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方法思考
2019-09-10陈银州
陈银州
【摘 要】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才是关键。笔者认为,在此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认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理念,并意识到自身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即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程改革 教学现状 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3.077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的遵循素质教育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创新教学的方式,革新教学的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以及心理的认知水平,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程的改革,从而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提问方式存在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点、公式的灵活运用。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提问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数学的思维意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然而,目前的许多高中数学教育还是以教师讲课,学生不断的进行题海战术的过程,教学内容不够新颖,更没有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有些数学教师的问题设置方式不够合理,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得不到锻炼,不会用数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二)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课堂的练习时间较少
新课程改革主张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教师起辅助引导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开展民主和谐的新型教学课堂。然而许多的高中数学教师还是以重点讲述数学公式和讲解习题为主,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述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获得足够的时间进行计算能力的训练,对数学难题的思考和分析的时间不够,因而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无法有效的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下改善高中数学教学现状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教学的方式
由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确立学生的课堂的主体地位,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展开,依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创新教学的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师能够成功地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营造良好的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完成有效的教學活动.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及时的指导,从而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充分探索学生的具体学习的情况以及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式,结合教材内容将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够在小组的学习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习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产生的数学想法、数学观念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倾听他人的观点,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数学观念,从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同时教师应对小组合作探讨的问题进行精心的设计,避免出现探索的内容难度不适宜,从而打击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进行科学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学习的信心,对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地提出表扬,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对学习方法不当的学生,教师应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规范学习的行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教材编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积累程度,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高中数学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工作方向对课前设计进行优化。同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变革自身的教学思想,融合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落实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个章节都有相应的重、难点知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来巩固章节的重点知识。教师按照教学内容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以趣味性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观察并总结,通过想象的方式表达数学知识,并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另外,通过画知识结构图的方式学习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想法以图画的方式直观表达出来,将所学知识变成一幅知识网络图表,进而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成立学习小组,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高中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将班级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然后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能力的小组分别布置不同的作业,从而有效的提升每一位同学对数学基本知识的运用技能。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成立学习小组,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的氛围,让学生通过交流互动,自觉主动的发现问题,锻炼学生自主进行有条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让学生来讲解解题思路,可以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正确认识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与探索;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应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通过正确认识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对数学教学工作进行规划,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刘佛连.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
[2]郑珺影.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不等式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08(40).
[3]王进.论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4).
[4]吴静宇.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