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成效的策略
2019-09-10张菊根
张菊根
摘要:语文的本质是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要师生共读名著,要认真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快乐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量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形成语感,提高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小学阶段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读整本书是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在落实大阅读的过程中,笔者在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氛围,让学生快乐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因此,阅读应是人的一种生活。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让学生的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学生处在一个具有浓郁书香的氛围中,就会主动地走进阅读,快乐阅读。
(一)“师徒”结对,开展帮扶阅读
由于阅读习惯、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班中学生的阅读水平难免参差不齐。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师可采用“师徒”结对的方式,引导学生共读。教师挑选喜爱阅读、阅读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的学生做“师傅”,“师傅”带着“徒弟”一起阅读,帮助“徒弟”减少阅读障碍,督促“徒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这样,全班学生都能主动阅读。
(二)制订计划,养成阅读习惯
全班一起商量,制定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量,每周安排一次共读时间,并制成表格,做好检查记录。一般情况,中高年级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为1小时左右,周末可适当增加。同时要强调:如果当天没有完成阅读任务,第二天必须及时补读。有了科学严谨的计划,学生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外阅读。
(三)倡导共读,提升閱读品质
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和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做“爱阅读,会阅读”的榜样,成为学生阅读的最佳示范。同时,亲子共读能极大地提高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可利用微信群或QQ群,倡导亲子共读,鼓励家长交流亲子阅读的方法、体会,交流创建书香家庭的做法等,引导家长积极营造家庭阅读的氛围,让每个家庭都充满书香。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的共读,最终提高阅读的品质。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温儒敏教授说:“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否则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阅读兴趣来。”小学阶段,重点要教给学生默读、浏览、精读、略读等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同时要重视阅读速度的训练,使学生六年级毕业时达到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要求。
(一)学会浏览,提高速度
浏览是快速地了解整本书的概貌,这样既能训练学生提高默读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其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信息。教师可指导学生关注封面、腰封、目录、人物、扉页、封底、作者、编者、译者、序跋、后记等内容,从而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降低要求,提高能力
学生在读整本书时,一定会遇到很多“拦路虎”。如果要求学生读准每个字的读音,完全理解不懂词语的意思,学生势必读读停停,反复地查工具书,这样阅读活动就会受到干扰,阅读兴趣就会降低。我们可以教学生猜读: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大概意思;可以根据章节题目猜测大概内容;可以根据上文内容猜测下文内容;也可以把原文内容与猜想内容进行比较。我们还可以教学生跳读,即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跳读;对不太感兴趣的、没有必要读的内容,可以跳过去,这样可以读更多的书。
(三)精读摘抄,提升素养
整本书的阅读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精读法是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可选择语言隽永、情节精彩的某些段落,指导学生进行精读,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思,逐步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语段摘抄下来;还要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问。对于阅读心得的记录,可从以下几方面指导:读完整本书,对哪些内容印象最深刻?产生深刻印象的原因是什么?对阅读的文章进行延伸性思考。这样手脑并用,阅读会更精彩,收获会更多。
三、不同课型,让学生享受阅读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过程选择不同的阅读课型,让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产生兴趣,享受读整本书的乐趣。
(一)新书导读课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书中人物进行一次愉快的交流。新书导读课,开启新书阅读历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触发其阅读期待。导读课可采用这样的课堂流程:故事引入——片段赏析——设置悬念——推荐书籍。如在设计《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的导读课时,我安排了这些环节:首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出示与三国人物有关的谜语和歇后语;接着,指导学生看封面、封腰,了解作者和主要内容;然后指导其看目录,让学生自主交流已了解的精彩故事,说说自己喜欢的章节的大概内容;师生共读第15章《刘皇叔三顾茅庐》,与课文《三顾茅庐》进行比较阅读,教师出示相关语段,引导学生体会原著的精髓;最后布置“走进《三国演义》,品析人物个性”的作业。通过这些环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为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二)阅读推进课
读整本书对小学生而言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他们一开始兴趣盎然,不久就心灰意冷,拖三推四。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持续阅读的动力。所以教师要利用每2周一次的阅读指导课,发现、肯定亮点,交流困难疑惑,解决典型问题,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如在布置学生读《草房子》后,在两周后的阅读指导课上,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书中的哪个人物。学生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我故意说同学们读得不够深,对人物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让学生再认真读,下两周举办“《草房子》故事会”。于是,学生兴趣盎然地再读《草房子》。通过阅读推进课,让学生明白一本好书要多读几遍,要慢慢地咀嚼,才能读出滋味,才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三)阅读分享课
在学生读完了整本书以后,教师要以分享课的形式来巩固、优化和扩大阅读成果。如可以把阅读中的摘录、批注、阅读手抄报等汇集起来,在课堂上交流评比;也可以把学生最得意的朗读片段、最想说的见解等汇聚起来,在课堂上产生一次次的碰撞;也可以围绕研究主题,如理清故事情节、体会环境描写、关注人物外貌、研究人物语言等组织擂台赛;也可以通过开展知识抢答、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分享阅读成果。如组织《西游记》的阅读分享课,教师可开展西游线路图展、演演西游人物、讲讲西游故事、西游知识比拼、手抄报展示、读后感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分享阅读的甜蜜成果,使其树立起自主阅读的信心。
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地体会阅读的魅力,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通过指导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读一本好书,是给学生一个精神的家园,是给学生一个希望的乐园,是给学生点亮一盏心灯。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