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特色

2019-09-10刘贯华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职业教育

刘贯华

摘 要:众所周知,香港社会多年来平稳发展,成安居乐业福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香港政府在进行公共决策时,以理性常识为基础,注重人文,情理法兼备。在这次赴港交流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點。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文关怀;香港教育体制

首先,香港职业教育在体制上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多阶进出,为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国内,中学生初中或高中毕业后,绝大多数学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职业教育。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职业教育在体制上受到“歧视”,而且学生的升学渠道很窄,以后的工作上升空间也很有限。所以,职业教育在国内的认受性低,发展也较慢的根本原因。

在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为促进终身学习而发展了一套学术资格认可机制(详见图一)。中学生中三或中六程度毕业后,可自由选择职业训练局(香港职业教育主管机构)下设机构的职业教育。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学习程度,取得不同的职业文凭和学位,比如基本技术证书BCC(技术员基础证书TFC)、中专教育文凭DVE(新基础文凭)、高级文凭HKDI/副学士文凭IVE(图二)。

最具特点的是,在香港的教育体制中,职业教育和普通中学的教育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职业训练局为希望继续进修学习学生提供与海外及本地大学协办硕士课程及学士学位衔接课程。也就是说,学生经过职业教育的学习后,同样能进入香港的大学及海外的大学继续修读学士、硕士和博士。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由行走于职业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之间,没有负担去考虑今后的升学渠道和就业上升空间。因此,香港职业教育在体制上充分以学生为本,建立完善的内部升学阶梯,多阶进出,为学生提供“一条龙“服务。办学体制的优势是使得职业教育在香港的认受性高、发展较快的根本原因。

香港职业教育开设的专业教育培训课程中,不但包括离校生职前课程,在职人士培训课程,社群培训项目,更有照顾弱势人士需要及残疾人士课程,充分体现了香港职业教育的人文关怀。

其次,香港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巧。拥有一技之长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但仅靠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巧也是香港职业教育的一大人文特色。

从2007/2008学年,职业训练局向所有全日制课程的学生推行了全人发展课程。

何谓全人?他指的是一个自信、有道德感、关顾他人、身心健康、持续终身学习的社会个体。全人发展课程是一门正规课程。学习的目的包括提升自信心及自律精神;发展人际沟通、解决困难、团队合作;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将来事业发展及终身学习做好准备;引导他们拓展潜能,迈向成功。上课的方法采用探索式学习,形式包括课堂教学,学生活动,体验式学习活动等。

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全人课程,全面培养自己的生活技能和社交技巧。一位学生在课程感想中写道:“我学懂了无论做任何事都应该抱着勇于尝试的心态,因为我在课堂中感受到‘不投入’和‘主动参与’的分别;”“我在全人课程中,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而且我建立了正面的价值观及抗逆信念;”“我会把全人课程的知识运用到其他学科,例如我会在计算机学科订立一些学习新软件的目标,学以致用。”

最后,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交流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香港以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文特色。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一可以增加学生与业界接触的机会,让学生从真实的工、商环境中汲取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加强他们的相关学科知识,并发展能帮助他们日后就业、进修及生活的关键技能;二可以向教师提供各行业对工作的最新要求,以协助他们编排课程及制定教学模式;三还可以探讨对双方有所裨益的伙伴合作发展机会/项目。学生得益,促进学校课程发展,行业也从中受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我在香港校园里,随处可见校企合作的宣传海报。例如,参观香港电台的职业探索活动,还有,香港钟表业总会及香港表厂商会设立的优秀学生入学奖励计划活动。学生在校园和企业两种文化的熏陶下,逐步过渡,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总而言之,这次香港考察交流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香港同行们的专业素质和进取精神,对我们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触动和帮助。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职业教育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