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读图能力,适应中考试题要求

2019-09-10沈小国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读图能力培养途径

沈小国

摘要:根据宁波市社政中考试题的要求及历史与社会学科教材教学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研究对学生读图能力进行培养的途径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读图能力;培养途径

针对近几年宁波市社政中考试题的要求及历史与社会学科教材教学的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图表的信息获取提炼能力、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近几年的宁波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社政试卷的分析回顾,我们可以发现社政试卷的变化越来越有利于教师改进日常教学,有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利于全面准确反映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命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宁波市社政学业考试说明,在立足于教材、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突出鲜明的学科特色、浓厚的时代气息。试卷难度适宜,形式活泼,结构简约,突出对考生的能力考查,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积极追求考试对教学的导向作用。从考查目的来看,近几年的试卷突出“能力立意”,即注重对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的考查:图表的信息获取提炼能力、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教材,除了在教科书的封面、扉页和封底增加了大量引人入胜的彩图外,还在教科书中穿插了内容简明、重点突出的景观照片、剖面图、模型图、示意图、组合图、统计图及漫画等合计645幅图片。这些图片与课文结合紧密,起到了以图引文、以图解文、以图释文、形象直观地反映问题的作用。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这些图片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图片的特点,科学地分类,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习。

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七年级开始。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内容主要是地理知识。地图作为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养成日常运用地图查找相关地理信息、利用地图学习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的习惯。同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阅读、使用地图,帮助他们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方法,逐步发展其理解、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综合素质。

一、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一般地理示意图

在地理教学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地理示意图,如行政区划图、交通路线图、地形分布图等。在这些地图的读图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在读图过程中,首先要知道地图的比例尺,这样才能明确这张地图所示范围的大小。其次,要能判别地图的方向。地图上标明方向的方法有如下三种。(1)指向标定向法。(2)经纬网定向法。即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一般定向法。在既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我们遵循“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则确定方向。只有方向确定了,才能去寻找、去判别我们所需要的内容。

(二)线条示意图

线条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也是十分常见的,例如气温曲线图、等高线图等。线条示意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像气温曲线图这样直观反映当地气温变化的地图。这种图形象直观,学生很容易就能读懂并总结。一类是像地形图这样较为复杂的表示地表高低起伏形态的等高线图。在解读这种地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颜色、不同的符号文字来逐一全面认识地形等高线,进而读懂全图。如认识我国地形等高线图时,可以结合我国的地势模型,让学生寻找最高的高原在哪里、最高的山峰在哪里。教师在指导学生寻找的过程中适时结合等高线图的内容,从形象的解说转入抽象的概况,进而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等高线图的读图技巧。

(三)地理略图

除了一些常见的地图外,地理课程中还会用到地理略图。教师有针对性地利用地理略图来设计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抓住重点,而且伴随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边讲边画,可以使学生脑眼结合,加深记忆,增强绘图能力,激发探究欲望。例如在教授七大洲四大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世界地理略图,通过让学生填注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让学生认知各大洲各大洋的相对位置,加深学生的记忆。随着教师的注释,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指图作答能力

地图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指导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图。首先要从指图作答入手,把教科书的知识一一落实在图上,做到图文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地图、运用地图能力。如讲七下“富庶的四川盆地”这课时,教师应充分利用中国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秦岭的大巴山脉、成都市和重庆市的位置,之后在图上勾画出四川盆地的范围,再对照行政区划图,明确四川盆地周围的省区。这样,学生不仅很快归纳出四川盆地的范围和周围的省区,还掌握了教材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实践表明,通过大量指图作答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运用地图能力是非常可行的。

(二)引导学生掌握勾画地图的能力

在地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如讲“山川秀美”一课时,对于山脉分布地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边讲边绘,同时要求学生边听边绘。教师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绘图:东西走向,南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东南—西北走向。这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为其今后学习各种相关的知识奠定基础。

(三)要求学生填写空白地图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少不了要求学生对空白地图进行填充练习。空白地图的填充练习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印象,可以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途径。

三、学生读图能力培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认识到学生阅读地图的困难性,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

历史与社会的七年级内容是从世界地理开始的,之后到区域地理,再到城市地理。地图是表示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及其特征的载体。让地图上明确标示的事物在大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比较困难,这一学习模式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拥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储备,否则一切便如空中楼阁。学生的知识储备到位了,培养读图能力的工作也需要循序渐进,即每一步骤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笔者在指导学生读图时,首先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要求也从简到繁,不一次提出较多的要求。如果讲解的知识点比较复杂,笔者就用多张内容单一的地图,让学生在多次练习后再叠加综合,让其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要注意地图之间的联系,综合地分析问题

地理事物之间往往是融会贯通、互有联系的。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多角度、多方面地去思考。例如在讲中国南北气候变化的时候,除了要求学生能掌握各地气候的变化规律,还要求学生知道影响气候分布的因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展示中国南北气候变化图外,还要展示中国地形图等。

地图是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必要手段,教师应身体力行,在教学过程中尽最大努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其应试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双重目的。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读图能力培养途径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读图能力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定向运动制图能力与定向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研究
中国现当代绘画鉴赏对高中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