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探究
2019-09-10施文军
施文军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67
Keywords junior mathematics; dynamic generative teaching method; inquiry
1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1.1 来自教学外部因素的阻抗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阻碍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得到有效应用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到来自教学外部因素的影响。教育教学作为一项具有较高社会性的行业,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制约,这些来自社会环境的制约就可以将其归纳为阻碍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应用的外部因素。这一部分外部因素的构成是极为复杂的,包括单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发展历史、国家所制定的教学规定、学校之间的竞争等,虽然这些看起来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之间并没有直接性的关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无法将自身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甚至严重的还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疲于奔命,出现无精打采的现象,一旦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精力缺乏的情况,就会影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使得教师无法对动态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索,无法对教学方案进行完善,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只能够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进行知识传授,严重的阻碍了教学的进步。
1.2 来自教师自身因素的阻抗
来自教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对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进行落实和应用时,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兴趣和动力,将直接决定了教学方法能否得到有效的应用,一旦教师自身就丧失了对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进行应用的兴趣,那么即使其余的阻碍因素都得到消除,也难以得到实现。[1]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而不断的让学生进行重复式的、机械式的习题练习,或者是通过模式考试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开展课堂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思想严重的扼杀了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动力和兴趣,教师担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不敢轻易的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而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时,需要教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自身往往也不想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进而导致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
1.3 来自学生的的阻抗
除了上述的两种因素以外,来自学生的阻碍也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着较为显著的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学生对于教学改革的接受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效果和质量,如果学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改革较为厌烦,势必会导致教学方法的改革失败。根据实际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虽然教师绞尽脑汁对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进行创设,试图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落实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但是实际的效果却是较为平淡,学生往往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被丰富多樣的教学策略所迷倒,对于真正的知识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获取,反而呈现出一头雾水的现象,甚至严重的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2]而究其缘由,造成这种局面出现最为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教师难以对学生的关注点进行掌握和领悟,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还没有理解到实际的病根时,就开出了药品,无法做到对症下药。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受到家长思想的灌输的影响,过于急功近利只追求数学问题的最终答案,对于解题过程中以及所应用的知识点并没有给予较高的重视和关注,无法分清数学学习中的主次关系,进而导致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所尝试的教学改革难以充分的发挥作用,不能够对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
2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应用策略
2.1 基于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教案
要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应用,首先,教师就必须要基于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要先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查和了解,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掌握,并根据调查所得出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是招本宣科的,只会按照一个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快速的学习和领悟,确保动态生成教学方法得到有效的应用和落实。而且,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以外,还要对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调查,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教学设计方案中,借助该事物,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配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避免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产生厌烦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走神开小差的现象,导致教学改革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既不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而产生阻碍。
例如,在针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勾股定理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出示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根据学生的解答,来了解学生对勾股定理的认知情况和掌握程度,开展相应的教学,如果学生对于勾股定理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那么教师就要从相应的基础开始进行教学,先从“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进行学习,一步一步的引入深入的知识。而如果学生拥有一定程度的认识,那么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较为深入的勾股定理应用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些实际的应用问题,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情况,向学生布置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任务的布置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3]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进行自主的学习,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学习,只有教师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拥有一个充分的掌握,才能够做到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否则必然会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阻碍,难以做到动态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2.2 增加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其次,教师还要增加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态生成式教师方法的应用,对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带来最为显著的改变就是,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学习的局面,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图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对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进行应用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数学知识的传授,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锻炼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小组合作形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可谓是一举多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出示一些较为困难的题目,先让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在无法正确的解答出问题答案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就近原则,分为不同的小组,内部之间通过探讨,来对问题进行解决,深入的对问题进行思考,利用所學的知识进行解决,为犹如一滩死水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得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积极地向学生进行提问,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对于学生在教学中所提出的质疑要进行及时的解答,而且还要鼓励学生向教师进行提问,以此来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
2.3 注重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
最后,教师还要注重数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数学作为一门理科性质的学科,虽然初中数学相对来说还没有接触较为深入的知识点,但也具备了理科学科所独有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时,常常会遇到困难,而如果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与所学知识相近的事物,与教学内容产生对应,那么就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而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还可以对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4]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要积极地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来促进学生对数学抽象知识进行理解,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清晰的对所学知识进行认知。
例如,在针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正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预习,并在预习完成以后,向学生进行提问,你们通过观看课本中的内容,对正方形应用拥有一定的了解了,那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正方形的呢?我们的教室中有没有?通过这种开放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回答热情,让学生能够踊跃的举手回答,并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在进行更深一步的提问,如:“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嘛?”通过不断的加深问题的难度,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还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避免学生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书呆子。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对如何有效的进行解决,提供了一系列的对策,以供广大的相关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考和借鉴,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潘美娟.刍议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J].名师在线,2018(27):66-67.
[2] 邹清宴.动态生成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28):351-352.
[3] 魏丽华.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的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23-224.
[4] 肖月萍.试论初中数学课堂动态生成式教学方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