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数学课堂插上兴趣的翅膀
2019-09-10沈瑞秀
沈瑞秀
摘要:学习是件苦乐交织的事情。小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自觉性较差。为此,教师应将快乐带进课堂,创设情境,创新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方面事物感兴趣的时候,这种兴趣会引导他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活动,成为他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当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这时,学生就会有旺盛的求知欲,对要学习的新知识和相关联的旧知识格外用心关注,上课时精力就会高度集中。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基本模式是:(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3)展示交流,内化提升;(4)回顾整理,拓展应用。我们的教学要以课标为据,以教材为根,以学生为本。如何根据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生?如何把“要求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主动学数学”,让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要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创设氛围,激趣导入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主要编寫形式是“主情境图+问题串”。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导入环节尤为重要。要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快速进入学习环节,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让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提问学生,让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中大奖”的感觉。现在的每一节数学课基本都会以情境图的形式呈现,那么我们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制造疑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好奇心和释疑解难的信心。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谜语、诗歌、讲故事或闯关比赛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二、合作交流,集体创作
在数学学习中,有效的合作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个环节,我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借助自己原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再与他人合作,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在进入到第二环节“合作探索”时,我给每个小组发放了各种不同的学具(有圆形纸片、吸管、回形针和毛线……),让他们自己创造出一个角,以加深印象。结果,用回形针和毛线那组的两位学生合作创造出了正确的角,将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诠释得淋漓尽致,获得了最热烈的掌声。孩子们的成就感极强,他们在合作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精心呵护,激发欲望
好奇心对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有很大的帮助,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教师要想使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应该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到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恰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小学生的心灵细腻而又脆弱,像一棵棵幼小的新苗,需要师长的呵护,所以,我们应注意在互动环节营造和谐舒畅的气氛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四、循循善诱,体验成功
表扬与鼓励可以成为学生获得成功的动力,正因如此,赏识性教育也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教学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鼓舞与表扬学生,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得到安慰与鼓励。例如华应龙老师在上“圆的认识”一课时,采用寻宝游戏贯穿始终。华老师告诉孩子们:“宝物藏在离老师左脚5米远的地方……”以期让孩子们认识圆,会画圆。果然,孩子们一直找不到宝物在哪儿。最后,一个女生说:“宝物可能不在地面上,到老师左脚5米远的地方可能是远离地面的一段弧度……”孩子们恍然大悟,最后在树上找到了宝物。由此看见,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课堂是千变万化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快乐带进课堂,给课堂插上兴趣的翅膀,让课堂“活”起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浓厚的求知欲望,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乐此不疲,这样,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反之,学习效果必然达不到预期。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好数学极其重要。教学是门艺术,这门艺术很深奥,等着我们去摸索,探究。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心系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思考,创新,我们的数学课一定可以插上兴趣的翅膀,飞进理想的境界。
(责任编辑:李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