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体育分项教学的实践探究

2019-09-10茅天涯

成长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探究核心素养

茅天涯

摘 要:中国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中国教育正在逐渐转变思维,采取创新教育模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中体育教育也同样发生着巨大变革。在现阶段体育教育不断变革的前提下,提高高中生综合的体育能力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高中体育在采用分项教学的方式后提高教学效果,增加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分项教学;探究

1 引言

我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往往由教师主导。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学生参与少、教学质量不高。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教育改革,分项教学逐渐被广泛应用。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当的认知能力和自主能力,因此采用分项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合适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肯定,学生就会更有兴趣参与进来,从而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采用分项教学的重要性

对学生来说身体是第一位的,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的从事其他学习活动,否则不管是学习还是未来工作都将无从谈起。因此,高中体育教学不单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和锻炼体能,更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运动理念的重要课程[1]。

2.1 让运动不再枯燥,让学生更有动力

设立体育课的初衷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然而以往的课程模式经常是无差异化的方式,无法兼顾高中生的不同身体状况、兴趣爱好。这样的方式不仅效率不高,而且降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的厌烦,无法让学生养成坚持体育运动的习惯。因此,分项教学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方式的弊端,按照不同学生的体能状况、兴趣进行分配,组成不同的小组,通过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训练强度,帮助学生进行适合自身健康需求的体育锻炼。这样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2.2 激发学生潜能

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主导课堂教学,而分项教学将体育教学的主导权教给学生,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兴趣、不同体质采用不同的教学标准。把学生进行合理的编组,根据每个组的特点、需求、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与爱好,更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其自信心。

3 分项教学实践研究

3.1 体育器材设施建设

分项体育教学离不开足够的教学器材和场地。器材和场地的多寡往往影响体育分项教学的最终效果。体育器材和场地是影响分项体育教学的客观因素,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体育器材和场地的建设,从而更好的开展分项体育教学。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参与的人数多寡对体育器材的采购数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更好的控制采购成本。对于一些使用次数、人数比较少的器材和场地可以采取租用或者和其他学校合用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采购成本。同时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体育器材的使用掌握技术要领,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

3.2 增强学校重视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生课堂全部都是由教师引领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水准和职业素养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2],对于高中体育教育也是如此。高中体育教育由于受到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经常为主要科目让路,甚至为了提高主要科目的成绩将体育课换成自习课或其他科目,体育科目长期得不到学校、教师的重视。因此,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前提下学校要摒弃原有理念,重视体育课程教学,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和教学水平以及综合能力,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懂得如何科学的制定教学内容,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3.3 合理进行分组

由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积极性提高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体育教学更是如此。体育教学更应该注意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分配小组。这样可以根据不同分组的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师在课程进行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纠正,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体育课堂教育。如在分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分组。但同时教师也要时刻观察,毕竟学生的认知有限,教师也可以针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运动。

3.4 考核评价

教学必然有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体系。针对教师学校应该联合各年级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这样可以针对教师的品德、技能、专业以及教学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学校针对学生也同时要建立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技能、体能、理论知识、出勤等。根据这些评级体系可以更好的了解分项教学的效果。

3.5 调查反馈

学校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积极的进行调研。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技能提升、学习兴趣进行详尽的调查,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为进一步开展分项教学提供参考。分项教学方式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在体能、技能锻炼中也收到很好的效果,让更多学生愿意参与体育锻炼。

3.6 培养学生健身意识

高中阶段学生由于课业负担大,很多学生更多将精力投入到“语数外”等主要课程中,对体育活动参与度不高。通过分项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科目。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参与度,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体育运动,让学生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4 结语

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在体育教學中采用分项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性,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尊重。这样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性,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丁玉俊.浅谈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卷宗,2016,6(12).

[2] 郑燕霞.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4-5.

[3] 彭玉城.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6(76).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探究核心素养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