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教学在大学智慧课堂应用的利弊浅析

2019-09-10周元辅喻文兵杨林

科教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移动教学高效教学师生互动

周元辅 喻文兵 杨林

关键词 移动教学 师生互动 绿色教学 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9.005

Abstract In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students are not interested in teachers' teaching, and it is normal for them to indulge in various social platforms and online videos. Although some schools restrict students to use portable mobile terminals in the classroom, the effect is not ideal. Based on this, the emergence of mobile teaching can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the times. It is a win-win choice to make good use of students' love for portable mobile terminals to carry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Starting from the existing definition of mobile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our advantages and four disadvantages of mobile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ree countermeasures. This will enable the majority of teachers to have a clear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mobile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mobile teaching and should have a role.

Keywords mobile teach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green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0 引言

全球网络覆盖率越来越高,学生使用移動终端如:手机、平板等便携式设备越来越普遍。截止到2015年6月,社交网络的用户达6.06亿,占网民总数的90.8%,其中手机用户高达5.40亿。[1]据统计,[2-3]97%以上的学生具有移动智能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的必备装备。因而在上课教室中学生玩手机、平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更是无精打采,更愿意在课堂中使用微信、QQ和微博等社交平台。这是国内的普遍现象,因而很多学校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手机进行管理。在国外也有很多社交平台,如:What’s,Twitter, Facebook等。但是在渥太华大学的课堂观摩学习中可以看到,和国内的情况大不相同,很少有同学玩手机、平板等便携式设备。虽然偶有同学上网看娱乐视频,但是个人根本不会影响周围同学,即没有“示范效应”。而且基本没有同学在整堂课程中一直沉迷于网络。当然,课堂上有很多同学使用电脑、平板等便携式设备用于学习老师的slides。尤其是大班授课的情况,后排的同学可能看不清楚,这时便携式移动设备为教学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上课之前也便于学生预习。

由于能够在移动数据覆盖范围内使用的移动电子设备终端等电子产品和软件技术不断升级,相关技术和产品更新过快致使移动教学还未建立固定的定义。[4]Wexler提出“移动教学是利用移动网络设备为媒介,稳定互联网连接为依托的所有使用信息、与信息交互和创造信息的高效学习活动”。[5]美国的 Edu-cause 协会不但强调不受时空限制的移动重要性,而且更加关注课堂之外的学习,他们提出“利用拥有移动网络功能的便携式设备(如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 实现移动教学,由此扩展学习活动的开展范围,使得教学得以超越传统教室的局限;移动教学在传统的教室里可以给予老师和学生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交互机会;移动技术可以促进教室内外在学习上的协作,从而使得教室里学习活动与教室外的世界无缝对接”。[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给出的定义是:“移动教学包括单独的或与其他信息通讯技术( ICT) 一起使用移动技术,从而保证学习活动得以随时随地的开展。学习活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开展:人们可以在教室内外使用便携设备连接教学资源、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新知识的创造;另一方面,移动教学也可以高效的支持其他的教学目标,使得学校管理系统运行更加有效,学校与学生家庭间的联系获得提高”。[7]这些定义表明移动教学应该具备三大特征:移动性,更多师生交互性,高效性。但是移动教学如何实施?移动教学具体存在哪些利弊?针对这些缺点如何完善?这些是论文探讨的内容。

1 移动教学的几种方式

(1)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在手机用户增多,网络不够发达和流量成本较高的时代,手机短信互动平台是最早的移动教学平台。通过向学生发送授课信息短信,告知学生即将讲授的内容、上课时间、地点及相关资源信息,同时提醒不能上课的学习者需要短信请假。[8]

(2)网络学习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将学习资源放到网络上,学习者可以自行下载学习资源或者在线学习。相对于短信来讲,这种移动教学又更进一步。如:移动教学与流式技术的整合,[9]“成语,动起来!” [10]等此类网络平台较多,这类平台比较强调情景教学。

