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外国经验借鉴
2019-09-10章宇平
章宇平
【摘 要】从发展定位、设立数量及分布、运行实践等方面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势头较好,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获得农户的认可。通过介绍美国社区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及日本地方银行的发展经验,为我国村镇银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经济;孟加拉乡村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8-0044-03
0 前言
我国村镇银行设立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就目前来看,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势头较好,但村镇银行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得到农户的认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许多学者已经多方面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这些探索对进一步认识我国村镇银行、加强运用村镇银行的相关理论意义重大。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国内村镇银行的研究主要立足于我国整体范围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仅仅是依据作者的看法而提出,缺乏实际的数据,缺乏说服力;有的有具体的数据,例如广西,虽然数据充分,但是各省的地域差异较大,文化和经济背景也不同,造成研究成果局限于本地区的发展,较难推行开来,但是还是可以提供一些很好的研究建议。
1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1.1 发展定位
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就是为了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村镇银行在资金供给和数量上都将比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发挥更大的功能。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首要完成的任务,但是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各级政府会投入财政收入刺激其发展,但是政府的财政收入毕竟有限,而且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及农村信用社在功能方面均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毛病”,随着我国村镇银行数量上的不断增加,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自然而然地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中金融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
1.2 设立数量及分布
2007年,也就是我国刚开始进行村镇银行的试点工作的时候,全国只成立了19家村镇银行,但是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村镇银行的发展,村镇银行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并于2013年突破了1 000家。2014年,我国村镇银行净增加162家,从此时开始,我国村镇银行的增加速度开始放缓;2015年,我国村镇银行仅增加78家,总数达到1 311家。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我国村镇银行的数量达到1 562家,这个数量或许还远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但是随着农村地区对村镇银行的需求逐渐扩大,我国村镇银行的数量也会逐渐增加,并逐步完善。
村镇银行整体发展质量良好,已成为扎根县域、支农支小的新生力量。单单从数量来看,中西部村镇银行2017年占比达到35%,服务能力正在逐渐接近东部地区。
1.3 運行实践
在2007年我国村镇银行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我国村镇银行的资产总额是7.3亿元,但是从2009年开始,我国村镇银行的资产总额开始飞快增长,资产总额达到371.8亿元。截至2013年,仅仅6年的时间,我国村镇银行从刚开始的7.3亿元增长到6 288亿元,这个发展速度相当可观。截至2015年,我国村镇银行突破万亿元大关。
由图1及图2可知,2014年底,贷款余额达到4 862亿元,相比2013年增加1 234亿元,存款余额达到5 808亿元,相比2013年增加1 176亿元;2015年底,贷款余额达到5 880亿元,相比2014年增加1 018亿元,存款余额达到7 480亿元,相比2014年增加1 672亿元。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村镇银行的贷款余额逐年下降,而存款余额则没有明显的规律,但总体上是增加的。而且,贷款结构主要是农户贷款和小企业贷款,同时农户贷款和小企业贷款的比例接近1∶1,这说明我国村镇银行的贷款结构还是比较稳定的。
2 国外村镇银行经验借鉴
2.1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的经验借鉴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迅速且很成功,这对我国在建设村镇银行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社区银行从刚开始发展到如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里,社区银行对经济的贡献不可磨灭,甚至在美国遭遇金融危机时,社区银行仍然发展强劲,为美国度过金融危机提供了强大的实力,它的表现比众多的大型银行还要好。美国的社区银行之所以发展迅速,和它成功的经营模式分不开。
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非常有特点,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经营理念。具体而言,大致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于存款和贷款而言,大多数的社区银行都是采用在经营领域吸收大量存款,然后将吸收来的存款分情况和分批次用于社区的建设中,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该社区居民的生活和经营状况,还可以促进该社区的经济发展,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二,选择员工时,社区银行往往更倾向于吸收当地的高素质人才,因为他们对当地的情况非常熟悉,作为本地人,他们也希望能改善社区的福利和提振经济,因此这些人通常有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忠诚度,这对工作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帮助。第三,美国社区银行以中小型企业居多,业务主要包括给中小企业提供一定贷款和金融服务方面的咨询。这就决定了社区银行的主要目标客户就是经营所在地的中小企业和农民,大银行则相反,它们追求和大公司的合作。如果说大银行是大公司的朋友,那么社区银行就是中小企业、农民和社区居民等弱势群体的亲人,这个形容毫不夸张。第四,美国社区银行一般收取相对低廉的服务费用,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在服务社区的时候降低了相应的成本,规模小、运营成本低,能够获得稳定和便宜的核心存款。所以,社区银行在吸引小额存户方面有巨大的优势。
