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2019-09-10秦晓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培养

秦晓娜

摘  要: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个人认识和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所以在中学阶段加强学生的道德法制教学非常重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学会以负责任的态度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法制教学;责任意识;培养

一、引言

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深度挖掘教材内容,科学制定教学方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内涵

教材内容是中学道德与法制教学的基础,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首先要从教材内容入手,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内涵并将之应用于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为责任意识培养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资源,比如《做负责任的人》这一节课的内容就是教育学生懂得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以及不负责任的后果。在进行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利用好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意义和重要性,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树立起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懂得承担责任需要有所付出,在此基础上对关于责任的付出与回报进行讨论,全面系统地引导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关于责任意识的相关内容,比如《师长情》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这一节的内容既点出了孝亲敬长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又点出了这一美德是我国公民的法律义务。《生命的思考》这一节的内容叙述了生命的来之不易,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让学生懂得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人之平等,每个人的生命同样珍贵,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这是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所以,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教材,完成对教材内容开发挖掘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充分利用。

三、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互动

时代在发展,思想在发展,教学方式也要发展。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往往使得学生无法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学习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尽可能地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与时俱进的通过影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现课堂知识点,让课堂内容生动鲜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比如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让家更美好》这一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在一开始就借助多媒体方式为学生播放一些家庭图片和视频片段,在课堂气氛得到活跃之后,再就“我的家”这个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诸如沟通方式、娱乐方式等等。在讨论中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家庭生活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再比如《生活需要法律》这一節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多方搜集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和法律内容,再以图片、音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让学生加深了学习印象,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以强化,以一种生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到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适当进行社会实践

书本的知识是丰富的,但也是不够生动的,书本的知识仅限于理论,为了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培养就不能仅停留于理论教学,需要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实践内容,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拓宽教学空间和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辨别实际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具体的实践中探寻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和责任观念。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理解,通过自身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得到的信息才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工厂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社会生活,通过对社区服务人员和工人繁忙工作的观察,深入直观的理解社会责任意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志愿者的爱心活动,诸如到敬老院献爱心、帮助残疾人等等,在活动中体会承担责任的感受,觉醒责任意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关心时事政治和社会新闻,通过网络报纸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了解社会生活和国家时事,通过对各种信息的了解逐渐养成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意识。通过对多方情景和信息的直接接触,学生会对社会和生活有了更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切的体悟,并从中意识到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和责任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内容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尽量丰富教学方式,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创新并配合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学生心里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研究,2017(10):131-132.

[2]黄春方.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中小学校长,2016(11):67-68.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培养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有效提升少儿图书编校质量探析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