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2019-09-10汪巨茂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1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语文

汪巨茂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快速生长阶段,他们所学的任何一门功课都是他们思想的启迪之源,因为任何学科都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关联。小学语文自然也不例外,其中蕴含的很多知识都需要小学生认真体验和体会。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小学语文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意义,并采用积极的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的积极体验,提升小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积极发展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学生的课堂体验成为摆在教师教学面前的重要任务,一旦学生的课堂体验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自然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自然也会得到提升。在众多的学科中,语文学科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基本思维,还能改善学生的认知。但当前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语文教师进行一定的反思,并采取积极的教学措施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体验。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体验教学策略,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有一定的触动。

一、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语文教师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习氛围或者开展特定的游戏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形式中,教师往往将自己作为了课堂的主体,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学科思想,教师不闻不问,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在传统的教学形式限制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升,学生的认知体验也逐渐降低。采用体验式教学无疑是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的一道“亮剑”。通过采用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改善课堂的整体环境,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逼真情境,增加学生体验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较少,在语文学习中难免遇到与他们实际生活有差距的内容。如果这时候语文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势必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的知识体验。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语文教材的相关内容特点,创设一定的体验式课堂,增加语文内容的真实性,加快学生的理解吸收效能。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小学生对于动画、视频类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在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时,笔者擅长采用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助力。

例如,在《翠鸟》一文中出现了一个句子“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单凭这个句子,学生很难对翠鸟形成全面的认知,因为学生对于翠鸟的理解不像对小猫、小狗那样清晰。所以,在教学中,笔者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翠鸟的图片,并将翠鸟的图片分解为头、背、腹、爪子四部分,让学生一边观察图片的分解,一边用自己的话语形容翠鸟的特征,如此翠鸟的形象逐渐在学生的头脑清晰,学生对文本主题思想的理解也逐渐透彻:作者特意用“头巾”、“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通过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提升了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体验。

2.激励角色扮演,深化文本体验

语文是一门注重学生理解和感悟的学科,如果学生不能顺利理解文本的主旨思想,那么再精美的文本、再华丽的语言都是空壳。而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喜欢在他人面前展露自己的风采,为此,在学习一些主旨思想深刻的文本时,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角色表演活动,将人物的性格、文本的思想等演绎出来。当学生在对话互动中感受人物的情怀,提升自身的文本素养。在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一定的角色划分。

例如,在学习《中彩那天》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首先,角色划分。笔者将班上的学生依据性格特点进行了角色划分,其中性格憨厚老实的人扮演文本中的“父亲”,性格诚实温顺的人扮演文中的“母亲”,而性格机灵古怪的学生扮演文中的“我”。其次,文本阅读与改编。当划分了角色之后,笔者让学生们认真阅读文本,并与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互动进行文本的讨论和创编,形成自己的独特理解。再次,登台表演。笔者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将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演得逼真与形象,让观众在欣赏中能快速知晓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给予学生指导之后,让学生分组按顺序进行表演,其他的学生认真观察表演,并为后期的评价做准备。最后,进行角色表演评价。笔者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表演评价和学生互评,然后笔者给予学生整体的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通过表演,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掌握了文本的主旨,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合作讨论探索,促进情感体验

新课改突出强调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这与传统的教学形式是相悖的,也是对传统教学的基本突破。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试着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增进情感,提升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让学生的讨论更有方向,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为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以问题为指引进行思考,增加学生的体验。

在学习《争吵》文章时,笔者采用了让学生阅读并讨论的教学形式。首先,笔者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形成对文本故事的初步认知。其次,讨论问题设置。提出的问题主要围绕文本的主旨来展开,便于学生掌握文本的主旨思想。笔者提出的问题是:(1)“我”开始说,吵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牌,我嫉妒他。”到底他俩吵架是不是“我”嫉妒克莱蒂得了奖呢?如果有,从哪里看出来的?(2)今天跟克莱蒂吵架了,而且是“我”故意的,责任在“我”。可是克莱蒂是怎样表现的呢?当“我”听见克莱蒂从后面跟上来的时候,先是“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举起尺子是为了什么?(3)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嫉妒同学或同桌的事情呢?你是如何处理嫉妒同学这件事的?最后,开展讨论。在提出上述问题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然后笔者采用抽查的形式让小组内的学生回答。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加速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记忆,为学生心理成长树立了风向标。

4.鼓励参与观察,写出真实体验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里有生活的缩影,生活与语文是分不开的。小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较少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自身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为此,语文教师可以激励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并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加深,对语文的理解也水涨船高。

例如,一些学生对于作文比较害怕,笔者要求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在上学的路上、在自然中都有一些“稀奇事”,学生可以将自己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并发表自己对事件的看法。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慢慢会养成“不观察不生活”“非下笔不可”的习惯。学生的体验一方面来自教材,一方面来自生活,一个会观察、会生活的学生,其自身的体验自然不会太差。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学生的体验作为学好语文的一把钥匙,要想打开体验之门,需要教师练好教学的功夫。语文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直观情境,要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角色表演,还要鼓励学生合作讨论、观察书写等。只有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去理解、去感受,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熏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亚敏.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8(18):46-47.

[2]沈晓明.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11):152.

[3]徐春兰.让体验式教学唱响小学语文课堂主旋律[J].小学教学参考,2011(10):22.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小学语文
体验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