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银行成本费用管理

2019-09-10马瑶

环球市场 2019年34期
关键词:成本费用费用经营

马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式变化,国家对银行金融体系改革逐渐深入,银行作用扩大,性质改变,经营模式逐渐向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拥有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特点,但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外部经营环境不理想,银行成本呈大幅度上升形态,成本变动的前提下,利润水平开始下降甚至亏损,因此,成本费用的管理日渐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保持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银行成本费用的概念

银行费用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通过对成本费用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等过程来减少成本费用,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水平,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节省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总起来讲,银行业务的成本费用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折旧及摊销成本。商业银行的营业机构与网点都会有相同的固定需求,比如营业用房、运输车辆、办公室机具等等,一系列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固定资产投入,这部分投入将通过分期的方式折旧,成为银行成本。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发展方向变化,房屋租金等价格曰益上涨,各行对其形象建设的日益重视及规范,商业银行各营业网点所需的装修费用大幅度上升,可能存在超出银行预算或占过多成本,这类银行成本以资产摊销的方式按年度分期摊入经营成本之中。

(二)生产经营活动的消耗。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不仅仅依靠固定资产的投入,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易耗品。鼠标键盘等计算机配件、粉盒硒鼓等耗材、纸笔等办公文具、凭证合同等办公印刷品及其余的服务用品、劳保用品等等构成了银行经营成本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银行逐渐电子化,纸墨消耗不断上升,如后台部门会计单据的打印等。

(三)人工成本。尽管计算机已有相当程度的普及,但由于银行网点众多并且智能化设备普及不足,商业银行人力投入并未降低。在该前提情况下,人力资源方面的投入增加,使得人员薪酬,福利以及多方面管理费用增加,银行所消耗的固定人员费用使总成本压力增加。

(四)公用事业费用。银行的运营除了固定费用或人员费用外,银行人需要支付一大笔公用事业费用,其中主要部分包括:水费、电费、邮政电信费用、取暖降温费用以及涉及银行自身安全保卫等一系列费用种类。

(五)营销成本。营销成本是指流通领域为推销产品而发生的各项成本。银行服务大多是一种没有实际形态的“产品”,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形式,银行服务既要成为社会公众所能接受的一种“产品”又要成为为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产品”,为达到该种预期,银行服务也需要宣传,目前国内银行业发展迅速,城市商业银行等多种形式的银行机构在国内形成竞争模式,由此,商业银行逐渐开始“自我宣传”,进而形成了银行营销费用,且由于商业银行间竞争的不断加强,营销成本投入势必增加。

(六)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过去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因经营状况的变化而不再适用所带来的成本。例如,因营业地点搬迁,变卖原营业用房的收入不足以弥补未提足折旧的差额成本。

(七)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构成真实的成本支出,不在任何会汁账户中登记。它是指为开办一项业务而牺牲的开办另一项业务的成本代价。

二、银行费用控制基础

银行费用控制,是指在不影响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对商业银行的费用支出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利润最大化,通常,银行进行商业管理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成本预算控制、费用审批、绩效考核、优化业务流程等手段。银行成本的产生是伴随银行的各项业务,因此,成本费用的控制不仅仅是银行内部财务部门的控制与管理,因深入到前台各业务条线,从根本上对成本费用进行管理和控制。

三、目前商业银行费用控制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绩效考核中缺乏成本费用控制理念。目前多数商业银行机构的绩效考核指标对营业费用控制关注不够,成本控制考核仅体现在财务人员考核上,成本控制考核对实际业务人员及部门控制不严。

(二)业务费用管理粗放导致财务核算失实。根据现有银行对外披露资料,可以得知,仍有部分商业银行在对自身的成本费用管理上将业务费用、工资奖金与考核指标直接挂钩,容易在实践中演变成简单的“费用包干制”,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还有一些银行机构采取现金奖励、赠送高档物品报销费用等手段变相提高存款利率争揽存款。

(三)费用预算及费用控制均缺乏对费用实质性把握。根据目前商业银行所表现出来的信息,银行对报表揭示的信息投入了过多的精力,银行对成本费用的分析更多的是注重于各费用科目的均衡及同比变化情况,未根据银行实际运行情况以及成本费用在社会经济变化的情况下产生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难以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四)财务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须待完善。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从内部来看,成本费用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体现了一个银行整个经营管理细节方面的工作是否到位,其最终结果还会影响经营成果的体现、战略决策的制定等。从外部来看,通过各项固定资产投入和银行对外宣传等影响社会公众对银行的可信度。如何提升商业银行成本费用己然成为目前银行迫切需要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之一。

(五)缺乏同业的比较、学习的途径。应充分学习各类成熟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行业颁布的各类银行成本管理办法等,通过与同业的比较才能够分析出费用投入的总额和结构是否合理。

四、费用控制思路与方法选择

(一)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资源应用为银行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同时也对银行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有效管理和使用成本数据资源,有助于银行业务结构的拓展、盈利能力的增强、经营效益的提升。财经制度不断完善强化,在“反商业贿赂”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上,加强了稽核和审查力度,逐步规范财务支出。因此商业银行在费用控制上要立足于银行整体业务架构,应覆盖所有经营范围内的相关业务。

(二)树立成本费用控制理念,完善成本费用考核。对银行现有的营业费用支出制度进行完善,建立以资本约束、成本费用控制、资产质量为核心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组织向多层次受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成本控制宣贯工作,不仅要将成本预算对各业务条线进行培训,更要宣贯银行成本费用控制理念的重要性,促进全行工作人员对成本费用控制理念的价值认同。

(三)有限审核成本。即满足现阶段业务需求的情况下,对银行成本费用进行有限审核,根据费用具体的使用情况、性质、成本动因、支出形式等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层面上进行控制杜绝浪费现象,以低成本、高效率、直接的办法实现基层单位的费用目标。

(四)强化预算与过程管理,控制业务及管理费用,将业务费用区分项目费用与日常费用,以商业银行实际业务为导向,充分调研、掌握各类业务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易耗品和固定投入等,基于实际情况制定财务预算,并分阶段推进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涉及到银行多个层面,应通过建立组织构架,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及内设部门的职责要求,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制度、流程、方法,确保成本费用统一管理、高效运行。从管理层高度重视,给予成本预算部门足够的支持,从各条线部门到具体业务人员尽职负责、全力配合,只有通过全员参与,上下齐心才能对成本费用管理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五)加强资产管理控制资本性支出与固定费用。未形成长期有效的成本费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机制,存在成本监测范围覆盖面不全,银行要在加强显性费用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隐性费用的控制。

(六)优化财务核算系统,传统银行缺乏有效的成本监控手段,基础成本费用信息录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监控,搭建一个良好的财务控制信息平台,成本费用涉及范围广,要立足于银行整体业务架构,应覆盖所有經营范围内的相关业务,进一步优化财务核算系统,充分遵循国内其他多家银行财务核算模式,在采纳相关标准基础上,结合本行实际情况优化财务核算系统。

猜你喜欢

成本费用费用经营
雷人画语
国际奥委会将承担8亿美元东京奥运延期费用
制造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措施之探讨
地勘单位成本费用控制浅析
中国经济换挡对企业成本费用粘性的影响
黑色星期五:英国零售商面临巨额退货费用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