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存问题及建议

2019-09-10于海峰

环球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技术

于海峰

摘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故而需对其进行优化,以便改善当前管理现状。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存问题,并通过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管理、加大居民健康档案宣传力度、注重居民健康档案隐私保护等建议,从而有效提升管理质量。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技术

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了居民从生到死的所有健康信息。虽然目前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己逐渐趋于正规化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些许亟待改进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应深刻认识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管理问题,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存问题

(一)信息采集不严谨

居民健康档案中主要记录了居民基本信息及重大疾病诊疗记录、体检报告、用药情况等。它能为卫生医疗机构提供重要的健康信息,以便更加直观的了解居民身体健康状况。然而当前在建档期间居民健康信息的采集并不严谨且真实性不高,甚至有部分居民对于健康的概念有所误解,从而影响了居民健康信息的实际采集质量。

(二)档案资源无法共享

信息化时代实现了资源的实时共享。而就当前农村等偏远地区居民健康信息档案的管理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信息化系统不完善或者相关信息化软件安装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极大程度上对居民健康信息等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故而要想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就需要尽快实现全覆盖的资源共享。

(三)居民认知度不高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居民认知度不高,常导致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比如在管理老年健康档案时,缺乏相应的宣传活动,造成部分人群出现讳疾忌医等现象,甚至刻意回避健康调查、隐瞒病情,从而不利于居民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

(四)档案隐私保护不足

居民健康档案中涵盖了居民详细的诊疗信息及健康状况,并且包含生理等方面比较敏感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严重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所以,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务必重点保护档案的安全,以免对管理工作带来阻力。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解決建议

(一)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体系

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以此为卫生医疗行业提供重要保障。

首先,管理人员需对纸质档案内容进行规范,针对不便外出诊疗的居民需为其安排上门问诊服务,并确保记录细致,而且还应当在居民核实后在记录内容上签名,以此增加信息采集的准确度。

其次,在档案整理阶段,可采用分类存放的方式让档案信息记录的更加完整。包括门诊病历、用药信息等,都需要按照信息录入、文字扫描、影像拍摄的流程进行操作。同时还需根据档案具体内容及时了解居民健康状况,以免耽误居民病情。

最后,可根据每个卫生机构的实际情况建立电子档案系统,并对需要重点管理的档案如老幼病孕等设置独立的健康档案管理模块,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管理作用。比如对于孕妇的健康档案,可定期对其进行探访,并关注孕妇身体的健康状况及日常孕检结果,进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让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逐渐走向专业化、人性化进程。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管理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就应适当引入信息技术,从而改善管理效率。具体方法如下:

(1)强化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性能。当前已经有许多卫生服务机构应用了新型管理系统,但在功能开发方面仍需加强。其中需注重系统信息汇总功能,可根据采集的健康信息绘制具有参考价值的健康图表,以便达到有效分析病因的目的。又或者实现远程诊疗,让不便出门的居民也能及时享受到问诊服务,进而增加居民满意度,让档案管理更加便捷。

(2)加快信息技术融入进程,在应用数字化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卫生服务机构中需要制定详细的管理准则,并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进行培训,必要时可外聘专业人员来此指导,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居民健康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进程,让信息技术得到有效的融入[1]。

(三)加大居民健康档案宣传力度

为了保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取得更高效的管理质量,需全面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需要根据新时代特色在微博、微信、网站等载体上刊登有关健康档案的宣传内容,以此引起居民的注意力,帮助居民消除对健康档案的抵触情绪。

其次,由于每个居民都具有不同的个体特征,故而需要实施分类宣传手段。尤其对于老年人,他们的行动不便且理解力不高,需及时安排医生义工等人员上门进行医疗知识及健康档案的普及,引导其积极参与到建档活动中。

最后,需培养居民形成“小病小治、大病大治”的观念,让其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同时卫生服务机构也可同大型医院实行合作机制,以此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对接管理[2]。

(四)注重居民健康档案隐私保护

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需格外注重档案信息的隐私保护,一般常采用以下方法:

(1)在档案使用阶段,需要居民在就诊时出示相关信息卡,并在导诊人员的指示下准确调取居民健康档案,这样可增加医生诊疗准确度,从而为居民有针对性的提供医疗服务。同时,待居民就诊结束后,需要根据此次就诊信息对档案进行实时更新,确保后期诊疗不受到影响。

(2)灵活利用英文缩写,在居民健康档案中,由于部分疾病较为隐晦,居民比较看重这方面的隐私。所以,可借用英文缩写代替汉字描述。如慢性前列腺炎,可用“CP”代替,从而给予居民充分的尊重,让其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享受隐私保护权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需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这样才能进一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另外,为了突出居民健康档案的指示与参考作用,既要重点保护档案信息的隐私性,又要注重信息采集的真实性,由此为卫生医疗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 (51):174-175

[2]陆俪平,王智慧,云志中.内蒙古人民医院医联体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档案,2019 (06):62-63.

猜你喜欢

档案管理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