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戏剧人物形象鉴赏
2019-09-10金星
金星
摘要:节选部分的《雷雨》描写了周朴园与侍萍30年后相遇与相认的过程,依据批判性思维的三要点“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鉴赏,应通过“质疑—共解”来保持心灵的开放,让学生理解戏剧的价值,懂得生活的真正逻辑。具体包括三个环节:从质疑到实证,从批判到立论,从结论到争鸣。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戏剧人物形象雷雨
戏剧教学,主要是要教会学生掌握分析戏剧的基本方法,特别是鉴赏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语言以及矛盾冲突。传统课堂中对戏剧人物形象的鉴赏,是在品味人物对话以及潜台词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进而形成答案。这样的学习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育与发展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是什么”,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
节选部分的《雷雨》描写了周朴园与侍萍30年后相遇与相认的过程。依据批判性思维的三要点“会质疑”“重实证”“讲逻辑”,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鉴赏,应通过“质疑—共解”来保持心灵的开放,让学生理解戏剧的价值,懂得生活的真正逻辑。具体包括如下三个环节。
一、从质疑到实证,拓展批判性思维的“宽度”
课前,围绕周朴园、侍萍等人物形象,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预习作业。
1.就课文中周朴园或侍萍的某句台词展开思考,写出这句台词的含义。
2.分析这句台词所反映的周朴园与侍萍的人物性格。
3.你的分析和推论,还可以在课文或者原著中找到哪些台词来佐证?对别人的观点是否有质疑?
课堂上,学生先小组讨论,呈现自己的预习成果,形成小组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后,再全班呈现——
师下面我们请第一小组说说,你们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生我们小组想从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之情入手,探讨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师好的,请你们展示一下研究成果。
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一些学者的观点。王育生认为,周朴园完全是自欺欺人的;李计谋则认为,半真半假、亦真亦假才是周朴园的本来面目;钱理群认为,周朴园对初恋矛盾、复杂的反应,表明对于过去,总体而言他是忏悔的。
师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个问题,同学们能否结合文本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生我不是太赞同前两位学者的看法。正如我们在专题导言当中看到的: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
师那么,你想表达什么观点呢?
生我认为,年轻时代的周朴园,对侍萍还是有发自内心的感情的。而之后的怀念,也不能完全理解为是一种虚伪的行为。
生我想补充一下,周朴园怀念的都是年轻时和侍萍在一起的生活细节,比如对于她的生日、对于关窗户的习惯,还有周朴园说的“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这些都可以看出周朴园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感情骗子。
师还有哪些细节可以补充?
生周朴园说:“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周朴园用五千块钱支票,试图弥补自己年轻时的罪过。这种行为说明周朴园年轻时代对侍萍的感情是存在的。
生我们小组还做了研究,这部戏剧故事的发生时间大约是20世纪20年代。1919年,鲁迅和周作人花了1675元买下了北平的一座三进的大院子。1924年,鲁迅花了不到1000元买了阜成门内的一套四合院。按当时的市价,5000元可以买大约6万斤米。可以说,这五千块钱是一笔巨款,是周朴园弥补罪过的最大诚意了。
(全体笑。)
师你们小组研究得可真仔细,整体而言,你们是站在两位学者的对立面来阐述观点的。周朴园并非一个无情无义之人,是吗?
生是的。
……
质疑的立足点是学生与文本。学生在合作研究中,发现了各种不同的评论观点,并且学会了反思与理性分析。“我不是太赞同前两位学者的看法”——学生对学者观点的批判性质疑并不是强调颠覆,而是理性地说服他人,在分析论证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将经典嵌刻于内心。当然,对于戏剧人物形象的鉴赏,自然不能缺少对人物细节,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理解,这些都是质疑的重要来源。质疑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细节处质疑、矛盾处质疑、评价处质疑等。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凭借其兴趣与感知提出的原生态的问题,才有研究的价值。
实证是解决疑问的重要手段。学生解决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文本内外进行求证的过程,如学生对“五千块钱”在20世纪20年代的实际价值的研究,就是实证化分析的具体展现。证据意识是学生思维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求证本身也包含着逻辑的因素。学生要学会摆事实、讲道理,以培育与发展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二、从批判到立论,触摸批判性思维的“精度”
总体而言,高中生对于戏剧作品是陌生的。尤其是对人性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论上。专题导言中所述关于人性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全面认知,是这一阶段高中生思维训练的重要方面。《雷雨》(节选)一课中对周朴園情义的分析,指向的就是人性的真与假,这也是戏剧主题探究之要义。对于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既要有正向的推论,也要有反向的批判,才能保证分析的严谨与深刻。
面对学生得出的结论“周朴园不是一个无情无义之人”,教师开始引导他们进行反向的批判——
师刚才同学们寻找了很多文本的细节和课外的资料来佐证观点,非常用心。我们也看到了同学们对两位学者的质疑。那么,反过来想,是不是可以就此认为周朴园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生(迟疑)不是的。
师很显然,我们能用材料证明结论,但是不能用结论去形成观点。这说明我们的结论还有漏洞,你们有没有相关反例?
生鲁大海说:“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
生“谁指使你来的?”年老的周朴园和年轻的周朴园毕竟有着岁月的差异,老年周朴园并不奢求再和侍萍在一起了。
师年轻的周朴园确实对侍萍有感情,可现在他更加现实。
生是的。身份、阅历、阶级都是截然不同的。
师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周朴园的情义?
(停顿数秒。)
生他的情感应该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年轻的周朴园对爱情充满了激情与幻想,但是几十年的磨砺让他变得冷酷与残暴。
师课文中有没有相关的佐证?
