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生态模式下论非英专大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2019-09-10吴文琦
吴文琦
关键词 校企合作 生态模式 广东科技学院 非英语专业 职场英语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9.023
Key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co-mode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on-English majors; professional English applied ability
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东莞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心腹地,不仅是制造产业的佼佼者,也承接了内贸、外贸的大规模订单。作为东莞市应用型高校,广东科技学院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构建,更着眼学生的创业、就业发展。从广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看,在新型校企生态环境下,学生接受的英语培训与英语专业相比,不够系统深入,显现的英语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培养非英专大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促进产学研优化发展。在培养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教育生态环境,酌量校内外的教育生态资源投入与输出。
1创新校企合作生态,明晰职场英语应用标杆
教育部强调,校企合作是今后一个时期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我们应当下大工夫、也是必须下大工夫去探索和解决的难点。[1]教育生态学提出“政府、企业、学生是校企合作的共同体,是构成校企合作共赢的生态主体”。学校作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应主动营造和谐的校企生态环境,明确英语应用能力需求尺度。
首先,学校应创新校企合作路径,多层次全方位开展校企合作,树立行业英语应用能力标杆。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该校立足东莞工贸发展促进会与东莞冷链行业协会,创造性建设了“创新创业学院”、“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冷链产业学院”,业已形成独有的校企合作模式,致力于培养企业所需的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冷链运营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物联网工程、物流管理等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2019年校内举办了“名企进校园”、“大学生实训基地”等不同形式的企业宣传活动,使不同专业学生了解了相关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及素质要求,有利于督促非英专大学生审视自身英语水平,按行业标准督促自身英语学习,极大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但由于产业学院创建时间较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学校較难短时间内选购适合各个行业的职场英语用书,难以短时间内更新师资队伍,无法迅速培养最符合企业所需的行业英语专业化人才。
其次,学校应鼓校内多种多样的行业英语应用大赛,促进非英专大学生对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竞争意识与学习热情。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各类SYB大赛、以赛促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有较大提升。据统计,2019年间广东科技学院共举办4次校级乃至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但实际与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相关的仅有2场,且关联不大,仅在小范围内涉及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考量不同行业的职场应用能力需求,在不同学院开展针对不同专业的英语应用能力大赛,以促进学生对本专业、本行业英语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2创新课堂教学生态,融合行业专业特点与要求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企业优秀资源与高校教育资源生态融合的有效方式。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片面注重应试过级,较少关注职场应用,教育生态失 衡严重,有待重塑。校企生态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岗位需求,校企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坚持能力本位,强化师资建设,强调实践教学,突出岗位应用能力培养,积极构建基于校企生态模式的拓展性应用课堂 。[2]
首先,融合校企生态教育资源,优化课堂生态。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以课本知识传授为主,以提高四六级过级率为目标。殊不知,传统意义的英语听书读写训练已难以迎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作为以外贸产业为主的东莞市,应用型高校应该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细致分析不同产业需要的人才侧重怎样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课堂中,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企业需求为驱动力,多采用“混合式课堂”、“对分课堂”等教学方式。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广科的外语课堂鼓励互动式、学生主体式教学,积极构建“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但这种尝试并非普及性、强制性,因此实施过程范围较小,实施方法也不够完善。
其次,以职场为导向,开发除大学英语之外的拓展性课程。以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其大学英语教研室一直致力于探索除大学英语公共课程之外的拓展性课程,以适应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职场需求。现如今,已经成立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一系列课程,并成立了慕课研究小组。这些拓展课程必将弥补大学英语课型单一、讲授为主的现状,但其尚不能具体契合到具体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师资培养方面仍需加以探索。
最后,深化校企合作,打造教学名师。在校企合作生态模式下,教师必须要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较强的教学模式创新能力、熟练的教学能力、丰富的工作岗位阅历和语言应用能力,才能向企业输入合格的人才。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每年广科都会选派一批青年教师与学生一起共赴校企合作企业。2019年7月至8月期间,共有25名外国语学院教师赶赴东莞、深圳的校企合作企业,与“广东科技学院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东莞外贸创新班”的学生一起实习。这一实践过程将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性、职业性发展,为校企合作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广东科技学院也聘请了一批优秀企业人才作为不同专业的兼职教师,以充实“双师双能”队伍。总而言之,产学研是动态合作与探索动态生态过程,需要各生态因子的积极互动。 [3]
3 创新学生生态化实践意识,鼓励多方位探索
学生在校企生态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既是人才培养的对象,也是人才输出的对象。在校企合作生态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践。
首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与英语相关的实训课程。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部分专业目前已经开设符合本专业需求的课程,如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英语”、国贸专业的“国际商务英语模拟谈判”等。这些实训课程通常是由各专业教师自行承担,实训时数较少,专业性较欠缺。如何促进英语专业教师与其它专业教师的协同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要鼓励学生牢牢把握企业实习和锻炼的机会,主动在岗位中锻炼行业英语的职场应用能力。只有参与到企业具体岗位,才能对企业英语相关工作有所了解,有所掌握。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各学院业已成立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模式,鼓励学生去企业实践。学生在冷链、外贸、计算机、汽车等行业的具体岗位上接触到的行业英语,在相关展位上接触的英语实际交流,能有效促进、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酌量学生英语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各环节。校企合作,是一个动态的生态过程,鼓励学生全方位参与校企考察、校企选择、教师评估、教材编写、实践模式、实践评价,有利于考察学生的需求层次,有利于改进校企合作模式与教学模式,促进校企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以广东科技学院为例,该校不断举办校企合作讲座、学生座谈会、教学评估会,充分考察学生意见与建议,鼓励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展示出了对行业术语翻译、行业口语交流、行业听力理解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础上,学校开设了相关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4 结束语
学校不断吸纳企业因素,融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双师双能型”高素质教师。企业不断参与高校教学、实践过程,有利于促進学校输出符合其需求的人才力量。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全过程,有利于促进校企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产学研的合作绝非一朝一夕,校企合作生态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方能培养出既具有高校的“学院气质”,又具有企业的“实干精神”,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4]
项目名称:广东科技学院人文社科类青年项目“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现状调查与实践探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KY-2017KYQN-13
参考文献
[1] 周群.“多元共生、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基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J].职业时空,2012(9).
[2] 李泽举.大学英语教学育人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基于校企利益共同体[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5).
[3] 王夷平,王冰.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构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2).
[4] 康琴.校企合作下高校英语教学的创新思路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