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李君梅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6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李君梅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紧跟形势变化、理论变化、学生思想变化、针对性更强,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课程,对引导青少年适应新形势、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初中阶段几种常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生是充满时代朝气的群体,一方面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另一方面,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爱发表不同意见、活泼好动的一面。教师如果不了解其心理特点,对他们另类的表现置之不理,学生的逆反心理可能就由此引发。为此,教师应巧妙设置话题,引导学生进行畅所欲言。互动提问式教学法可以在课堂上使用,让学生们带着疑问进行学习。互动式提问教学可以由一问多答、一讲多练的形式展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互动式教学策略,本文还列举了几种高效的关于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教学策略。

(一)设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话题

设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问题是最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兴趣和生活相关的话题。例如:教师在讲授《道德与法制》课程的第一章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准备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的生命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学生的热情往往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针对具体问题学生各抒己见,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会感觉意犹未尽。这时的课堂不再是教师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课堂教学的延续。

(二)创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

情景再现是指把某种社会环境或生活环境通过“剪辑”、“復制”或再创造后搬进课堂,诉诸学生的视觉,从而给学生以道德感召。它主要通过视频、挂图、投影、等直观形象教具和进行小品表演等方式来实现。教师适的使用视频等直观形象教具能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有利于陶冶情操、明确道理、形成观念。并能让同学们在身心放松的同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让学生扮演角色,再现某个情景,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喜欢看,而且乐意做。例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生命可以永恒吗》时,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图片和提示,车轮战的方式原地即兴表演,动作形式不限,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一下子就能够感受到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我们自己的幸运。小品表演要求主题明确,小品演员具有丰富的表演能力,其形式活泼,引人入胜,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

以学生生活为背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结合课本选取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更亲切、更真实,让学生学有所想、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例如:在学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深深浅浅话友谊》这一章内容时,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首歌曲“友谊天长地久”一下子就让学生明白我们这节课要上的主题是什么。在课上进行教师的讲解后,学生明白了友谊是讲究原则的,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像这样把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诉诸学生的视觉,寓意深刻的事件,幽默典型的人物,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他们在情境中明理,并在情境中自觉导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性较强且寓意深刻的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三)举例说明道德与法制的实际应用

在讲到《以礼待人》这章内容时,结合青少年学生常为一些小事争吵,甚至打架斗殴,不懂得讲文明礼貌。教师可以讲授“程门立雪”的故事:“杨时时北宋时期的哲学家,他好学上进,专心于专研理学。他到陈颐处求学时,已在仕途和学问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但是他还是恭候闭目养神的陈颐,表现出他态上彬彬有礼。”学生听了这故事后,他们明白,做文明有礼的人,待人接物妖态度好、用语文明。故事富有教育意义且有趣,在快乐的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品质、思想道德得到了提升。

对课本中涉及人物或人际关系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体验法来教学,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去体验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培育践行正确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重视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推进学生间互动、推动学习方式转变,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借助体验式教学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J].胡轶.高考.2018(33).

[2]浅析开卷考试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策[J].薛霞.名家名作.2018(07).

[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开放性教学的有效方法研究[J].刘晶淼.祖国.2018(17).

[4]在学科素养指向下的“以考促学”[J].陈福山.中学历史教学.2016(12).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