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初探

2019-09-10邹星毛开梅刘晓云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8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邹星 毛开梅 刘晓云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这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分析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力求提高该专业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的建设质量,以此带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得到较大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8-0287-02

作为近年来国家广泛推行的一种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旨在突出企业办学主体地位,校内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实施分段式教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牢固了校企双方的合作关系,提高了高职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最近,教育部继连续3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之后,又下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12号文件),将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全面推行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重申。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确立的第二批现代学徒制建设专业之一,如何重构一套能够完美适应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课程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1],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发展。我国将其与基本国情相结合,使其融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成为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有效实现的一种新的形式。现代学徒制具有办学主体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培育对象具有“学生”和“徒弟”的“双身份”,教学过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联合实施,毕业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类证书“双证书”等鲜明特点。

2 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2.1 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紧密贴合企业需求,融入生产过程,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将更感兴趣。此外,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之余,均在企業跟随师傅实习,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学习。学生要毕业,不仅要通过学校的理论考核,还要达到企业师傅对“徒弟”的高标准要求,往往需要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岗位能力、职业素养方面均有较高要求。这些都迫使学生必须认真刻苦学习,努力实践才能达到目标。

2.2 能促进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主导,这对校内教师而言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而这往往正是校内教师缺乏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学校每年指派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熟悉企业操作流程,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学校也可引入企业师傅到校内指导实践教学,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从而达到建设一支优秀的现代学徒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目的。

2.3 能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专业人才就业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必须依托企业人力资源选拔的相关规则及企业各个工作岗位对应的岗位标准,采用部分时间在学校上课,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部分时间在企业实习,接受企业师傅的岗位能力传授。这种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岗位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由于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紧贴企业需求,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完全以满足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主,在实施时,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紧密结合,校内授课和企业实习穿插进行。这使得学生(学徒)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有效培养,毕业即能直接入岗,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能有效解决专业人才就业问题。

2.4 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通过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对专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能提升专业水平,促进学校的创新发展。对企业而言,通过参与现代学徒制,与学校共同培养的学徒人才完全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解决了对外招聘带来的烦恼,并大大降低了培训费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此外,企业还能享受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对学生而言,学生在入学后即能深入企业一线实习,熟悉企业环境,掌握岗位技能,学生毕业后即可成为准员工。学生入学即入工,缓解了就业的心理压力。因此,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让现代学徒制的执行效果大大提升。

3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3.1 联合企业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要精心挑选适宜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交流座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系统性地研究企业的岗位要求,对照岗位要求,协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知识和能力要求,精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及科学确定专业课程标准,指导课程教学。

3.2 对标企业岗位标准建设课程内容

根据课程培养目标,从企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养的要求出发,精心选择课程教学内容,应与企业各个典型工作任务严密相符,囊括相应工作任务的每一个环节,所选内容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同时结合计算机快速发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3.3 依托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实施教学过程

在工学交替的理念统领下,根据学生(学徒)培养需求,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学徒制教师队伍,实施“双导师”制度,进行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教学课程的设计要科学合理。第一学年,学生刚入校时,到企业进行认知学习,初步认识与了解职业岗位,在校内进行理论学习。第二学年,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通过在校内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和在企业跟随师傅进行跟岗实习交替的方式开展,考虑学校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对学生分组、轮班的方式,从而保障实践教学效果。第三学年,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学徒到准员工的身份转变。这一阶段,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促使其理论运用、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加强。

3.4 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

现代学徒制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故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中,对课程的考核评价应体现多元化、层次性。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考核评价,做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工作。校内开展的基础课程由校内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从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在校外进行的实践课程,应由企业师傅根据学生在企业岗位的能力表现给出评价;校企双方共同开展的课程,应由双方导师共同制定考核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和在企业的表现,分别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科学评价,然后进行综合评定;学生也要进行自我评价。

3.5 实施“双证书”制度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构建要引入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类证书共同组成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实现对现代学徒制“学生”“学徒”双身份应具备的能力进行第三方评价。实施“双证书”制度,应当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中写明,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一个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方可获得毕业证书,以此实现学历与职业技能的全面融通。部分课程甚至可用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类考试代替原有的考试形式,也可制定由企业和技能鉴定机构组成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学生进行岗位能力达标考核,为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类证书创造便捷通道。“双证书”制度的推行,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会有力地提升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水平,积极探索并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将加快推动该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进一步深化。

参 考 文 献

[1]陈琪.英国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6(1).

[2]李虹霏.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下旬),2019(1).

[3]高邢敏.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诠释CFC精髓的大数据时代医学案例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