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企业资产管理制度的构建
2019-09-10甄小芳
甄小芳
[摘 要] 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大多数公司均把重信息化技术落实到了业务经营上,很少有在管理制度方面运用信息技术的,这也导致我国现在企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不是十分完善。在资产管理方面要全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规范这方面的管理制度。笔者希望通过深刻的探讨了解,找出其中的缺陷,以便优化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的完整度更高,使企业的发展程度也更高。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企业资产 资产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一、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内容要点
(一)采购管理信息化
资产采购是资产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从提出资产购买计划到资产验收,涉及方方面面的环节,而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资产采购程序进行规范,有利于保证采购过程透明、强化预算执行工作、保证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采购管理信息化系统有诸多功能板块,如采购申请、预算、合同管理、验收管理、入库管理以及支付管理等[1]。如在采购申请管理中,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有效审核,才能继续往下执行。信息化管理能够为企业提供各种有效的数据,实现资产各环节管理无缝对接,在验收后进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有利于提升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效率。
(二)资产管理信息化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可以让这项管理工作变得井然有序、有据可依。同时,资产管理还能成为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当资产变得更多的时候,能够打印出验收单据以及条码等;另外,借助信息化系统,将这些信息自动提交到具体归口中,还能够为财务部门记账、审核等工作提供数据依据。利用现有资产数据,在特定的时点进行企业资产清查,在系统中设定科学样式的表格栏目,能够自动生成各种与之匹配的查询表格,查询结果能够录入常备数据库中,在数据库中形成规范的Excel表格[2]。
(三)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中,依据企业财务规范分割成具体的账表类型。同时,以教育部下发的十六大类为基础,形成财政部十大类以及固定资产总分类账目六大类;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与财务软件有效对接,形成业务对接,确保企业资产变动、增加、处置、折旧等多项数据的有效处理,此过程中的人为工作不断减少,可有效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有利于保证账账相符,符合2019年政府制定的新会计制度相关要求。
二、信息化视角下企业资产管理制度现状
(一)管理意识有待提升
企业管理层对资产管理重要性认识的程度关系到整体资产管理制度的实施。就目前企业资产管理工作而言,很多企业领导者更多是关注企业的经营效益,没有真正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以至于企业资产管理实施中面临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果企业的领导者不能提高重视,资产管理意识比较弱,必然不会对企业各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究,也不会自主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也难免会出现偏差,最终会对企业发展造成影响。
(二)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还有不少工作人员在管理层面使用的手段不够规范,导致资产管理工作仍有不足的地方。更有甚者,利用自己是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从中谋取私利,这无疑增大了资产管理工作的难度,还可能对企业资金周转造成影响,无法有效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加上一些企业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较弱,缺乏相关的资产管理知识和技术,以至于很多资产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无法保证资产管理在企业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企业资产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项目申报与采购是两种不同的业务,应当予以分离,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通常由企业后勤部门、信息中心全权负责。企业中涉及固定资产项目采购的工作都是申报项目部门负责具体采购。因为其本身具有具体的工作,在采购中不能做到精细化。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采购方由于本身工作繁重而无法全心全意负责采购预算,有些采购方甚至将可行性报告、预算申报书交由对方代办。相关的业务关联方为了让项目更加容易中标,虚报预算金额。下达预算文件后,采购方由于对专业设备不了解,会让业务关联方代替制作采购文件、招标文件,以至于标书内容秘密性丧失。现阶段,很多企业在管理中,没有设置采购小组,或设置的采购机构形同虚设,都是相关部门自行完成采购。如果该采购项目为政府采购项目,由于政府对采购操作流程有一定的规定,操作相对规范;如果属于非政府采购项目,则会存在较多人为干扰因素,如采购人员为图方便不多方取证,中饱私囊,这会使采购的固定资产质量受到影响,从而对企业利益造成损害。
三、基于信息化企业资产管理制度的构建措施
(一)树立起科学管理的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帮助企业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意识,让他们对资产管理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完整的规划[3],让企业的所有人员都意识到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让他们充分了解资产管理的相关内容,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以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只有树立起科学管理的意识,才可以在整体上对实际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给企業资产管理工作营造有利的环境,促进企业发展。
(二)调整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人才队伍
企业要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借鉴我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设置一些能够相互制约的职位,保证各项资产管理工作高效顺利开展。通过相互制约,不同管理阶层、不同管理部门的人员能够相互监督,资产录入人员不能是同一个人员,避免发生徇私舞弊、监守自盗等问题。企业在管理中,明确相关授权问题,采取岗位轮换制度,落实岗位管理工作,让企业资产变得更加透明化,让企业各阶层员工都能够参与资产管理工作,为企业资产管理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有利于保证收支平衡、管理与业务平衡,有利于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把好企业资产采购关
企业资产采购多为日常需求和业务开展服务,需遵循相应的业务流程。如果提出申请后,审批间隔时间太久,很可能会影响日常工作。尤其是电子类产品,更新速度较快,这就要求要尽量简化采购流程,去除或合并不必要的环节。企业在具体采购时也有诸多风险,如违反国家规定、滥用权力、信息失真、账目错误等,后果可想而知。
企业内部应设置采购机构,采购业务流程应包括申请、审批、购买、验收、结算、后期服务几道流程,且部门须扁平化,改掉过去金字塔式的等级模式。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保持信息通畅、提高业务效率。为防止滥用权力以及工作的重复和遗漏,需明确划分各个岗位的职责,不得越俎代庖[4]。内部审批、招标、投诉检查等部门应隔离,以免出现开后门等现象,影响采购的透明性。企业要保证采购质量,减少贪污舞弊等行为,必须保证相关岗位没有过多联系。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将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企业资产管理中,提升企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保证各项资金规范使用,有利于监督企业的资金流动去向。现阶段我国企业资产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不足,在将来可能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所以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企业资产管理向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洋.大型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探讨——以轨道交通行业为例[J].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17,32(05):41- 43.
[2]龙庆麟,梁国辉.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5):97- 98.
[3]冯仕,袁维宁.石油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信息化方案研究[J].石油规划设计,2014,25(02):16- 19,50.
[4]童涟.关于实现电力企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有益探索[J].科技创业家,2014(05):238-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