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2019-09-10杨静

南北桥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杨静

【摘    要】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并且其分值比重会随着学生受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到高中阶段写作占据了语文学科考试分值的三分之一还多。所以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整体成绩。而本文中我就针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8.188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日常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而对于系统性的学校教育来说,语言部分的教学涉及甚少,因为处于汉语大环境下,学生在汉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和天赋,所以语言教学基本就集中于字词的识记方面,只要学生有基础的记忆能力,加上不断地重复就能够较好的完成这一部分的知识学习。所以毋庸置疑,文学是我国各阶段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并且相对于语言来说,文学的学习难度高了不止一个层次,因为文学是以汉语为载体的内容阐述和主观性情感表达,文学教学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理解和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属于感性思维的部分,没有既定的公式和规律,仅仅是需要学生感性思维做铺垫,而教师能够做的是感性思维的引发和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总之,感性思维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且容易不显山不露水,厚积薄发的过程。而本文中我们所探究的写作教学就属于语文文学部分教学的一个重点分类。

从人的整体思维培养来说,我们需要感性和理性思维并重,感性培养的是学生的共情能力,即我们所讲的情商;而理性思维培养的是我们的客观分析问题能力,即逻辑思维。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从生理方面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个体,所以更加需要理性和感性思维走向成熟,而语文的文学部分就是感性思维培养的最佳途径。并且因为在義务教育阶段学生对于基础的语言学习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并且具备一定的感性思维能力,而高中阶段的文学教学就注重感性思维的深入挖掘和启发。而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文学素养和感性思维培育的主要承载形式,阅读注重于学生情感体悟能力的培养,而写作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输出能力。那么本文中我们就聚焦于写作教学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写作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一、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表达意识

在以往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给学生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直接进行写作,要么仅仅是教授完写作技巧之后让学生自己写作,要么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直接完成写作任务。久而久之写作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单纯的完任务,没有乐趣性,想象力和联想力都得不到发挥,进而逐步没有了表达欲望。那么新时期的写作教学中我们要重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首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课堂转化为“故事场”,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先进行口头的表达和交流。因为对写作来说,需要学生有感而发,而感受最深刻的事情或者理论往往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通过开启课堂交流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口头表达过程中感受到其他学生的倾听反馈,并且在口头表达过程中,学生也能够重新整理表达思路,为接下来将内容落实到书面上奠定了基础。总之,通过口头讲述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课堂的活跃性和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感。

其次,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平等交流的理念来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情感表达,给予学生思维的自由。因为对于高中生来说,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维和人格,所以在观点和事情的看法等方面各有不同,只要符合主流价值观思想的大方向,在个人情感表达方面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从而让学生在写作课堂上敢于表达、愿意表达。

二、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写作的过程就是学生技巧性运用语言体现汉语之美的过程,也是学生将情感赋予文字表达内心的过程。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学生对汉语的运用能力来塑造学生的文学素养。

首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因为写作过程中学生对事件的描述,对于情感的表达都是以文字为依托。而文字本身是没有情感和温度的,需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创建语境,进行合理的排列组合来体现语言的美。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字词尤其是成语的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汉语运用方面的情感融合,塑造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

其次,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学积累。对于高中生来说,思维相对进入成熟阶段,所以在事关情感表达的写作方面已经具备了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师,我们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能够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地丰富其汉语的储备,多渠道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从而在写作教学中做到学以致用,甚至是实现自己的语言艺术性、创造性表达。

三、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高中生在写作方面缺乏真实的情感表达,基本都是在掌握技巧的同时,针对考试进行机械化写作。当然这一方面不可避免的是由高考制度的限制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生确实缺乏基础的情感表达能力。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着重于启发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多愁善感”的能力。

首先,我一直认为文学的各个部分具有相辅相成性,尤其是阅读和写作方面,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较弱,其根源在于情感体悟能力也相对低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实现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组合,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尤其是课文解读过程中多问学生几个什么:文章写了什么?人物特点是什么?表达情感是什么?……通过这些启发性的问题增加学生的情感敏锐度,进而应用于学生写作方面,促进学生感性的表达。

其次,写作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表达的习惯。对于高中生来说,已经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情感表达和单纯地语言表达不同,需要学生加入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载体,让学生进行作文练习,就写最简单的、学生最熟悉的人和事,从而现实中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加入真情实感,然后再一步步实现从现实到想象的升华,逐步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写作在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而对于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来说,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给学生基本的写作技巧,更要倾向于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和情感融入语言的能力。先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有感而发,真情实感的表达,才能进一步从语言审美、情感表达方面进行升华,切实增加学生作文的艺术性、文学性。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