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识字与阅读教学策略

2019-09-10文良芬

学习与科普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低年级小学语文

文良芬

摘 要:崔峦先生曾指出:“由于识字慢拖了阅读的后腿,我国儿童进入阅读比拼音文字国家儿童晚,从一定程度上说,使我们的母语教育输在了起跑线上。”如何提高中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如何在保护学生识字兴趣,不加重学习负担的同时,让学生快速、大量识字,尽早步入阅读的天地。这一直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低年级;识字和阅读

一直以来,小学推崇的就是“随文识字”,这种识字方法将字词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在语境中学习,在语境中运用,有非常多的好处和重大的意义。但这种方法有个极大的缺陷,就是识字速度慢、耗时多。而且,在教学中,随文识字应该是“恰到好处”的使用,识字量十分有限。要帮助孩子正确、流利地阅读,帮助孩子拓宽阅读的视野,开启阅读的旅程,有一定数量的识字是非常必要的。若是目不识丁,或是少量的识字,阅读就会变成困扰学生的一个大问题。阅读前的识字,既是弥补“随文识字”的缺陷,也是推进阅读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没有阅读前的识字,多数学生阅读课文一般就会结巴、错误多又不流畅。长此下去,在课堂教学中,反而让学生产生独立有声阅读的恐惧心理。

一、由形训义,发展理解能力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因义构形。阅读教学中适当分析字形,有助于学生理解字义、词语、句子以及理解全文。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日月潭》新课导入环节: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游览一个名胜,请看(师板书:潭tán),请跟老师一起读。

师:这个“潭”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潭”是个形声字,左边三点水,说明跟水有关,右边读tán覃。这个“潭”的意思就是(出示)深的水池。谁会用“潭”字组词?(泥潭、清潭、水潭……)

师:今天老师要帶你们游览的这个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师在黑板上画出“日”的金文和“月”的甲骨文)你们能猜出它们各是什么字吗?(学生猜测说理由)一个像圆圆的太阳就是“日”,一个像弯弯的月亮就是“月”。(师边说边板书正楷字“日月”)。请跟老师读课题——“日月潭”。

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根据汉字造字特点进行教学,其中“日”和“月”都是象形字,教师在黑板上呈现“日”的金文和“月”的甲骨文字体,暗示了日月潭的形状,为学生学习课文,溯日月潭得名之缘打下了基础。

二、炼字炼意,体悟表达方法

语感决定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优劣,而语感是在理解、积淀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语文课程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引导学生在字词句段篇之间深入浅出,自由穿梭,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探寻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如部编版二下的寓言《揠苗助长》,故事中种田人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师:禾苗在慢慢长大,可是种田人总感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这是为什么?(因为心急)

师:课文中用了一个词形容他的急——“焦急”。把这个词圈下来,想想看,可以把“焦急”换成“着急”吗?(学生各抒己见)

师:大家都认为不能换,觉得“焦急”比“着急”更急,程度更深。“焦急”到底有多急?一起来看看古代怎么写“焦”字?(出示“焦”字的金文、小篆字体)猜猜看,这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学生纷纷猜测)

师:上面是“隹”(zhuī),短尾鸟,下面是“火”。把鸟放在火上烤。这“焦急”该是怎样的急呀?(心急如火的急,火急火燎的急,急得团团转的急……)

师:“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一起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种田人焦急的心情。

案例中,教师抓关键字“焦”进行溯源,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焦急”的意蕴,不仅理解了词语,而且能渐渐领悟到“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这个道理,思维也得到发展。

三、析形索义,认识中华文化

汉字溯源的目标不是仅仅定位在认得几个字上,而是要将其置于课文的语境之中,与阅读理解相结合。使学生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使课堂教学富有情趣化。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有一个生字“删”,

教师提问:“删掉原句中‘包’这个动词,使得句子干净、规范了。句中有一个生字‘删’字,它是怎么来的呢?想知道吗?”然后在黑板上先画出“册”字的甲骨文字体和小篆字体,边画边讲解:“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要记录大事只能在竹片上刻写。甲骨文和小篆‘册’字的几条竖线是表示竹简,横向的曲线是把竹简串成册的绳子。同学们,现代人写错了可以用橡皮擦,那么古人要是写错了怎么办呀?请观察‘删’,猜猜看。”学生纷纷猜测后,告诉学生:“简册的内容如果有问题,就用刀除掉,这种方法叫‘删’。”教学中,将“删”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渊源,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汉字构形情境中。析形索义加深了学生对“删”字意义的理解,获得了审美体验,感受到祖先无穷的创造智慧,还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意趣、厚重,从而爱上汉字,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四、睹形思义,感受人物形象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学中更应该选择典型性的关键性的字词,让学生领悟到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受到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文讲述了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受到人们的嘲讽、猜疑,但他敢于挑战权威,用实验证实了真理。如何让学生受到人物精神的感染呢?可以抓住关键字“奉”字来设计语言表达的情境。“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师:那时候人们并不相信伽利略,而是相信亚里士多德,但课文并不是用“相信”这个词(板书:相信),用的是什么?

生:信奉。

师:“信奉”的“奉”也是一个生字。同学们,伸出手,我们来写写这个字。(板书“信奉”)注意撇和捺,要舒展,底下是两横,一竖。想一想,能用“相信”代替“信奉”吗?为什么?

生1:不能替换。“信奉”不仅有相信的意思,还有一点崇拜、敬意。

生2:“信奉”是指信仰并崇奉,有崇拜的意思,而“相信”没有。

师:“信奉”不仅相信,还带有一种敬意。同学们,想了解我们祖先怎么写这个“奉”字吗?(出示楷体和金文的“奉”字)“奉”字上部分表示一串玉,底下是两只手,用两只手捧着这串玉,态度非常恭敬。“奉”字本义为两手恭敬地捧着。由此可见,人们当时对亚里士多德的这种信任,甚至是达到崇拜的地步。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够表现出人们当时对亚里士多德的信任和崇拜呢?请静心读课文,找一找,找到之后,通过朗读读出来。

这个案例中,抓住“奉”字进行溯源,讲清形义关系,让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促进学生检索信息、有效阅读。同时,主人公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刻在学生心中。

实践证明,只要汉字教学遵循语文课程特点,彰显语文学科本质,就会拥有一种向上的张力。在汉字文化气息的熏陶浸染下,热爱祖国文化的种子定会在学生的心田悄然生根发芽,学生自然就会拥有一种文化自觉,升腾起一种文化自信。“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是汉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融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向以琼.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教学的关系[J].华夏教师,2018(04):67-68.

[2]吴风俊.小学语文识字与阅读的相互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58.

猜你喜欢

中低年级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培养
例谈中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愉快教学法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小学英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法初探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