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2019-09-10孙新颜
孙新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做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有心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吾文材料,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我认为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有:
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点燃体验生活的火苗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我们使用的教科书或教师用书中所提示的活动案例都力图体现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这是我们可利用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每单元的练习中都有“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等,有很多内容就是引导我们如何开发与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如五年级下册练习五的“语文与生活”就给我们安排了了解新时代的产物一新词儿。像“地毯”“团购”这样的新词儿,把学生引向了生活,让他们去发现,去积累。三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中要求“你的家乡一定有优美的风景吧?你发现了吗?请选择一处向大家介绍。”可见,课本成了点燃学生生活体验的火苗。
二、开发利用乡土资源陶冶学生情操
城郊学校乡土资源比较丰富,对乡土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自然、爱家乡的感情。我们的语文课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家乡特产新闻发布会、英雄故事会、采访家乡种养能手等,使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
在农村,虽然没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但景色宜人的乡村美景也着实让人陶醉不已。不管是姹紫嫣红的暖春,绿树成荫的炎夏;还是硕果累累的金秋、银装素裹的严冬,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田野、果园去参观游玩,在游览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既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积累,培养了观察能力,又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记得去年春天,我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去学校附近的田野郊游。田野里,我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一起玩耍。回来后,我趁孩子们余兴未消之时,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写一篇习作。结果孩子们的作品让我喜出望外。
三、开发利用节气资源传统文化进校园
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节气进课堂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会给课堂带来新鲜的源泉。为了很好地开发这一资源,我们先后编写了《节日大观园》《春柳》《夏荷》《秋菊》《冬雪》等校本课程,其内容包括农历二十四节气起源、含义等相關介绍和二十四节气歌谣。从立春开始,为每.一个节气配上一幅插图、一首民谚、一首歌谣以及一首古诗,并对相关内容做了简短注释和介绍。课下或节假日,学生走出家门,走向大自然,或探索发现,或细细聆听,或用心感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所得。为了让节气真正进入语文课堂,将学生的情感认知与节气联系起来,我们开设了“节气课”,课堂上安排了“24节气诵读古诗词”活动。如在“春分”当天,我班开展了“春分”节气课,课上诵读和春分相关的古诗词,共同学习、交流关于“春分”的知识,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春分时节的民间游戏一竖蛋。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着祖先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乐融融。
新课程为我们创造了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只要我们教师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不被教科书和课堂捆绑手脚,将语文教学面向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那么,我们一定能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积累更多的经验,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