(3)社交平台。如前文所述,国内外存在很多社交平台,直接利用此类平台,嵌入教学相关模块。如利用微信平台,设计用户注册、学习导航、课程学习、提问与查阅、教师答疑/在线答疑、课程自测、用户管理、教学资源管理、页面模板管理、知识点管理等模块,实现移动教学。[11]另外,任课教师在课前将课堂即将讲授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上传到教学班级QQ学习群中,供学生提前学习课堂知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授课教师在学习群内上传课件、习题及其他辅助学习的音频和视频等资料供学生课后学习。[12]

(4)手机应用平台。此外,可直接根据移动教学的需要,开发相应的手机应用APP,实现移动教学。如:基于云平台的原创APP应用,该应用具有注册、安全登录、在线课堂、学习、考试、竞赛、会议等多种功能;[13]蓝墨云班课堂应用具有大量的互动活动,主要包括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投票问卷、分小组作业等。[14]

(5)交互式教学。移动教学仅依靠网络教学是不够的,在课堂上交互式教学时,教师能够在学习平台推送课程通知、微视频、音频、图片、课件、教案、文档等学习资源;无论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教师能够随时随地开展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讨论、答疑等教学活动。O2O模式教学,在课堂引入微博互动的教学设计,变禁止为疏导,通过一起玩的方式有效抑制了手机入侵课堂影响教学质量的不足,因此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通过微博签到形成的课堂记录树不仅极大减少了无故旷课的情况,还能够在课堂就某一知识点形成轻讨论;以社交网络工具为连接枢纽的O2O教学模式极大扩展了课下的师生互动。[15]

2 移动教学的优势

(1)提高教学效率。采用移动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将教学相关资料放到移动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提前预习,熟悉下次课程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教师可以在最短的课堂时间内对讲授内容讲解清楚,也可以实现反转课堂,课堂仅是答疑和讨论。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强调大专业的趋势下,每门课程的课时安排越来越少,采用移动教学可以弥补课时不足,还能达到较好效果。

(2)增加师生互动。移动教学能够增加大量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如上所述,由于有提前预习,在课堂上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之外,移动教学不受空间限制,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可以随时在移动教学平台互动。尤其对于大班教学,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避免了教师仅在上课时才与学生互动,下课走人,学生找不到老师的情况。

(3)学生学习不受时空限制。随着网络升级,目前移动网络为4G,相信5G网络很快会实现。网络流量的使用成本也越来越低,因而学生移动学习成为可能。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台智能手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移动平台,预习、复习相关知识,也能与同学、教师互动。这种学习方法仅需便携式移动设备和网络,无需带上纸质资料学习,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能够利用大量碎片时间学习。

(4)绿色教学。移动教学避免使用大量纸质资料,因为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网络资源和便携式移动设备,所以节省了大量纸张。世界上的资源越来越少,所有国家都在强调节能,避免和减少自然资源浪费的时代,移动教学正好顺应时代需求。所以无纸化办公是移动教学的特学,体现了绿色教学的特点。

3 移动教学的弊端

(1)难以甄别反馈的真实性。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反馈比较及时,但是其真实性有待认真甄别。首先,学生为了讨好老师,可能出现一些不真实的反馈,对于一些不足和缺点不反馈。其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获得别人的反馈,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反馈,自己不思考,这样不能真正的得到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反映。所以对于学生的反馈一定要精心设计,仔细甄别。

(2)网络和便携式设备的限制。从相关研究的统计来看,基本所有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移动设备,但是并不是100%覆盖。在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不拥有这种设备是正常现象,可能在部分地区也不是网络全覆盖,那么这些都是限制移动教学发展的客观条件。还可能存在,因为这些硬件不足,给少部分学生除了带来学习不便,更重要的是可能在心灵上对他们带来伤害。

