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2019-09-10包芳

锦绣·下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有效实施课堂提问分析

包芳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课堂提问,去除了学生们抵触学习、厌倦学习的不良情绪后,进行分层指导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显得至关重要。把握更多机会,用问题启发小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远比直接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后续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也将变得异常顺利,一举数得。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本文特意做了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实施;分析;研究

引言

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旨在提升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发展观后,成功打开语文教育的新局面。语文课堂的提问教学,对于教师教学能力也有极高的要求,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和谐互动关系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工作才可以走向更大的成功。小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积累下丰富的学习经验,期待他们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而创造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1、科学构思,提问设计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科学地构思提问内容,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来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养成好的探究习惯,把握机会突破自我。首先,优化提问设计时,语文教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思维能力等,要让相关问题的提出,起到加深学生对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内容的理解的作用。通过问题拓展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充分活跃,尽最大努力扩大他们的想象空间,或者立足生活實际,指导学生们“学以致用”,课堂提问更有特色,语文教学成效显著,对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来说也很有利[1]。其次,语文教师构思问题应正确认识到,学生要想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方法,就必须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实现,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意义及用法,课堂提问一定要和具体的问题情境结合起来。在提问过程中,教师也要适时变换语气、方式等,有效提高提问的趣味性,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最后,关于问题的设计要有技巧、策略,要与教材知识紧密相连,能正确、全面表达出课文的思想与内容,这样才能让提问有效率,有意义。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需深入研究教材,全面掌握课文内容,抓住课文内容的关键点,并围绕文章中心思想与主要内容进行设计;一篇课文中,往往包含难点、重点、疑点,在这几项构成要素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的疑点设置问题,才能启发学生思考。

2、选择时机,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并非是随意的、盲目的,而是具有目的性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选择良好的时机,这样才能达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在重难点处提问。重难点知识是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也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地方,教师要针对重难点知识来设置问题,通过问题驱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实现轻松掌握知识[2]。二是在知识新旧衔接处提问。无论学习什么,温故而知新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在旧知识上实现新知识的接收。教师要在新旧知识联结点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巩固就只是,学好性能知识。比如,教《渔歌子》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回顾《江雪》,分析哪个“渔夫”更快乐,原因是什么?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江雪》的寒冷的雪景、孤独的渔夫等镜像,通过对比《渔歌子》,学生就很快领悟到《渔歌子》的渔夫是快乐的,内心充满了喜悦,诗歌是清新明快、活泼自在的。三是在“无疑问处”提问。疑问是学习的开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在“无疑之处”设疑问,这样才能达到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扩展学生的思维,引发深度的思考。

3、分层提问,全员参与

教师应在提问时注意分层,去照顾不同的学生群体,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比如,学习《一夜的工作》时,教师以分层提问促进学生全员参与课堂,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从题眼入手,提问基础较弱的学生: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这部分学生能很快的从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并概括出来,生活简朴、工作劳苦两方面。紧接着,教师继续提问: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把相关语句画下来,并批注自己的感受。这个问题深度进了一步,重在引导学生说出个性感悟。

4、由浅入深,控制节奏

课堂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的信息双向交流。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提问的节奏,问题的难度要由浅入深,同时,注重在教学提问中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如此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假如从一开始就设置难度较大的问题,学生很容易产生“知难而退”的心理,主动放弃对问题的思考,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3]。如果一开始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产生枯燥心理,其间遇到难度大一些的问题也会过于“轻敌”,不愿意多加思索,教学同样达不到目的。因此,设问要由浅入深,适当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给学生带来信心,逐渐地提升难度,促进学生学习,不断进步,最后再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后带来的成就感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作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效果也一定会非常理想。

结语

总之,课堂提问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及记忆,并不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也不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装饰。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思考,在课堂中“善问”和“巧问”,还要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本身的“内驱力”。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对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掌握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美艳,徐丽.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策略的有效实施[J].大众教育,2018(22)145-146.

[2]杨新平.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实施[J].语文教育学报,2018(20)99-100.

[3]王春生,周海超.中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7)250-251.

猜你喜欢

有效实施课堂提问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简论高中“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