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研究

2019-09-10朱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

朱冰

[摘 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需要有效化解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当下,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表现为信仰摇摆、信仰缺失、信仰迷失或信仰置换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党员个体信仰对党的共同信仰的冲击、世俗性信仰对超越性信仰的冲击、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有神论信仰对无神论信仰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机制不完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先进性的影响。化解部分党员干部的信仰危机,要以系统化的解决思路,通过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注重信仰的制度激励、培育精神共同体意识以及构筑希望前景等,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守好共产党人价值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冲击;共产党人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9)06-0038-06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一要求体现了我们党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价值观,一般认为是主體对客体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立场与态度的总和。价值观属于评价性判断,主要由信念、信仰与理想构成,[1]其中,信仰高于信念,支配着理想的选择与确立,在价值观中发挥着支柱与灵魂的作用。一般来说,信仰体现为个体或群体的终极关怀,而“终极”则具有四种含义:一是指生命的最后时刻与死后的时间;二是指人生最为根本和最为重要的某种价值或目的;三是指上升到哲学思维的世界和事物的历时态的最原始的“始基”和最终的“归宿”;四是世界与事物共时态的最深刻的唯一的“本质”。[2]本文所谈的信仰,主要指第二种含义,即指最高的意义与最重要的价值。

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从信仰上看,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从理想信念上看,体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追求与必然实现的信念。马克思主义信仰统摄、影响了理想的选择与信念的坚定,成为共产党员能否坚守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关键。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摇摆。当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生发展、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价值时,党员干部往往对之深信不疑、信仰坚定。当感觉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生发展、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丧失指导价值时或者人生以及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受挫时,一些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变得动摇不定。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一些党员干部所体现出来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表明一些党员干部信仰的虚无化、精神的空虚化。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迷失。马克思主义信仰迷失表明马克思主义最高价值追求目标的迷失,在奔向理想信仰的征途中偏离了原初的方向与轨道或者主要奋斗目标被次要奋斗目标所取代、所诱导,出现了管理学中所说的“目标置换”现象。四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置换。马克思主义信仰置换通常是一种自觉意义上的置换,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被其他非马克思主义信仰或反马克思主义信仰所替代。当前,一些党员干部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不过是表明他们精神深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怀疑乃至否定,或者对其他信仰产生了好感、向往乃至认同。

如何认识一些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态度。信仰属于社会意识范畴,主体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我们只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视角观察一些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发生,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把握。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作为社会现实,无疑是最重要、最明显的社会存在,当然,它属于动态性的社会存在。这样一个动态性的社会存在体现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体现为计划经济体制向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体现为同质化社会向异质化社会的转变过程;体现为神圣社会向世俗社会转变的过程;体现为单一的思想文化社会向思想文化多样化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与曾经的社会格局、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相一致的状态,日益被打破,出现了不同信仰之间的冲突、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冲突以及信仰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导致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因此,只有认真考察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相关的各种冲突,我们才能找到化解信仰危机的有效路径,重建这些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二、信仰冲击:共产党人价值观面临的挑战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产生信仰动摇、信仰缺失、信仰迷失或信仰置换,主要是由下列一些原因引起的。

(一)党的共同信仰面临党员个体信仰的冲击

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因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必然体现为党的共同信仰,同时,又应该成为党员个体的信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和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高度集中的政治社会体制影响的社会主义建设年代,党员干部的集体意识非常强,个体意识比较弱,因而党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也自然容易化为每个党员的信仰,全体党员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目标上同心同向也很容易实现,全党也呈现为高度集中统一、高度一致的政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向,推动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迁,个体化日益增强,个体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逐步确立,从而产生了基于个体价值需要的个体信仰,价值观趋于多元化。随着个体信仰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面对多样化的信仰,矛盾就有可能产生了。当党的共同信仰与党员的个体信仰内在一致时,党员并不会因为个体信仰的存在影响对共同信仰的坚守与信念;但是,当二者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冲突乃至对立的时候,矛盾就会产生,党员个体可能采取冷漠、消极乃至排斥的态度对待共同信仰的价值要求。

(二)超越性信仰面临世俗性信仰的冲击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超越性价值与意义的追求与向往,彰显了精神性需要,体现了对人类发展命运的终极关切,因而具有神圣性。神圣信仰,意味着信仰的对象之于信仰者而言,具有最高的价值和绝对的命令感,信仰者往往以纯义务和使命感的姿态看待信仰的要求。从历史来看,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年代,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党的信仰,内在渗透着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广大党员也具有彻底的忠诚、奉献、牺牲精神,讲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注重奉献、不讲索取,处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党的信仰的神圣性。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大发展,消解了一些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神圣性,催生了以自我为中心,以发财致富为重要内容,以注重享受为价值目标的世俗信仰。由于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工具理性的膨胀、消费主义的强大影响以及制度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一些党员干部的世俗信仰日益扩张,促使对物质价值以及个体利益的重视往往高于对精神价值及国家、社会利益的重视,甚至出现不要精神只要物质、只有自我没有集体、注重索取不讲奉献的思想观念。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

