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力推进业财融合,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

2019-09-10陈静

环球市场 2019年33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精细化管理

陈静

摘要:近年来,随着排灌站行业管理的不断规范化发展,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如何有效推进排灌站业务与站内财务管理的更好融合,实现排灌站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排灌站项目的管控水准,是当前排灌站提高综合管理的主要抓手。基于此,本文从当前排灌站业务与财务融合所面临的现状着手,提出了推进业财融合,实现排灌站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举措,以飨同行。

关键词:业财融合;排灌站项目;精细化管理

一、排灌站业财融合所面临的现状

目前,排灌站内财务在深入到各部门业务的同时也逐步向提供服务转变。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是新形势下排灌站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主要呈现以下现状。一是,业务与财务的融合程度不到位。在当前,财务部门对于业务部门的流程相对生疏,财务部门主要从财务的监督和控制职能角度出发,对排灌站内的成本费用进行管控,难以在业务的提升上提供有针对的建设性意见。二是,业务与财务的目标难以统筹推进。业务部门主要关注的是业务的开展情况,财务在对整体的资金进行控制的同时,更多关注的是排灌站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由此也使得业务与财务由于思维角度的不同难以统筹进行推进。三是,业务与财务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当前,排灌站项目业务的开展需要站内的各项数据及财务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由于站内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导致站内的财务信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使站内业务开展与财务的融合度难以形成共鸣。

二、大力推进排灌站业财融合的路径举措

(一)构建业财融合的全面预算体系

排灌站内的全面预算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将行政办公管理与专业性的财务管理手段进行融合,通过宏观统筹与整合作用实现站内职能部门的优化,推动各部门的职能交叉配合,实现不同部门、不同职责及不同业务的资源整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在投标环节的项目精细化预算。排灌站在进行项目招标前,应首先对招标项目进行实地勘测,对标的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而结合招标项目的施工要求,结合施工单位资质状况和实际施工能力编制招标文件,从而规避低价中标情况下的资金及成本风险。二是,对施工环节拟投入成本的全面预算。当确定中标单位时,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指标。同时,结合施工单位主材采购及工程拟投入的人、机、料的情况,对各个环节的资金流进行合理预算。三是,项目经营过程的预算管控。要根据排灌站项目的整体情况,对排灌站项目的整体运营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然后依据预算数据制定拟投入的目标成本,并制定项目成本台账。同时,通过站内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进行全过程把控,严防预算的成本与施工实际成本相差过大,并提前做好预算成本偏差的纠偏预案。

(二)构建业财融合的全面管控体系

一是,注重从管理层面加强融合管控。排灌站项目的人员要树立全员精细化管控意识,项目各个部门及人员要积极配合做好项目的财务与业务融合推进工作。同时,在项目严格推行落实预算管控的考核体系,使预算执行情况与项目业务推进情况进行挂钩,使业务执行与财务预算执行同步推进,进而促进财务管理与项目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二是,注重从成本管理方面推进业财融合。成本管理包括排灌站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也是财务与业务融合的桥梁与纽带。其中,项目的业务成本管控与财务息息相关,成本的控制也是提升排灌站项目管理的主要抓手。因此,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去推进业财融合是当前提升项目管理的主要途径之一。三是,注重从项目资金管理方面推进业财融合。从项目资金管理推进业财融合主要表现在项目资金收支预算及项目资金分配方面。首先,在项目资金收支预算方面:要在科学合理分析当前资金效率存量模型,并在浦足项目资金运营的基础上,规避资金层面风险,提高项目资金的效能,保障业务的正常开展。同时,实现项目财务与业务的联动机制,针对业务的某项资金需求,财务部门进行统筹把关,通过不断加强业务的风险规避能力,来解决排灌站内项目财务与业务执行不规范的问题。其次,在项目资金的拨付方面:排灌站要统筹合理的对项目资金进行調配,充分盘活项目存量资金,促使资金效益实现最大化。与此同时,各项目也要强化资金收支的管控,改进项目资金流的预算管理,确保项目资金拨付的合理化。对于业务开展紧急需要的资金,财务要做好资金的统筹调度,以满足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从而不断提高资金的预备支付能力。

(三)构建业财融合的管控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业务的推进需要财务部门的监督,尤其需要跟进财务完善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例如,项目方案的制定、预计资金拨付等都需要财务部门的参与与监督。而通过财务融入业务工作,可以依托财务的数据分析,对业务的推进提出具备较高可行性的合理化建议。同时,也要注重预算资源的分配机制,在业务费用的预算方面,财务人员唯有深入了解业务各个环节的具体流程,才能制定周密的财务费用预算。二是,注重技术保障机制。要想深入项目实现精细化管理,就要学会灵活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依据各业务的开展情况,把业务与财务进行深度融合。同时,相应财务及业务部门须灵活运用当前各种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进而在依托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业务创新与财务工作的提升。三是,健全人员保障机制。人员保障的重点在于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的相互融合,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应转变传统财务思维模式,及时对相关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并逐步由单纯的财务核算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变。而业务人员则应将业务开展数据信息及时反馈到财务人员,以便财务部门进行数据的统筹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进而推进排灌站项目业务的有序开展。

三、结语

随着排灌站行业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多变性,在当下低价中标的现行机制下,多举措推进业财的深度融合,实现排灌站项目的精细化管控,提升排灌站项目的综合管控水平,是当前排灌站项目各项管理工作推进的重中之重。对此,排灌站务须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业财融合,并通过全员参与、部门协作,不断提升排灌站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为排灌站的更好发展助力前行。

参考文献:

[1]赵伯廷,唐旭彬,殷西兰等.业财融合助推施工项目精细化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5(9):58-59

[2]陈志.基于业财融合视角的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建筑业企业为例[J]商业会计,2019(7):4-7.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精细化管理
大数据对财务分析工作的影响和对策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工业4.0下的业务与财务融合模式探索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