(3)教师对移动教学的焦虑。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年龄差别较大,有新进青年教师,也有馬上就要退休的老教师。青年教师对新技术接收能力强,对移动教学保持积极心态。然而大部分老教师一直都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而且对新的设备和技术稍感力不从心,因而可能对移动教学保持有焦虑心态。可能由此对移动教学产生抵触心理,这样是不利用移动教学优势的发挥和发展。

(4)增加教师工作量。移动教学会增加教师工作量,也可能干扰教师休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需认真备课、课堂授课,批改作业和少量答疑。当采用移动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互动会增加教师的教学活动时间,另外教师可能为了及时回复学生的提问会影响到教师的生活。总之,相对于传统教学,移动教学肯定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而且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4 完善移动教学的几种措施

(1)增加课堂互动机会。教师在课堂应该增加师生互动机会,尽量在课堂得到学生真实反馈,除此之外,增加了缺乏移动教学设备同学的互动机会,增加了教学的公平性,此外,增加了师生互动的真实感。

(2)加强教师的新技术培训。为了减少教师对移动教学的焦虑,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队伍,开展不同程度的移动教学理论、设备及技术等培训。同时,从学校导向不能一刀切,要尽量减少教师的焦虑,鼓励教师采用移动教学,不断完善移动教学体系。

(3)提高待遇。移动教学增加了教师的积极性,从我国的按劳分配原则出发,理应增加老师的教学报酬。另一方面,提高待遇有利于鼓励教师采用移动教学。教学的目的是增强教学效果,要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到更多的思考、学习方法,从这方面看,为提高我国教学水平,实现教育强国是值得的。

5 结论

论文通过分析,学生对便携式移动设备的迷恋这一现象,总结了主要移动教学的定义,提出了移动教学具有移动性,高效性和互动性三大优势。然后进一步分析了移动教学的四大优势和四大弊端,提出了三个应对措施。论文对移动教学进行了简单梳理,能够使广大教师对移动教学有明白、深刻认识,对移动教学的推广和应有具有推动作用。

基金项目: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教育学“面向“一带一路”的交通土建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7XJA880005);2018年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一带一路”的交通建设国际工程人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12);2017留基委高等教育教学法出国培训项目第5、6期(工程类)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P020150723549500667087.pdf, 2015-07-22.

[2] 董奇,范新龙.移动化教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运用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01):118-119.

[3] 苏希,吴宝庆.移动交互式数字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5.9(04):45-49.

[4] 廖毅,张薇.移动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17.22(02):95-100.

[5] Wexler S, Brown J, Metcalf D, et al. Mobile Learning: What it is, why it matters, and how to incorporate it into your learning strategy[J].Guild Research,2008(5):7.

[6] EDUCASUSE EDITOR. Current Topics: M-learning and mobility [EB/OL].[2016-03-20]. http://www.educause.edu/eli/rograms/learning-technolo-gies.

[7] UNESCO. ICT in Education? Mobile Learning [EB/OL].[2016-03-20]. http: //www.unesco.org/ new/en/unesco/themes/icts/ m4ed/.

[8] 刘丽君,熊才平,林利.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学实验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03):68-72.

[9] 柳延东.移动教学与流式技术的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170-172.

[10] 黄龙翔,陈之权,詹明峰,蔡敬新.以移动技术为中介——建立一个无缝语文学习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1-7,23.

[11] 李莎,王胜.基于微信的移动教学系统研究与实现[J].信息技术,2015(05):98-101.

[12] 闫丽静,高俊国.应用型专业基于智能手机移动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0):83-86.

[13] 张权,宋倩云,李娟.移动智能教学云平台的研发及应用与大学英语测试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73-76.

[14] 黄堂森,孙翠改.智能手机移动教学在Android应用开发基础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08):67-69.

[15] 王若宾,杜春涛,张白波.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O2O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113-119.

猜你喜欢

移动教学高效教学师生互动
摄像录播移动车研发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教学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移动教学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基于Android平台的教学应用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