作為最高层次的精神意识,信仰是一种世界观、历史观,也是一种方法论,体现了对世界生成、社会发展的主观认知并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个重要不同,就在于世界观、历史观与方法论的不同。在当代中国,二者之间的冲突首先表现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上,表现在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问题上。解决这样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必须依靠自己的实践摸索,在前进的过程中自然难免会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矛盾与问题,会产生一些与价值预期不相符合的矛盾与问题,这为“左”派理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理论以及新儒学理论等政治思潮蔓延、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土壤。它们纷纷抛出自己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现代化的完美方案,争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以此影响、争取、俘获党员干部,一些党员干部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改变了自己的信仰。当前,一些党员干部表现出对“老路”“邪路”的向往,与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下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仰的怀疑、动摇无疑存在着内在的密切关系。其次表现在错误的社会思潮对一些党员干部的负面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包括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等,以及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此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四)无神论信仰面临有神论信仰的冲击

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着求神拜佛、迷信“大师”、信奉宗教的情形,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信仰要求,损害了党的形象。这些现象之所以产生,概括来看:一是获得精神慰藉的需要。一些党员干部通过不合理不合法的手段获得了物质财富,为了消除内心的紧张与不安,求神拜佛,渴望逃避法律的制裁,或为了攫取更大的权力,求得所谓高人的指点,实现内心的欲望。二是超理性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性与超理性的统一。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解的失误不在于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科学性,而在于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之于人的超越性价值与精神皈依的重要性,从而为具有超越性价值的宗教信仰的传播蔓延提供了机会。三是获得稳定预期的需要。作为理性的个体,把握未来,规划未来,获得稳定的预期感,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就会变得盲从乃至无所适从,往往导致心理的焦虑和不安。但是,由于一些地方部门干部选拔任用不规范、政治生态不健康,个体的有限理性以及客观外在的不确切,常使得个体无法把握未来。如此,有的党员干部往往倾向于寻找自认有无限能力的人,为自己指点迷津、明确方向。

(五)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性面临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机制不完善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党的信仰,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代表了中华民族与人类社会的根本利益和发展方向,值得广大党员为之奋斗。建党90多年来,在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顽强斗争中,在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艰辛探索中,在为世界和平、人类解放的不懈努力中,无数的共产党人为了这一高远的理想信仰不畏牺牲、顽强拼搏,彰显了党的信仰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但是,也要实事求是地看到,与党的信仰的先进性相比,党的信仰实现机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内民主不健全,存在家长制、一言堂的现象,党员无法讲真话、讲心里话,影响了党员权利的正确行使,挫伤了一些党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干部选拔、管理不完善,存在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渠道不够畅通的问题以及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导致干多干少一个样,甚至干事不如不干强,产生了一些懒、庸、闲、散的干部,影响了能干事、干成事者的精神状态;一些地方政绩考核的不科学,产生了一些弄虚作假的党员干部,影响了价值观、权力观、事业观的正确确立,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

三、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党人价值观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坚定全体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必须始终着力于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得以持续坚守的前提、基础。全党要确立高度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则与方法,又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姿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不断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3]。以更加体系性、科学性、针对性,更富有时代穿透力、前瞻力和预判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指导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不断化解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实践难题、思想问题和精神困惑,使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科学、有力的指导思想,始终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精神旗帜。

其次,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地呈现可验性和可证性,从而不断体现其现实层面的价值性。“信仰属于价值性判断,信仰的产生与坚定,主要不是取决于信仰对象的真实性而是取决于其对主体的效用性。”[4]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能够帮助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发挥工具性指导价值。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固然具有未来指向性,但不同于宗教信仰,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想的未来社会形态,又“是一种现实的运动”,既反映了人们的理想追求,又反映了人们的现实诉求。因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具备超越性特质的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可经验性、可证实性。这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前奏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构成,必须不断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主张和价值追求并不断地靠近,即必须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人的解放”以及“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优越性的不断呈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巩固的现实根基。

再次,要注重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终极关切,彰显信仰的超越性价值追求。馬克思主义信仰仅仅存在现实价值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终极关切,必须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超越性价值。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现实价值的外现,那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超越性价值的外现。这就要求在信仰层面实现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内在贯通、相互支撑。通常,我们把二者的关系视之为“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关系,认为经过最低纲领,可以实现最高纲领;同时我们又认为,最高纲领需要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无论如何努力,共产主义在生前将难以实现,在身后也享受不到努力的好处乃至未来共产主义实现的好处,那么,终极价值何在呢?对此,有学者认为,“从实有的共产主义运动向应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化,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历史过程。相对于人类整体生命的无限性来说,实现共产主义具有此岸性,相对于人类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来说,实现共产主义无疑具有彼岸性”,[5]即对于“大我”而言,共产主义具有此岸性,对于“小我”而言,共产主义具有彼岸性。问题是,不同于宗教信仰所具有的生前努力,死后进入天堂、天国或极乐世界的价值主张,这是对于个体而言不具备实现可能性的彼岸性,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个体的终极价值而言存在疑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使之具有宗教般的终极关怀,避免一些党员干部滑向有神论信仰,避免世俗信仰等非终极信仰的消极影响,一是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文化认同,增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确立正确的道德判断力与荣辱感,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借鉴、融合儒家优秀道德信仰的精髓,彰显“内在超越”。在迈向共产主义运动中注重追寻个体“精神不朽”的价值,而不是生命不朽或物质不朽的价值,变外在超越为内在超越,使“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小我”的精神永在;二是进行共产主义此岸性构建,即既把共产主义作为终极目标看待,又作为过程看待,强调每一步发展都在迈向共产主义,每一个发展成果都蕴含着共产主义的要素。由此,对于个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实现此岸性与彼岸性的内在贯通、实现个体的现实关切与终极关切,在满足个体理性需要的同时,满足超理性需要。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注重制度激励

