,要想在自然界中生存必须有适宜的环境和资源,社会学意义上的个体人要想在人类社会中生活发展,也必须与他人和这个社会发生各种物质和环境的交换和交流。因此,可以说实现人全面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环境和资源条件,也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中理论知识和生态意识的获得与强化。从社会层面来看,社会整体和谐的基础是具备适合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在本质上和自然界是统一的,是自然界中的高级智能物种。显然,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解决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问题,才有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也正是实现一个社会整体和谐的环境基础与物质条件。

社会活力程度和社会公正程度的提升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涵盖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要把生产生活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处理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诸如阶层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环境不公现象,要从根本上消除这些不公现象,必须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实现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这些方面,党和国家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近年来非常注重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例如,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实现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让生态保护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积极推进了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设。诸如此类的制度措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协调、均衡各方的利益关系,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生态破坏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或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形成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当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环境恶化与资源枯竭是大家共同的危机时,我们就会主动去思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各种途径,而当人们学会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时,也为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和文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情况、国民的生态文明素养、经济发展的理念与方式、政治领域的生态充分等都与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大大提高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和社会公正程度,保证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养成低碳生活、绿色生活的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低碳环保的现代人。从消费层面来看,随着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低碳消費、绿色消费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践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节能环保对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理念正在由原来的“唯物质”性向幸福指数综合性方向转变,其中,健康安全、环保节能、精神满足正在成为大众生活价值追求的主流。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保护环境、尊重自然才能使人们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美、欣赏美。爱美是人的本性,按照美的原则和规律塑造人,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此,马克思强调:“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6]161由此可以看出,资源与生态环境不仅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人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重要对象。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人们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感受,按照美的原则对生态环境进行塑造,进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新时代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既包含宏观指导思想,又包括具体展开的实践。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态思想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与中国实践的需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一)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有机互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农林改革。改革开放以后,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又逐步调整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随后又倡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高度。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又从不同方面强调了绿色发展理念。在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行动指南。新时代,党和政府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建立健全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构建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依靠科技创新与进步,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应对生态挑战。

(二)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如复杂的人口现状、相对落后的技术等,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曾采取与自然争夺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政策。“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论也体现了生存的压力和紧迫。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和技术手段,在很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无论物力、财力还是技术方面都具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总体布局的形成是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进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阶段的显著标志,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治国理政层面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民族永續发展,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根本大计”,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前所未有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的高度。为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促进我国全面繁荣和持久发展。

(三)要批判吸收西方生态文明成果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立足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发展程度、现实情况、历史传统和民族特性等方面做出正确判断。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统一适应的问题。我国的现实国情是人口多,资源利用率较低,生态环境不堪重负。西方世界在经济发展道路上忽视生态建设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如何掌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奉行的“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过度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夸大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和作用,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科技革命的到来,其负面作用日益凸显,引起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很多理论家的关注和探讨。这些理论家认为,除了人类以外,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也都具有存在的价值,生命存在值得尊重,任何生命都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应该具有相应的生态道德的因素,人类对非人类的生物也应有道德义务。这种观念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重视,促进了西方绿色主义的发展和壮大。我们在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时,应当批判吸收西方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丰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3]  刘毅,孙秀艳.9月至今,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12次较大范围雾霾天气过程 雾霾天为何增多(热点解读)[N].人民日报,2011-12-19.

[4]  吴楚材,谭益民.城市环境恶化让人们重返森林[N].中国绿色时报,2009-06-24.

[5]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孙秀艳,贺勇,禹伟良,等.美丽中国:执政理念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2-11-14.

[8]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13.

[11]  傅治平.生态文明建设导论[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207.

[12]  佛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8.

(责任编辑:易晓艳)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