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核心素养,打造小学语文内涵课堂

2019-09-10孟淑媛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孟淑媛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的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给学生讲解更多的语文知识,还要开展相关的核心素养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发展。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打造有内涵的小学语文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课堂

众所周知,语文是塑造学生独立人格等方面能力的一个基础性的课程,核心素养是进行小学课程的一个很集中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更好的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从多个角度出发,多方面的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多个方面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三观正在快速的形成。语文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样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道德境界。语文学科不仅仅具有很强的人文特点,里面还包括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的能力,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契合度。语文是一门比较综合的课程,而核心素养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相应的改革,可以更好的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打造小学语文内涵课堂的具体方法

(一)增强朗读方面的教学,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当代语文教学的理论认为,朗读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第一个要素,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途径。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课文,每一篇课文都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品读。朗读是增强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使用朗读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生命生命》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朗读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反复的朗读的时候就可以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情境,里面的描述的情境有很深的感情。里面还流露出来很强烈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在进行精读的部分,教师可以紧紧的抓住“生命”这些主要的线索来让学生进行品味。在具体的朗读中就可以让学生思考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从而牵引出一条主要的线索。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这个线索来深入的理解课文,将其中重点的句子进行反复的朗读,帮助学生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渗透核心素养的体现。语文学科中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更好的表达学生的创造力,如怎样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等等。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经常的引导学生如何品味语言,创造性的使用语言,增强学生的语言分析和运用的能力等等。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将重点的词语进行相关的批注。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总结相应的规律。接着在进行自主交流的时候,也要让学生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人物进行相应的介绍。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独特的感受,也可以增强自己的语言创造的能力。又比如在学习《少年闰土》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30年后闰土又再次来到作者家的情境,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思维的能力,深化学生对相关课文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学生表达故事的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积累,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

每一个事情都有着自己的学问,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也决定了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积累。事实证明,只有学生进行广泛的积累,才可以得到更多的基础性的知识,落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做好积累的工作。如教师要引导学生每天都记忆一些好词好句,摘抄相关的名言警句,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等。这样时间一长,学生的语文基础值日就会慢慢的增多,他们在进行知识积累的时候,也可以在潜移默化间增加对这些词语运用的内涵和文章背后的情感和价值观进行转换。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就会慢慢的理解其中的内涵,把它们转换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四)进行名家作品的朗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更加广泛的阅读,培养他们每天都进行阅读的习惯,还要引导学生每天都进行记录,写一写日记。从大量的教育经验中都可以知道,教师要更加注重课外的阅读。通过阅读一些名家的作品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从里面感受到思想的精华。不过也有相关的调查显示,当前的小学生的阅读量非常的少,甚至低于国家的标准百分之二十之下,这也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为了让小学生养成相关的习惯,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每天都进行名著的阅读,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这样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积累,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校定期的开放学校的图书馆,确保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会的发展更加需要全能型的人才。而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好的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从而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这样才可以打造更加全面的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出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燕飞.新课改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的思考[J].初等教育,2017(10).

[2]黄晓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J].初等教育,2018(2).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