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文化与人

2019-09-10蔡一迪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泥泞励志现实

蔡一迪

中国文化在古代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并且不断延绵传承创新至今,她在推动着中国进步的同时,还赋予人一种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培育能力。从古代的《周易》一书到近代的鲁迅一言,再到现代的毛泽东一笔,无形中阐述着一个人正确思想的启蒙、发展到形成的整个历程。

谈人,谈思想历程。读了几则中华文化传统名句后,深深地激起了我对这个话题的无限思考。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支持着中国人屹立于民族之林的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自强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从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佳话,再到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在家道中亡,门户凋敝之时仍不负众望,隐居西山历经十年心血写成了巨著《红楼梦》一书,一举夺得四大名著之首的桂冠;在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也曾闭门造书,历经数个春秋创作《围城》一书,“无一字无来历”的传奇,闭户不出的自强精神无不让我们感动到潸然泪下的地步;而在当今,曾在网络上红及一时的网店励志老板崔万志,在《我是演说家》励志演讲中,就“自强”一词,更放豪言壮语:“抱怨没有用,一切靠自己”,成励志之金句。纵观古今,无数励志人物凭借着自强的精神,终于抵达胜利的彼岸。“君子以自强不息”,应在于培养自强的美德,强调主观能动性。谈人,自强即是走出自我的第一步。

现实与梦想,对于我们实则是虚无飘渺之事。在充满无限诱惑的世界里,我们都想驾驭在梦想之云端,却又不愿意基于现实。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谈“敢于正视”一词,从正面看来,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曾被以“数学太差”的理由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可他却仍借一鼓作气之力,在找到自己短板后,发奋图强,最终考入杭州师范学院。也许上帝的骰子并没有掷到他身上,但他却立于现实,把握机遇,而后立事。

然而,若反而观之,生活中的我们曾因在无数次考试失利之后而自甘走向堕落,不懂得“敢于正视”,终将吃到人生的苦果。也有些人,在自认为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后,懒散漂浮、不甘进取、缺乏正视,最终竟作出轻生的念头,看不到生的希望。这种“一叶障目”式的对待挫折,让现实与梦想就此不堪一击的做法显然是大错特错的。回过头来,若能基于现实,敢于正视,不退缩,不逃避,这才可望。习近平总书记由注重打破“思想僵化”走向注重解决“思想分化”和凝聚共识;由注重重点突破的非均衡发展走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由“回应挑战”走向更加注重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率先绘制“一带一路”宏伟蓝图,提出并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切,不正是体现我们中国敢于正视,敢为人先吗?

谈人,人的一生是一场长跑,储蓄已久的力量,只为在最后的紧要关头冲刺。在最后的“人生冲刺”关键阶段,我抑是欣赏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朝的美好,源于昨日人们的自强与正视。当今,又有多少人不是从泥泞中走出,又从宫殿中走入?纵观之前的风雨兼程,终究能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鸿荒之力”。69年前的中国,多少仁人志士靠着坚韧的毅力,在黑暗中不停地摸索,也终于从风风雨雨和悲欢离合中走出,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座位……

谈人,着實是个很有趣的话题。自强,正视与崛起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走过泥泞,我们都将会感谢那个曾经貌似弱不禁风的自己!

猜你喜欢

泥泞励志现实
没有鸟叫,关了窗吧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泥泞(节选)
励志故事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温斯顿·丘吉尔的20条励志名言
生活励志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在雕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