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5-24黄观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责任大学生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责任意识,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大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和了解自己应要承担的各项责任,并能自觉地将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相联系,认真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过程,把责任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态度。责任意识教育与道德教育息息相关,是道德教育的应有之意,是人之为人的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是以高校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认识水平为主要内容,以负责任为核心,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品格推动个人、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责任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力构建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机制,切实促进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是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因此,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高校对大学生开展责任意识教育观念不强

高校在进行大学生教育上倾向于大学生的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忽略对大学生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导致大学生容易对社会生活的判断和思考产生偏颇,责任意识淡薄。一方面,大学生长期处于大学校园环境中,高校教育注重社会价值取向,忽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独立,忽视了责任意识教育,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欠缺。另一方面,高校由于对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缺乏观念的指导,开展德育工作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设置为主要方式,教育方式单一,成效不显著。

(二)高校对大学生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力度不高

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到各方面关爱,展现特有的价值取向。部分大学生反映出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思想欠缺,功利主义思想泛滥,责任意识狭隘。在高校长期以来的教育现实中,很少加强关于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审视方面的引导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这一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发现改正,逐渐积累了很多不良的价值取向。

(三)我国教育实践与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不切合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责任意识教育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未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责任意识应是学校教育从小学开始引导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在萌芽、发展、形成中完善。然而,中小学教育的片面化使得责任意识错过了奠定基础的萌芽、发展阶段,与责任意识教育方面的实践不切合。而在接触社会最前端的大学阶段,高校面临承担中小学缺乏责任意识教育的后果,导致了自身及外的双重压力。但高校处于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角度出发,对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高校责任意识教育不容乐观,为改变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落后现状,走出现今面临多种问题的困境,因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观念

大学生对责任意识的提高,需要高校积极引导。首先,高校应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价值要求,正确看待社会不良现象出现的的必然性,如价值危机、道德滑坡等。其次,努力加强大学生的责任素养。最后,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加强责任意识教育的引导。

(二)责任意识教育见之于社会实践

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唯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责任意识是非先天性的,只有在后天实践中才能得以培养成长。高校要做到社会实践与责任意识教育的结合,使责任意识教育生活化实践化,既赋予责任意识教育充分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在实践细节中引导大学生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理性判断力。高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引导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将对责任意识教育的思想领悟在实践中提升,更加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要求,能够站在时代的高度发现、分析、解决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懂得为集体、社会、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积极引导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了解未知,提高探索精神和实验能力,更好地使大学生树立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高校只有重视社会实践的开展,才能为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建设教师队伍,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

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关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成效,两者息息相关。一个不具备高度责任意识的教师难以感染大学生对责任的体会,更有可能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產生潜移默化的消极作用。教师要始终把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首先,教师工作要特别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善于将自身高度的责任意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融入到责任意识教育的始终,渗透在工作、生活的点滴之中。同时,教师除了具备职业的基本素养要求外,教师还应掌握责任意识教育的方法,如在方法上积极探索责任意识教育教、学、做相统一的育人模式,这也是教师本身教书育人的责任。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指出,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树立榜样。因此,教师的垂范作用是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优化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责任意识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情绪的调节,精神的滋养,感情的慰藉具有优化作用。高校要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让大学生置身于积极自信的校园氛围中,感受到校园向上力量的熏陶,能让大学生自觉地思考理性的对待并审视自身的责任。同时,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给大学生提供了发掘兴趣,提高技能,人际交往等各种平台,为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切合大学生的平台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强化榜样示范作用。

另外,针对社会、学校、家庭三种外在因素对大学生自身责任意识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努力促进社会、学校、家庭责任意识教育三者合力最大化的发挥,以此积极促进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形成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强有力的外在推动力。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黄观华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责任大学生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大学生就业趋势
谁的责任
责任(四)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有效提升少儿图书编校质量探析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