信仰,就存在形态而言,有私人化的信仰和组织化的信仰。与私人化的个体信仰不同,党的信仰是一种组织化、制度化信仰,是一种需要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共同奋斗的信仰。这就要求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维护信仰、巩固信仰,激励更多的人接受信仰、认同信仰。历史与现实表明,相对于其他方式方法,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邓小平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6],点明了不同性质的制度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同时也暗含了好的制度所具有的制约与激励功能。这就意味着,一要通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信仰维护作用。制度,一般不会自动地产生信仰,但是,好的制度可以有效地呵护信仰。因为,制度规定了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违背了会怎样,等等,充分发挥制度的惩戒功能,可以有效防止有损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行为出现,让健全的制度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巩固与坚守营造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二要通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信仰激励作用。信仰,好比大树,只有不断为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源源不断地输入正能量,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发展壮大,否则,横加伤害,任意摧残,再强大的信仰也有可能轰然倒塌。因此,应充分发挥制度的促进、激励功能,建立健全党的理想信仰的共同分享、共同奋斗机制,使每个党员基于公平的制度平台获得个体的发展,在实现个体理想信仰的同时,共同实现党的理想信仰,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为此,要努力健全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度,营造愿干事者有平台、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的发展环境,实现制度建设与信仰坚守之间的良性互动。三要通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所提供的稳定预期作用。德才兼备、注重实绩,而不是其他别的条件、因素,是党选人用人的原则。要遵循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根本原则,形成充满活力、公道正派的选人用人机制,把这项原则切实地贯穿到制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去,贯穿到选人用人的各项机制中去,通过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这一原则、制度、机制对党员干部价值观念与行为的感召作用、引领作用、支配作用,为党员干部指明奋斗的方向、努力的目标,提供明确的预期。

(三)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建构精神共同体

信仰意味着精神家园,而党这一共同体则是党员精神家园的坚实依托。党,作为共同体,是人为努力建构的共同体,是以现代社会政党组织为基础的精神共同体,“所谓精神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信仰、共同价值追求的人们为了满足主体心理、情感、意志等精神方面的需要所结合起来的共同体”[7]。因此,增强党员的共同体意识,需要着力从情感层面、意志层面与心理层面进行努力培育,通过不断强化党员的共同体意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自愿在党的理想信仰的指引下不断前进。为此,一要加强历史教育,确立深厚的历史意识。历史感是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全体党员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精神情感是确立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是形成荣辱与共、休戚与共的重要基础。要注重批判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在全党坚持不懈地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树立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要注重依托特定的纪念节日,依靠一定的纪念仪式,增强党的神圣感和党员的神圣感,增强党员对党的认同感。二要推进党内民主,确立党员的权利意识,巩固党内民主基础上的统一体。“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实践中,我们要以充分保障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为根本,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主动参与意识、主动融入意识与主动奉献意识。三要凸显人文关怀,增强党员干部的心理归属感。归属感是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所在。实践中,要重视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干部,做好党员的各项服务工作,要健全党内的支持、关怀、帮扶机制,加强对老党员、老干部、生活困难党员的关心、帮助,让广大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形成有困难找党组织、有困惑找党组织、有委屈找党组织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四要增强共同体意识,还要着力使党的共同信仰化为每个党员干部的信仰,实现二者的有效贯通融合。要注重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本质一元性与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包容正当、合理、有益的多样化、多层次的个体信仰,批判抵制错误、腐朽的个体信仰,以党的共同信仰为主导,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实现对个体信仰的正确引领,实现全体党员干部对党的信仰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认同,避免党的共同信仰的虚化、淡化、边缘化,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旗帜下,并肩奋斗、共同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德顺.从价值观到公民道德[J].理论学刊,2012(9):58-61,128.

[2]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33-34.

[3]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gmw.cn/sixiang/2012-06/04/content_4269574_2.htm.

[4]黄明理.公民道德信仰理论及实证研究[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38.

[5]王玉樑.理想信仰与价值观[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341.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7]肖红军,秦在东.精神共同体及其形成路径探悉[J].学术论坛,2011(6):38-41,89.

(责任编辑:青 山)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
“主义信仰”之根
中国梦视阈下大学生的信仰困境和信仰塑造 
互联网时代怎样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现代化视域下个人信仰与社会信仰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信仰养成规律和机制探析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前提性问题思考
解读“信仰”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