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曙光来临前的死亡

2019-09-10张晨曦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话剧

张晨曦

摘  要:《窝头会馆》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献礼排演,由何冰、宋丹丹、徐帆、濮存昕和杨立新五位演员著名演员出演,由国内最知名的影视编剧刘恒编剧,由北京人民剧院导演林兆华导演。本文从几方面鉴赏这部可以说是中国话剧高质量代表的话剧《窝头会馆》。

关键词:话剧;“窝头会馆”;林兆华

《窝头会馆》是由国内最知名的影视编剧刘恒编剧,由林兆华导演的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话剧。

话剧在十八岁的时候才正式出现在笔者的生命里。在刚入学的学校剧社迎新演出上,笔者有幸观看了学姐学长经过为期一年排练出来的《蠢蛋》和《恋爱的犀牛》两部话剧。与往后的日子里第一次去酒吧看艳舞、第一次尝试接吻的震惊不同,话剧给笔者带来的震惊不仅仅是剧情带来的在哭和笑中思考,更是来自于演员灵魂深处对于话剧的严谨认真。作为一个话剧演员,无论台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站在舞台上,他就只能是那个角色,他的喜怒哀乐都要被掩藏,而演着演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仿佛也离着自己远远的了。当然,光凭借着文字是体会不到这一点的。笔者也是在出演了话剧《鹿鼎记》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在《窝头会馆》中饰演苑国钟的何冰老师说过的:“演到极致的时候心思不在于取悦观众。”的这句话的。

刘恒老师是话剧《窝头会馆》的编剧,也是豆瓣8.4高分的2000年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编剧。当时在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时候,笔者还在感慨到底是什么样的编剧能把北京话这么完美的演绎出来。在《窝头会馆》里,京片子味儿也是十分浓郁。“您能把我们当个屁,给我们放了吗?”田翠兰在肖启山试图把女婿关福斗拉去做劳役的时候说的这句话既充满了身为下层人民对自己的自嘲,又有着北京话里的不羁。学者张鹏禹理解为身处困境的人们口头上唯一的一点乐子,通过自损和损人来发泄胸中的不平,舒缓巨大的生存压力。很多人会觉得北京话就是普通话,其实不是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也就是说,北京话也是一种方言。笔者个人是十分喜爱方言的。无论是从小生活的石家庄,学习生活了三年的保定,还是那些旅游过的城市,方言无疑是一个地方的象征。身在异乡,听到故土的方言便会生出浓烈的归属感。在现在“您”这个字眼越来越多地成为了虚伪的象征的时候,听北京人说一句“您今儿吃了没?”感受到的不是阿谀奉承的尊重,而是自然的流露,十分舒坦。刘恒老师在《窝头会馆》中把北京话的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中语气助词也是很值得关注的。“嘿,谁让,你让干的是不是?”(苑国钟)。“嗬,这哪儿跟哪儿啊。”(周玉浦)。“哎呦,我说大兄弟,您这钱可真够好赚的您。”(田翠蘭)。有了这些话佐料,人物说话时带出来的情绪就有了更好地诠释。

再谈谈演员方面。饰演古月宗的濮存昕老师笔者愣是第一眼没认出来,身为前清举人,每一个动作都流露着毫不掩饰的迂腐贪财。何冰老师饰演的苑国钟让笔者心疼到落泪,最后一幕就算是360p的清晰度也能清楚地看到他的汗水。据说,有一次演出的时候酒瓶子碎了扎进了何冰老师的手掌心里,直到完成表演后他才缝针回家。但是在后期采访的时候他却说这是他演的最畅快的一次,因为最后的独白完全就是自己的演绎而不存在取悦观众的心思。还有,第一次看到宋丹丹老师骂人,真痛快。宋丹丹老师一般是以喜剧小品演员的身份为大家认识的,但是她也在采访中自豪地提到自己是一名话剧演员。笔者认为话剧演员和小品演员的身份并没有高下,只不过话剧对于演员的要求更高,更考验一个演员的台词功底和随机应变等能力。偶然间看到了北京电影学院排演的《窝头会馆》,其中宋丹丹老师的角色田翠兰由关晓彤饰演。有一个情节是田翠兰干活,不小心膀子脱臼了,疼得直叫唤。在看北影版的《窝头会馆》时,有一条弹幕写着“真·哨子”。我们姑且不说评论的人嘴损不损,在笔者看来,演员是话剧的再创作。无论是宋丹丹老师的“哎呦,哎呦,赶紧的,疼死我算……”,还是关晓彤略显稚嫩的尖叫,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剧中人物没有十全十美的,跟现实当中的人一样,只要是人,就有缺陷。这也是这部剧把“圆形人物”这个概念塑造的成功的地方。田翠兰虽然曾经做过“暗门子”,但是她愿意照顾有传染病的苑江淼。苑国钟虽然和田翠兰有着不明不白的关系,但是他为了儿子可谓殚精竭虑。每个人都有优点,但是苑江淼这个角色,有可能是笔者不理解“孝忠难以两全”,真的是头一次看个话剧能把我气的发抖的。和他爸抢钱的时候哪里看的出来像是得了痨病的人,以为自己很高尚父亲很肮脏,但是连自己的父亲都不尊重的人哪来的高尚可言?是,他确实是在为了新中国奋斗,但是如此奋斗真的是值得提倡的吗?“我念您的养育之恩,愿意叫您一声爸。”他爸为了他付出了多少,到头来就为了他所谓的追求被嫌弃成这个样子。是时代冲击下的观念不一致造成的吗?不是,身为一个父亲,想要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儿子平平安安。他也想不再受“官国”的压迫,但是如果反抗的后果是让儿子没有依靠,他还是会选择顾及自己的小家。金钱对于苑江淼来说可能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远不及他想要追求的思想重要,有人说这是属于学者的孤傲,但是在笔者看来这是极度幼稚的表现。你眼前只有光明是因为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笔者母亲之前跟笔者聊天的时候说:“好像每个父母都会对孩子有或多或少的歉意。”这句话是在她听一个顾客说自己的女儿在外留学一年花几十万之后跟我说的。母亲一直竭尽所能给我她能给我的最好的,甚至这样还觉得亏待了我。那我呢?我给母亲的是之前不懂事的任性胡闹,还是凭借着母女的关系一味的索取?百善孝为先。如果我的理想和父母二者之间冲突,我定会选择父母,生养之恩尚且一辈子都报不完,又有什么理由去伤害他们呢?然而换言之,二者并不一定会冲突,我做的决定父母向来是支持的。试想,如果苑国钟知道苑江淼是在做“赤党”的宣传者会怎样呢?我想,身为一个明事理的父亲,他也定会做出支持儿子的举动。

看完《窝头会馆》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疼,闷闷地疼。不是看《七号房的礼物》难过地放声大哭,也不是分手之后深夜的崩溃。是一种无力的心疼,眼睁睁的看着一点一点沉沦,在黎明来的前一秒被绝望浸没。可悲可叹。好在,还有生命的延续,希望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A%9D%E5%A4%B4%E4%BC%9A%E9%A6%86/9264347?fr=aladdin.

[2]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9%AE%E9%80%9A%E8%AF%9D/161653.

猜你喜欢

话剧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再见啦,秋天!
“北京故事”巡演
《民国时期话剧杂志汇编》在沪首发
第二十一届“佐临话剧艺术奖”揭晓
过去的理想
话剧《惊梦》
余则成问所有人:如何欣赏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