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文本细读 提升阅读素养
2019-09-10陈海燕
陈海燕
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是通过阅读方式实现的,有效的阅读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含义,深化文本情感,培养良好语感。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通常是从整篇细读到部分细读,再回到整体。正是这样的阅读方式,能让学生在循环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巩固课文中的字词,从而与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文本细读的方法,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仔细品读,认真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
一、细读文本关键词,加深阅读理解
在一篇文章中,通过对词语的推敲、咀嚼,学生便可感悟文章的美妙之处,从而拓展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应当根据文本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来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字词将文本语言内化,提高阅读素养。如在教学《木兰从军》一文时,教师根据文本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问题,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主旨。如当学生阅读到“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时,对“焦急万分”这个词进行剖析,可以看出木兰爱父亲、爱家;再指导学生体会“说服”和“理应”这两个词的真正含义,体会木兰的爱国情怀;而在木兰返乡的描述中有“英勇善战”“文静俊美”这两个关键词,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木兰娴静又不失英勇的人格魅力。正是通过细读文本关键词的方式,让学生逐渐将课文语言吸收内化,使学生获得更加高效的阅读体验。
二、细读文本关键句,感悟文中情感
在进行文本细读时,教师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剖析,如人物对话、人物描写或者场景描写等,从而让学生感悟文中作者所表达的含义。如在指导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时,教师这样问学生:“文中有哪些句子是对主人公内心活动以及行为进行描写的?表现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随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我自豪极了……”这个句子,感悟主人公对于能拼写出来一个“doll”单词的满足之情。再通过阅读海伦说“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嗎?”这个内心描写的句子,来感受主人公对于求知的渴望与她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心情。正是细读了这些关键句子,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感受到语言的美好,也能提高习作水平。
三、细读文本难点处,开启探究阅读
在阅读开始阶段,学生会对文中的难点感到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站在全局的角度来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逐步理解难点,进而掌握文中隐藏的深意。如《二泉映月》一文,学生无法理解“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这句话,他们会想:难道是泉水在哭泣吗?又为什么要用到“叹息”与“哭泣”这两个词呢?当学生通读全文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阿炳在叹息。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么,阿炳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呢?学生跟随教师的脚步深入思考,逐步感受到阿炳双目失明,他无法欣赏到二泉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就像自己坎坷的命运那样,感到无奈和悲伤,但即使这样也无法泯灭他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教师在对课文进行教学时,要对文章细节进行剖析阅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重视文本细读的有效作用,把握关键词句和蕴含情感的对话留白等,在细读中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的语境,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深意,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从而提高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三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