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层立意,“微课”求证

2019-09-10陈金永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教学

陈金永

摘要:依据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顶层主题立意,对教学内容整体建构,促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有效性的学习,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是“有效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师可以从顶层立意和“微课”求证两个层面来解构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主题立意,探求有效教学之学科发展价值。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主题立意;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得到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教育价值是有效教学的不懈追求。叶澜教授说:“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从育人价值的角度构思教学。”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说,占领这个制高点尤为重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什么人”的一种价值蓝图。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三维目标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社会实践、家国情怀等价值目标。

一、顶层立意:解构主题立意之学科核心素养

文以意为先,意是文章胆,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我们历史组的老师经过三次集备,一致认为:学科核心素养主题的立意应该集中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诉求;要基于教学内容,要服务教学目标,要钻研教材、课标,要关注时代价值。

(一)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确定教学主题

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主题立意,体现了教师的思想,更是日常教学的疑难问题。如“全民族的抗战”,教材通过多侧面的史实展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全景过程图,根据历史与社会学科知识、思维、观点分析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为反抗外敌入侵而进行的全民族抗战,它的落脚点是“全民族”。教师可挖掘教材隐藏的教学主题: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从而以此建构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意识”之历史理解、历史认同和“家國情怀”为主题的顶层立意。

(二)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细化问题目标

教师可根据确定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主题,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分析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的独特学科发展价值,进一步细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大洲和大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从大洲大洋的知识角度入手,分析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和细化的教学问题,其关系如下:为什么要学习大洲大洋?是为了认识地球的表面形态,进一步就是认识世界——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从而挖掘、提炼空间感知板块的学科核心素养主题。教师可进一步把教学问题具体目标细化为:(1)如何借助地图和图表获取信息,描述地理事物;(2)如何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三)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细目,建构整体框架

“整体建构”是顶层立意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师要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细化目标,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谋篇布局、建构可行的整体框架,包括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活动效果的预测等。

建构整体框架,提供的是基本思路、问题解决的情境和活动方案等。教师要努力使方案全,方法活,维度多,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求有效教学的学科发展价值。

二、“微课”求证: 探求有效教学之学科发展价值

顶层主题立意作为“培养什么人”的价值蓝图,强调自上而下的谋篇布局;那么“微课”求证则是“怎样培养人”,寻找“过河”的“船”与“桥”,关注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课堂实践。在顶层主题立意的引领下,以“微言”“微创”“微合”的方式开展问题解决的微课实践,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求证有效教学的学科发展价值。

(一)“微课”求证一:微言大义

“微言”是指基于学科素养顶层立意,教师组织教学时,问题设计针对性强,有的放矢,阐述、总结、点评表述简单到位;“大义”是指对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影响比较大,对主要相关学科核心问题的解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影响深远等。以“中国的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

师:当前日本右翼分子对其所犯的罪行百般抵赖,企图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教师出示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轰炸后方城市等图片和文字材料)根据上述材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通过一述一问,用资料实证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渗透、求证了“社会实践”之史料实证、“历史认识”之历史评判和“家国情怀”为主题的学科核心素养顶层立意。

师: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并没有摧垮中华民族的抵抗意志,相反,更促成了团结抗战、一致对外的新局面。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材料,结合史实,从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人民斗争等角度思考、讨论“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并谈谈你的认识。

教师通过二述二问,使学生认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了解重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现象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提高学生认识现实的能力,培育历史思维,进而求证“历史意识”之历史理解、历史评判的学科核心素养主题立意。

(二)“微课”求证二:微创生效

“微创”是指教师以材料为载体,创设微型的学习情境,加强联系阅读、主动提问等学法指导,让学生会问,会学;“生效”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搜集、分析、处理信息,自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育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三)“微课”求证三:微入合意

“微入”是指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和相关教学问题目标的引领下,从较小的角度切入,可以是实物点、知识点、方法点、情感点、材料点、思想点,从某一个侧面展开教学,从而解决相关教学问题;“合意”是指教学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都致力于共同说明某方面的核心问题目标,连点成面,环环相衔,微课聚合,从而完成“微课”的有效综合学习,包括学习方法策略、图表使用策略、史料实证策略、议题活动策略、综合探究策略等。如在“工业革命”的教学中,我围绕“工业革命:历史事件的描述与分析”的核心教学目标,串联以下“微入”环节,综合成面,聚合本课,探求学科核心素养综合培育。

1.“探”“工业革命”之学习方法。

师:我们可以从哪些思维角度描述与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工业革命?

生:什么是工业革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启示是什么?

师总结: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思考,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展示。

2.“表”工业革命之概况。

教师出示工业革命之概况综合表格,留出关键空格,让学生填表;出示从英国到欧美的工业革命扩展路线图。学生阅读教材,填表。

教师通过表格展现工业革命的概况,让学生学习,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本历史知识;出示从英国到欧美的扩展路线图,帮助学生培育空间感知、时空综合(历史与地理)思维、社会实践之图表实用的学科核心素养。

3.“析”工业革命之因果。

教师预设活动:出示图片和文字材料,请小组讨论、阐述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理由和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学生分析原因和影响。

理解“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教学的重难点。我通过图文资料分析概括历史结论,组织小组讨论,引发学生思考探究,给学生巧留思维的空白点,使课堂出现较理想的动态生成,培养学生社会实践之资料实证、历史评判的学科核心素养。

4.“鉴”工业革命之启示。

师:通过英国第一届世博会——工业革命——上海世博会的历史事件的串联,谈谈你的启示?

生:如要重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发展科教等。

此环节旨在加强学生对古今(历史与现实)、中外、时空综合(历史与地理)的综合理解,培育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四个微环节,教学过程逐次展开,教学方法多样灵活,能力要求螺旋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升华,教学目标有效落实。我努力给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综合汇入“工业革命:历史事件的描述与分析”这一核心教学目标,培育学生的综合思维、历史意识及以社会实践为主题的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该善于解构学科核心素养主题立意,顶层统领,整体建构,“微课”求证。具体来说,历史教师应以教学方案进行串联,从立意到实践,由微点到合面,实现问题目标的解决,解决从“培养什么价值的人”到“怎样培养有价值的人”的问题,探求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的学科发展价值,升华“微课”教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 [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

[3]牛学文. 从学科核心素养到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6(4).

[4]金亚素. 顶层设计 微式实践: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到教学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6(6).

[5]周杰科.有效教学的价值反思与策略[J].讀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3).

(责任编辑:李晓杰)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教学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