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思考
2019-09-10孙吞五来莫
孙吞五来莫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学和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关键词:高效;兴趣;情境;生活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任何一个人做任何一件事,只要对这件事感兴趣,就会事半功倍,学生对学习数学也一样,只要产生兴趣,学习就会变得轻松自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作为老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動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参与中体验,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美国华盛顿书馆墙壁上有这么一句话:你听见了,就可能忘记;你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你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比如教学“数一数”时,可以设计一幅田园风景画面,画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草坪上15只小白兔,8匹小马,12只小狗,5只小鸡,天上20只大雁,小河里7只鸭子。先让学生观察认识画面内容,再引导小组合作,数一数各种动物的只数,并进行分类统计,让学生在组内任意选两种进行比较,初步感知比较动物多少的方法。说一说哪些是在天上飞的,哪些是属于地上跑的,哪些是在水里游的。接着给学生图片,小棒等,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比一比,并联系实际说一说。这样的学习活动,能使静态的知识过程化,数学学习活动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大,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逐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2 增强课堂趣味性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还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教学“重量”的时候,我们老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我课前准备了一个苹果和一个乒乓球,让部分学生到讲台上来掂量掂量其重量,看看谁重谁轻。这样通过掂量来判断物体的轻重。这样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可以尝试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协同活动,让学生体会知识学习的趣味性。
3 生活实际相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在教学时就要将教学进行生活化,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情境,将数学的教学学习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鲜明特征,让学生学会用相关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数学这门学科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无处不透露着数学知识。比如,我们在学习了圆、角、分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这些钱币的面额,让学生学会认识。学习完之后,布置作业就是让学生回家在家长的陪同下到超市购物,并认识商品的价格和选择商品以及到收银台结账,这样就让学生充分认识钱币并使用钱币,这就是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同时《数学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比如说下周我们要去学校附近的公园游玩,孩子们最喜欢在公园里乘坐游船,我就出了这样一道现实生活数学题目:现在我们全班26个小同学乘船,每一艘船可乘4人,我们需要几艘船呢?这个问题一出来同学们都在认真算,需要几艘船?有的学生说需要6艘,有的学生说需要7艘,有的学生坚持说需要6艘就够了,多了2个学生挤一下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说不能挤……。面对这个看似有争论的问题我只好先让学生平静下来之后再给学生讲到:“每船乘坐4人,其实是需要7艘船,为什么呢?需要6艘船还剩下2人是不能挤的。为什么不能挤呢?这是安全问题,关系到这2个学生的生命安全,既然每船只能乘坐4人,那就是不能超载,超载是不安全的,容易出安全事故,万一出了安全谁担责,孩子掉在水里,一幅打湿了怎么办?问题严重万一出了生命问题谁负责?所以最终还是需要7艘船。”像这类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太多太多,我们老师何不信手拈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在新课改下我们数学老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将生活实践和课堂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作者单位: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