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探讨

2019-09-10张茂书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作文指导小学语文

张茂书

摘 要:小学语文不仅是其他学科的主力军,还是打开语言大门的魔法钥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为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仅靠钥匙的开启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作文教学做引导,带领学生走进语言世界,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思考、去创造,在写作中获得学习的快乐,体会语文学习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与写作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故此,本文对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指导;强化效果

引言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因为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作文教学的重视度不高,并且缺少有效指导,导致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写出的文章空洞,缺少写作技巧,没有可读性。上述现象的发生,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会阻碍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初中。对此,教师要探寻问题发生的原因,通过改变教学手段,强化作文指导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1.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首先,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在生活中缺少经历,在作文学习中缺少写作技巧与写作经验,当面对作文题目时,大脑处于空白状态,毫无写作思路,不能准确地对作文题目进行联想和拓展,导致学生写作思维受到阻碍,写作水平更是难以提高[1]。其次,写作基本原则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写作内容则是通过对周边人、事、物进行描述,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进而挖掘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是,不少小学生难以理解写作原则与掌握写作技巧,导致写作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最后,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只是停留在表象,将侧重点放在写作格式、审题上,并未对学生的主观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苍白无力,毫无看点可言。

2.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有效策略

2.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若想强化作文指导效果,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需要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导向,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2]。如果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或是强烈的欲望,那么他们将非常乐意地接受写作,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与指导发现、观察和研究写作素材,反之则反。故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视为重点内容,例如,在《盘古开天地》教学中,学生对我国神话故事十分感兴趣,他们有着无穷的向往,此时,教师可适当多讲述一些神话故事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讲述神话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技巧、结构布局等,将写作指导融入课文讲解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写作兴趣。

2.2适当降低写作难度

相比于初、高中的作文教学,小学作文相对简单,学生只需用清晰的思路和完整的语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想象或感受表达出来即可,必要时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加以润色。可即便如此,学生在写作时依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不强,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较少,所以,教师指导他们写作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写作难度,不要让学生刚刚迈进作文的大门就产生退缩心理[3]。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应注意适当降低要求,淡化文本,调整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小学生的知识、心理和年龄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一些符合他们身心特点与喜闻乐见的主题进行写作,使其逐渐接受写作。

2.3引导学生勇于表达

表达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写作技巧外,还要引导他们勇于表达,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落实到字面上,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使写作能力得到提升。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作文中的表达即为动笔写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但是这样的写作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效果一般。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多讨论、多沟通,避免“单兵作战”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在写作中做到扬长避短[4]。比如,采用小组合作的作文指导模式,要求每位小组成员针对写作题目进行口述,由于小组内都是比较熟悉的同學,而且人数不多,学生敢于开口讲话和表达。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根据单元主题组织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口头作文,以促进他们写作水平与表达能力的同步提升。

2.4丰富学生想象思维

写作不仅需要事实依据,还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勾勒。但在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将侧重点放在学生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忽视了想象力的引导。在这样的作文指导模式下,虽然小学生能一气呵成地写出作文,但是文章缺少活力与个性化元素,根本原因在于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被禁锢,导致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应鼓励其敢于思考,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小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作文创作。比如,学习《丑小鸭》时,针对丑小鸭“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教师可让学生将自身比作“丑小鸭”,对看到的景象进行想象,并说出自己的心中所想,从而丰富其想象思维。

3.结束语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在具体的教学指导中应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紧密结合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合理选择指导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对优秀文章和课外书籍的阅读,在阅读中开阔视野、积累写作素材,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温艳洁.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探讨[J].考试周刊,2016,(77):49-49.

[2]宋吉学.对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9,(49):60-60.

[3]加娜尔古丽·依玛汗.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若干思考讨论[J].南北桥,2017,(24):150-150.

[4]吴忠莲.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若干思考讨论[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1):49-49.

猜你喜欢

作文指导小学语文
关于小学作文指导中的想象和观察研究
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八点建议
巧妙点拨写作技巧,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水平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的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