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教学内涵,提升就业质量

2019-09-10邹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就业质量中职语文教学

邹艳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中职语文教学内涵强化策略,首先是准确定位目标课程,其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最后改革教学评价方法。认真落实并执行这三方面内容,藉此提升中职院校广大教师的教育质量,让中职院校学生学有所成。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就业观,让学生以就位为目标进行学习,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交际能力与语言沟通能力,真正培育出有德行、有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教学内涵;就业质量;

中职院校相比普通高中,在教学方面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语文课程,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专业素养都能够在教学中有所体现,能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培养。由此可见,中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应当将就业作为教学导向,将社会需求作为教学参考。在定位课程目标、设计教学模块与环节的时候,需要以务实为教学标准。详细来说,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就业观,让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成,职业能力与语言沟通能力都能得到提升,为其工作服务。

以课程目标为基础,加强学生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培养

早在2015年1月的时候,我国教育部门就关于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做出了有关批示,明确指示了职业院校语文教育的具体工作目标与意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特点为工具性、学科性以及人文性,要求语文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渗透“就业观”,进而培养学生的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工作中。将此作为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满足现代社会职业要求与人才要求,职业院校應当从以下几点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沟通能力。第一点,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文字功底与实践能力,通过让学生总结发言、知识总结、活动发言、公文写作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文字功底,使其就业之时能够轻松书写文案。第二点,注意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口语能力与交际能力,在日常教学课程中加入公关技巧、商务礼仪、餐桌礼仪等文化礼仪的内容,让学生在就业之时,能够得心应手,不因礼仪学习不足,而埋没才华。相关文化礼仪的教学,不仅能够锻炼职业院校学生随机应变能力,还能使其思维更加灵活,不固守成规。除此以外,学生在就业环境中还能够张弛有度,有效把握言论的度。第三点,根据职业院校学生所学专业,设计相关的辅助课程,使得语文教学联系就业环境,让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机结合,进而能够高效精准的服务社会与企业。

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紧密联系

中职院校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学习状况都有所差异,为保证中职语文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契合,满足未来工作需要,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应当遵循“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依据中职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实际需求展开分层教学。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安排相关的语文课程,阅读课程、写作课程以及语言交际课程等。阅读课程包含四部分的内容,包括文言文的阅读、世界名著的阅读、实用技巧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基于分层教学要求,在为学生选择实用文的时候,应当选择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实用性文章。机械专业的学生则选择与机械有关文章,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则选择与美术相关的实用文章。在安排写作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书写一些议论文、散文、记叙文,还应锻炼学生书写实用公文,让学生在写作水平能够满足工作需要,适应实际工作。语言交际课程则可以组织学生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让学生通过各种语言类比赛,提高语言运用水平。在语文课程的日常教学中,还可以进行独白体教学、对白体教学以及体态语言教学,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主持项目、解说历史、口述事件、虚拟现场应聘、虚拟业务洽谈、虚拟接待贵宾以及拜访相关企业等形式,来锻炼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除此以外,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在教学之时,还应当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做出相应课程设置,将特训课程进行相应侧重,实现有效教学。在针对不同专业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保证职业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以及专业语文知识,运用兴趣教学与分层教学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未来就业过程中顺风顺水。

改革评价考核方法,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教学评估体系,仅以分数定成败,过于单一、保守,难以充分验证学习成果,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应改革评价方法,坚持多元化发展,遵循发展性与多样性原则。改革教学考核方法,应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改革考试模式,实现多元化教学考评,将传统“以知识为本”的考核原则改革成“以人为本”的考核原则,实现考核主体呈现多元化形式。例如,在评价学生日常表现的时候,改变传统以成绩定江山的固定模式与思维, 成为现如今的从作业完成、课堂表现、专业能力这三方面来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让考核工作呈现多元性与综合性。其次,改革日常教学效果考核模式,不单以考试卷成绩来评定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应辅以听、说、读这三方面的能力测评。当今社会,竞争力压力巨大,学生不仅要将学校的专业技能学好,还应当利用课余时间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为其以后就业增加筹码。实现专业技能与语文能力的有机结合,推动学生就业发展,提高竞争实力。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日常语文教学应当适当渗透“就业观”教育,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强化技能培训,让语文教学为其专业学习服务,培养多元化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韦庆莉《中职语文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年7月

[2]魏芳《中职语文课程与专业课整合初探——以就业为导向语文课程改革的尝试》[J];轻工科技,2017年5月

猜你喜欢

就业质量中职语文教学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职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的定位和策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