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平绣球的不了情缘

2019-09-10刘云芳

天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绣球太平

刘云芳

一、历史起源

“金襄陵银太平,数了曲沃数翼城”。太平绣球是流传在古平阳太平县,以晋南临汾市襄汾县一带为中心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工艺品,它历史悠久、内涵深厚、造型优美、多彩多样、图案夸张,体现着古太平县一带的传统文化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蕴含着远古创造和原始审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太平绣球精湛的工艺充满着生活的气息,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特征之一。

2017年,太平绣球被山西省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时襄汾文化氛围浓厚,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民俗手工艺提供了滋养的沃土,历经千百年,依旧延续着顽强的生命力。距离襄汾县城30千米的赵康镇,是现今太平绣球的生产地,也是太平绣球的故乡,正因襄汾古时候称作“太平”县,因此流传于这里的绣球又被称作“太平绣球”。

太平绣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何时尚无定论,据传,汉代民间流行狮子滚绣球图案就来源于此,也有说可追溯到尧舜时期,虽无这方面的文字依据,但与帝尧采摘种植中草药的传说有着某种联系。尧舜之前,人们大多沿河而居,潮湿的洞穴散发着污气异味,蚊、蝇、蛇蝎、蜈蚣、潮虫等害虫经常对人类进行袭扰。传说,后羿射九日,震惊天庭,天帝恼怒,命雨神向凡界下大雨,以逼迫人敬天神,暴雨连下七七四十九天,雨水冲刷高山滑坡,乱石滚动,狂流凶恶,低洼峡谷,恶浪奔波,平地汪洋,庄稼淹没,垅堰成豁,人禽伤亡,飞禽无处栖息,走兽无处藏躲,人们无安身住所,活人悲啼,死尸漂泊,蛇、蝎、蚊、蝇等害虫更加剧了对人类的伤扰。虽为民间神话传说,但那个年代暴雨成灾,洪水泛滥,尧命大禹治水在史书上多有记载。为了求生存,尧想办法防治病虫害,据魏宪章老先生著《平民话尧》中记载:“天生奇人不同众,奇花奇草有奇能。尧,天性慈善,资质聪明,加之在母亲的细心教诲下,养成憨厚仁爱、勤劳朴素、善好种植的性格。”俗话说:庸人遇事没办法,奇人遇事想办法。尧发现艾蒿气味芬芳,有去秽气、醒心肺、强精神的效用。艾叶点燃生烟,可解除污气异味,熏蚊、蝇、白翅等害虫,艾叶敷身有驱寒湿、理气血、医寒泻、疗疥疮等诸多功能,于是他种植了艾蒿;尧发现远志草有治痰喘咳嗽、心虚惊恐、病毒蔓肿、心经伏热、小便不利等功效,便种植了远志草;部落里有人得了耳内痛病,尧挖草根,榨汁滴耳,疼痛竟然治好,尧称帝后,人们把这种草称作“帝皇”,因这种草根为黄色,后来医学界谱称“地黄”,再往后地黄又分生、干、熟三种药材,各有功效;最奇特的瑞草当数莫英了,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象征祥瑞的草,它每月初一到十五,日生一叶,后半月从十六到月终,则日落一叶,若月为二十九天,所剩一叶则延而不落。尧不断地探讨摸索,用自然界的有用物质为天下人驱秽气、防虫害、灭病毒、战病魔。

此后,关于绣球传情、择偶的风俗在《汉书·礼乐志》中有记载,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

有关太平绣球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宋代,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上巳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

朱辅《溪蛮丛笑》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期,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各日飞蛇。”

《庆远府志·诸蛮》载:“溪峒,当春日载阳,男女互歌谓之浪花歌,又谓之跳月。男吹芦笙,女抛绣笼。绣笼者,彩球也。”

二、制作工艺

太平绣球由12片花瓣拼接缝合而成,使绣球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都是一朵完美的莲花。在棉花内加香料、中草药,如艾叶、藿岙、菊花、薄荷、朱砂、白芷、丁香等,太平绣球由20多道工序制作,每一步骤都紧密相扣、贯穿汇通,每个固定点都非常重要,为太平绣球做“圆”起着重要作用。太平绣球第一步打衬子,每一衬都要均匀抹平,不能有气泡,根据绣球的大小不同决定衬子的层数,衬子抹好,需要晾晒5天左右才可以裁剪圆形,共需要6个圆形,每一个圆裱一层精致的布后晾晒一天。然后即可开始做绣球,找到圆的4个中心点,6片的每个点连接固定起来拼接一个大圆,接着包花瓣,剪出与绣球尺寸匹配的12个花瓣布,每个花瓣放纯棉花和中药材,棉花要装至饱满圆润起来,塞大了就太鼓了,塞小了就扁了,这就是太平绣球的绝妙之处。

三、绣球种类

太平绣球的工艺含针织、刺绣、雕绘等多种艺术元素。传统的制作技艺在民间老艺人的传承和保护下,又研发推出了含十余种中草药成分的狮子绣球、姻缘绣球、招财绣球,还有挂件、鞋艺、布老虎、斗篷、香包、香囊、香枕、室内装饰等十余种非物质文化技艺的太平绣球,并远销北京、广东、深圳等地,深受市场欢迎。姻缘绣球、招财绣球、绣球耳坠等工艺品受到广大民间工艺爱好者的青睐,众多外国朋友更是爱不释手。

四、绣球功效

绣球具有芳香开窍、醒脑提神、防蚊防虫,安神镇静等防虫、驱邪纳祥之意。例如,薰衣草系列的太平绣球包括耳环、耳线、项链、胸针等,配比色都是成套的,里边主要放置熏衣草,可装点服饰,美化生活。古典毛衣链绣球、耳饰类绣球,最小的耳饰绣球直径约2.5cm,只有成人大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非常小巧可爱。

五、绣球寓意

太平绣球有12片花瓣,寓意一年12个月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在山西省晋南地区有自古流传的习俗,新媳妇嫁来之后,婆婆赠送其绣球,寓意吉庆祥和;小孩出生后悬挂绣球,驱灾辟邪,祈福孩子健康平安。绣球延续至今多用棉花、香料、药材为内饰物,具有提神醒脑、芳香开窍、防虫驱邪的独特功效。绣球除了作为古时愛情的信物,在晋南,绣球成为最普通的民俗产物,做绣球,玩绣球,送绣球,小小绣球也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东西。

圆圆的绣球也被人们寄托了锦绣吉祥的美好寓意。每年农历四月,家家户户门前悬挂的绣球,也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现如今,在襄汾县还流传着“四月四,挂绣球,滚灾滚病”的俗语,因为四月正是春末,夏季开始,绣球在制作时都装有朱砂,朱砂本身是一种辟邪的物品,是祈求吉祥的吉祥物,挂到门上,病灾不进门;挂在身上,病灾不近身。

猜你喜欢

绣球太平
春光里的绣球
王秀芬把靖西绣球“抛向”全世界
太平老街
没关系,我们等他
绣球抛上天
喇叭花
太平街
太平街
抛绣球找朋友
“绣球 ”,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