生周朴园有一句:“你来干什么?”这是一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质问,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生“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赶走侍萍的并不是年轻的周朴园,而是他的母亲。周朴园是无奈的、被迫的。
生在周朴园的记忆里,侍萍早已死去,他对侍萍的爱只有怀念和回忆。我们看到的周朴园已经是个专断冷酷、沉默自私的大家长了。
师很好,哪位同学总结一下?
生周朴园并不是一个“坏到家”的人,他的人物形象是复杂而动态的,从青年到中老年,他的情义也从热烈自由到冷酷无情直至倦怠死沉。
师说得很好,人物形象总是复杂多变的。我们通过戏剧的语言佐证了自己的观点,也通过因果的佐证把握住了问题的实质。
……
在学生得出结论“周朴园不是一个無情无义之人”后,教师抛出问题:“周朴园就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吗?”,很显然,学生的结论和教师的追问并不是完全对等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学生要继续举证并进行逻辑推理,来证明周朴园的“情义”之个体表现。学生的举证要来源于戏剧语言,即台词,通过相关的反例,挖掘文字背后隐含的信息,思考推理其文字要义,对相关观点不断修正完善。这既符合戏剧人物形象鉴赏的基本要求,也能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对他们问题思考和语言表达都大有裨益。
“反例”是发展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或证明并补充观点的正确性,使得文字或思路更加严密。“你们有没有相关反例?”教师的这一提问,给学生提供了再次回到文本触摸文字的契机。学生站在时间与空间维度得出的结论,明显丰富了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彰显出戏剧的思维张力。这种来源于图尔敏论证模型的批判性思维工具,是戏剧人物形象鉴赏中不可缺少的实用思维方法,值得借鉴。
三、从结论到争鸣,增加批判性思维的“厚度”
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要求在评价推理关系的同时,挖掘隐含假设,考察替代论证并综合组织论证。假设的核心同样指向文字依据,这种依据对话展开的逻辑分析充满了思辨味道,而结论的获得必须反映前提的质与量。周朴园和侍萍经过30年的沉浮,既有阶层差异的现实,更有面对世事无奈的屈服,他们在命运巨人面前都是彻头彻尾的弱者。作者安排的两代人的宿命,虽有戏剧化的因素,但也反映了人生的悲凉。这种前提的展现是结论的逻辑因素,也是假设分析的重要依据。
课堂上,我用一种假设的方式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剧场感”。当我们看到周朴园矛盾而失败的人生,再去假设另一种可能的结局,侍萍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了——
师刚才我们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结论:周朴园并非一个无情无义之人,但也不能说周朴园就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那么,侍萍又是如何看待周朴园的?如果重新设计一下戏剧的结尾,你希望看到他俩什么样的结果?
生她已经不爱周朴园了。他们不会在一起,这也符合雷雨作品悲剧的色彩。
生她还是爱周朴园的。如果是我写,我希望看到两个老人摒弃前嫌,再次走到一起。
师这是一种假设,假设的论证同样也要证据。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另一方面也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当然,想象要合情合理。这个问题的核心在哪里?
生我认为核心在于如何认识侍萍的情感。
师是的,周朴园的人生轨迹离不开侍萍,侍萍究竟会做什么选择?同学们怎么看待侍萍的情感?
(学生小组讨论。)
生鲁侍萍一开始称呼周朴园为“老爷”,但在周朴园认出她之后又称他为“朴园”,我认为她对于周朴园还是有感情的。尽管遭遇到了命运的悲剧,但这份爱永远是真实的。
生当周朴园严厉地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这斥责似当头一棒,让侍萍对周朴园燃起的爱的回忆彻底熄灭了。
师所以,侍萍的情感应该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我觉得是矛盾,或者说错综复杂。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证据吗?
生侍萍反复强调当年的自己“不大规矩”“不很守本分”“不清白”,一边控诉,一边看着周朴园遗憾、懊悔、痛惜的真情流露,这是希望寻找两人当年感情的最大交集。
生侍萍听到周朴园弥补罪过的话之后,说:“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她对自己珍藏心中的感情终于有了了结。
生当侍萍看到儿子周萍时,想认又不敢相认的矛盾内心可见一斑。这也是成年人的无奈,这一点和周朴园是一样的,身处其中却无能为力。
师同学们找了很多佐证,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而变化的人物形象。能否总结一下侍萍的情感变化?
生侍萍的情感是矛盾的。是从平静到惊讶,从希望到绝望,从亲情到敌对。这是一个成年人对自己过去岁月的痛苦追悔。
师一个人永远不会停留在同一个生活维度。我们再回到前面的假设,你们现在怎么看他俩的命运结局?
生(纷纷)周朴园和侍萍不可能在一起了。
师是的。只有这样的结果,戏剧才有张力。悲剧的意义正是基于生活的逻辑!
……
从结论走向争鸣,正是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意义之所在。从课堂角度看,结论的产生一般会有两种结果:一是毫无异议地被全体同学接受,二是被部分同学质疑并批判。还有第三种结果,那就是教师故意设疑,设置争鸣的可能,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任何问题的思考都保持一种开放性。上述环节就属于第三种结果。教师提问:“如果重新设计一下戏剧的结尾,你希望看到他俩什么样的结果?”在两种假设的争鸣中,学生再次回到文本,从文字中寻找内在逻辑并获得思维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飞.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转化[N].中国教师报,2017-11-22.
[2] 徐飞.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融合——以高中语文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8(7).
[3] 〔加〕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美〕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M].赵明燕,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