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9-09-10郑军

管理学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方法探讨能力提升企业管理

郑军

[摘 要] 经营管理是维护企业良好运营环境的基础。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本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阶段企业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创新建议。

[关键词] 企业管理 能力提升 方法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5.2 文献标志号:A

如今,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企业要想突出发展困境,抢抓发展机遇,就要做好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在市场中寻找并抓住有利时机,为企业发展创造最佳战机,取得最好的经营目标,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一、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经营管理是企业发展中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它是采用科学组织方式,促進企业产供销等环节有序对接,实现人、财、物等资源优化配置,用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从而达到企业各项预期目标实现的目的。因此,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企业实现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如今,国内外市场逐步融合,企业要同时面对国内国际竞争。随着我国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许多国外大型企业集团对国内市场虎视眈眈,它们资源雄厚、管理先进,对国内市场冲击很大,对我国企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国内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转换观念,注重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其次,这是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由于受经济发展影响限制,我国企业在市场中的作用有限,管理机制比较僵化,体制转换存在很大问题,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差。一直以来,我国企业虽然不断进行自我变革,但在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上改进不大,管理模式简单,管理思维狭窄,难以达到企业管理目标。因此,必须实现管理创新,才能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实现。

最后,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现实要求。面对竞争,企业别无选择,唯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提升管理能力。在过去的企业管理中,“人治”现象十分明显,人的作用十分突出,企业要靠“关键人”进行维护运营。“关键人”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巨大,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失去了“关键人”的引导,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损失,这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要改变这种“人治”现象,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使其免受个人影响[1]。因此,实行经营管理创新就要用制度管人,激发全员创造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二、现阶段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分析

(一)缺乏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目标不明确

一部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缺乏,没有明确的经营管理目标;有的企业有具体的经营目标,但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导致经营管理活动较为原始,所有经营管理活动都要靠企业负责人安排,企业目标只有企业负责人自己清楚,没有形成企业的行动指南,因此难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负责人缺乏长期经营战略,难以维系企业发展。许多企业的创业者开创之初都有一番抱负,希望在市场上有所作为,然而他们当中很多人长期目标不明确,或者只有短期目标,追求短期利益的实现。一部分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缺乏经营管理能力,无法左右全局,导致企业经营受阻。

(二)企业管理架构复杂,经营管理体系混乱

企业经营管理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有的企业管理架构较为复杂,经营管理需要通过多个层次才能传达到位,内部信息沟通不畅通,企业对市场反应迟钝。表现在多个方面: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从高层到基层的信息传递渠道过长,管理体系臃肿,部门设置过多,管理环节过多,职责没有理清,处事不愿意担责,遇事相互推诿,内部协调性差,影响经营效率;组织管理中的冗员过多,主要进行事项传达,不负责处理具体事务,一线员工较少,看的人比干事的人多,工作主要由一线完成;组织中员工综合素质不高,优秀管理人才缺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形成制约;有的企业领导经营管理观念落后,没有认识到组织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在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模式,管理权限集中,高层领导很“辛苦”,疲于应付日常事务,不能集中精力抓“大事”,中层干部等指示,缺乏主动性。基层一线谁都可以“指挥”,谁也不担责任,管理体系较为混乱[2]。

(三)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机制存在不少问题

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不全面,有的套用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没有建立与本企业业务运行相符的管理制度,导致在执行过程中“水土不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监督体系不健全。在经营管理制度中,缺少对高中层部门人员的约束机制,企业实行从上至下的执行与监督体系,而缺乏自下而上相互约束的互动机制,特别是企业“上层”缺乏有效监督,管理风险较大。二是激励机制单一,执行难度大。在部分企业中,激励机制片面强调物质激励的作用,以物质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或者处罚,大多采取重奖轻罚的方式,不能形成双向的激励效应。有的企业不愿意较真,特别是在利益分配中采用平均化方法,制度执行不严肃。三是经营管理创新能力不足,内部管理缺乏活力。一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缺乏创新,经营管理按部就班,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企业管理方式单一,对任务进行强制分解,对员工缺少民主,缺少人性化管理,员工主动意识差,不愿意过多投入,从而对企业经营能力提升产生较大影响。

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分析

(一)树立长远的经营管理理念,做好经营目标长期规划

企业经营要有长远发展观念,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为此,企业负责人要放眼长远,树立长远的经营管理理念,从而在开展经营活动时能够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通过做好经营目标的长期规划,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企业高层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采用科学的理念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为此,需要制定企业长期经营管理规划,明确年度经营目标。企业负责人要加强经营管理理念的学习,提高驾驭经营活动的能力,在进行投资决策、项目管理时能够理性分析,沉着应对,并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择正确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提升[3]。

(二)构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理顺内部经营管理格局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构建现代管理体系,促进经营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要不断理顺内部经营管理格局,顺应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優化。企业创立之初,企业人少事少业务相对简单,管理体系相对简单,可以由企业负责人直接控制企业的业务流程,对企业经营管理“一手抓”,进行直接指挥,这样有利于管理快速运行。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随着人多事多业务多的局面出现,这种单一的管理体系与管理模式将会使企业负责人难以应付,这就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改变这一单一管理模式。同时,也改变机构中冗员过多、职责不分、内部混乱、协调不力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三)优化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激发企业经营管理活力

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对经营管理制度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企业防堵管理漏洞,防范企业风险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制度激励发挥作用,激发内部活力,提升内部经营效率。为此,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与优化经营管理制度,根据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创新。一是健全监督体系,完善上对下的监督,畅通下对上的监督渠道,使上下监督不留空白,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二是严格激励政策,做好各项政策的执行兑现。制度要发挥权威性,就要在执行上下功夫。 要根据激励政策及时、严格做好责任兑现,加大奖罚执行力度,采取重奖与重罚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激励双向效应。三是鼓励经营管理创新,要改善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将对员工的管理改为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让员工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利于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四、结语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要树立长远发展理念,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构建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同时,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伟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80.

[2]李义鑫.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08):84.

[3]曾文礼.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6(12):63, 264.

猜你喜欢

方法探讨能力提升企业管理
试论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方法探讨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匠心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DDoS 攻击的检测和控制方法
学生写作能力的实用价值及其提升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