2.2 孟加拉乡村银行发展的经验借鉴
孟加拉乡村银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最早成立于孟加拉国,而且首家孟加拉乡村银行是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简称GB)。它主要是向贫穷的农户发放小额贷款,而且它的格局是为世界上的贫穷人口脱贫致富提供资金支持和服务。随着孟加拉乡村银行的成功发展,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主要客户就是最贫穷的农户,通过向最贫穷的农户提供小额贷款,不仅可以解决农户的经济问题,还可以促进当地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助力当地金融市场的建设。2014年12月17日,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和京东集团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将在中国推广农村小额贷款业务,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三农”的发展,同时也能为我国村镇银行的设立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孟加拉乡村银行成功的运作模式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孟加拉乡村银行的运作模式有其独到之处,它只向穷人提供贷款,而且还特指那些没有土地和财产的穷人,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我国村镇银行在运作的时候应该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做法,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同时我国村镇银行在贷款时对贷款客户也要有所侧重,因为孟加拉乡村银行对贷款客户的选择上就有很独到的见解,它结合了孟加拉国贫困妇女一般更加节俭、坚强及讲诚信的特点,将资金主要贷给贫困妇女,这在很大程度上防范了信用风险。在组织结构上,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做法也相当科学,它采取的是以5个农户为一个小组进行联保的方式来代替担保,这5个农户相互监督对方的贷款和还款行为,并且当一个农户没有还款时,其他的农户负有连带责任且不能再贷款。这样不仅可以形成一个内部制约的机制,还可以减少乡村银行的监管工作,进而提升工作效率。这种组织结构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启示,目前我国主要采取以住房抵押和土地抵押为担保的方式向农民发放贷款,这样村镇银行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监督,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他们会认为所取得的贷款是政府的“救济”,容易引发道德风险。而孟加拉乡村银行以5个农户为一小组相互监督的模式就有效地避免了上述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只是负责向农民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而对他们是否能有效地使用这笔资金并未继续跟进,这不利于这笔贷款充分发挥效用。但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在把资金贷给农民后,还经常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了解市场的变化,从根源上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反过来也能够保证贷款的收回。这也就是孟加拉乡村银行能够成功的原因。
2.3 日本地方银行发展的经验借鉴
日本的地方银行是民间资本开办的商业银行,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提供金融服务为宗旨。日本的地方银行和我国的村镇银行在经营方式上比较相似,都是吸收储蓄存款,然后向农民和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但是在与政府的关系方面,日本的地方银行比我国村镇银行做得更好。由于地方银行的规模普遍都比较小,如果不在政策上加以倾斜,相比大银行而言,地方银行的发展会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金融当局会采取一定的政策为地方银行的发展提供便利。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政府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相关监管机构在监管规则上一视同仁,用对待商业银行的监管规则监管村镇银行,而村镇银行又是针对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这势必不利于发展我国的村镇银行,这时候出台符合我国村镇银行发展规划的监管规则显得十分重要。当然,政府也要给予村镇银行充足的支持,比如对村镇银行进行补贴、制定更加合理的村镇银行准入制度及加强金融监管等措施。
日本的地方银行发展得较为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它的经营模式。它在经营时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加强金融服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及不断加强在农民和中小企业中的地位。正是以上措施,地方银行才能越办越好,而且公众的认知度也高,能够吸引很多的顾客,而我国村镇银行在这几点上还做得不到位,需向日本的地方銀行学习。
参 考 文 献
[1]王晓燕.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9(21):92-93.
[2]周旺.我国村镇银行金融产品的现状、问题及优化[J].中外企业家,2016(29):32-33.
[3]《广西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申韬,胡革强.区域性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西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6,32(10):80-86.
[责任编辑:邓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