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陈普艳
陈普艳
摘要: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维导图 阅读教学 案例研究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首先提出的,它是一种新型的笔记方法,主要以开拓人们的思维为前提,简单来说就是使思维工具形象化、简单化,人们左脑的思维逻辑、数字信息、文字条例、顺序关系以及右脑的想象空间、图像资料、颜色意识等,都可以使大脑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促进人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思维导图这一简单高效的思维模式被全世界广泛运用,实践证明,思维导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效果显著。
二、理论依据与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感到有意义,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著名学者奥苏贝尔提出:人们只有将新的知识和已掌握的知识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即有效地融合,有意义学习才会产生。思维导图可以将思维的过程和知识的内容用图的模式体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内容得到有效的融合,有利于将学生掌握的新知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思维导图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也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见,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它有利于学生的潜能激发和终身发展,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优势
1.知识网络体系的合理构建,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思维导图的绘制基于教师对文本逻辑关系的判断。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是板书,而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就能够有序地向学生呈现其中的逻辑关系,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面对思维导图内容的增加或减少,对知识点进行提炼或拓展都体现了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训练了逻辑思维能力。
2.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激发联想与创意
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从文本中提炼信息的过程,教师有条理地向学生展示这个过程,可以给学生一个从阅读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范例。通过观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获得主要信息,分析阅读材料的中心概念或思想及其支撑,说明和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训练和提高。
3.重点突出,有效助记,提高教学成效
思维导图有利于小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避免在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上浪费时间。在阅读文本的生词比较多、内容较多且复杂时,教师可以先出示思维导图,带领学生简单地了解文本的大致意思,再根据文本的中心主题,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文本,既能突出重点,又能让学生将知识点有效融合,从而提高对文本的理解程度;阅读后,可以设计小组内交流、讨论环节;最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提示进行文本内容的复述,将有效输出落到实处。
4.引发关注,激发兴趣,关爱后进生
学生学习过程中最积极的心理因素就是兴趣,一旦失去了兴趣,学生就会变得不爱学习。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清晰的、新颖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通过图片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思考下一个知识点, 在形式上孩子们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思维导图的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可以给后进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根据思维导图,简单地复述文本和提炼信息等,使教师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
四、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阅读课上的案例
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用思维导图来分析文本,可以降低文本的学习难度,尤其是后进生,可以尽快厘清思路,快速地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同时也能够让孩子们更容易地记住所读内容,从而复述文本或写作等。以人教版PEP新教材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第五课时Read and Write为例,本课继续围绕season,weather and seasonal activities展开话题。重点句型为询问对方喜欢某季节的原因及其应答句型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本课内容是介绍Robin喜欢的季节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些季节,文中配了相应的插图,内容生动有趣,贴近日常生活,文本中呈现的内容是学生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进行补充扩展。本节课的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1.Warming up部分,利用PPT课件呈现一首英文歌曲“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并及时板书season这个思维导图中心主题。
2.Prereading部分,利用guessing game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季节,小学生对猜谜语的活動都非常感兴趣,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新课的教学做铺垫。与此同时,边猜边板书出思维导图的四个构成要素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当学生们猜出正确的季节后老师便给出相关问题,例如: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学生回答的时候师板书weather这一相应的分支。
3.Whilereading部分Task 1中,首先抛出问题:Which season does Robin like? 学生围绕问题展开阅读。学生通过独立阅读,从课文中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Task 2中,用PPT展现课文第一幅图,引导学生回答问题Which season is it?What colour is spring?板书季节要素的第二个分支colour;引导学生讨论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接着板书季节要素的第三个分支activities。用同样的方法展现文本中剩余的三幅图并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分支,每幅图片的分支画好后展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在展现文本中的第三幅图时,让学生观看有关秋天树叶落下的Flash动画,形象、直观地了解 The leaves fall and fall and fall. I love fall.的意思,知道前三个fall是指“落下”,最后一个fall是指“秋天”。
Task 3中,让学生听录音并跟读,接着给他们时间进行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课文。
4.Postreading部分,先使用教材上出现的书写活动complete the sentence,接着用PPT出示其他关于季节的小短文,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把课堂内容延伸到教材之外。这样,不仅增加了孩子们的阅读量,还锻炼了他们快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课堂结束时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去制作自己喜欢的季节的英文海报,并用不少于六句话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
五、启示和感悟
思维导图的运用在小学高年级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利于降低文本难度、厘清思路、提高记忆能力,特别是在复述文本内容时能够给予学生很大的帮助。其次,思维导图的运用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在今后的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将继续克服困难,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著.丁大刚,张斌评.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
[2]欧阳苹果,陈清.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