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企业特质与创业绩效

2019-09-10徐凤菊麻丽娜李芳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

徐凤菊 麻丽娜 李芳

【摘要】“双创”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将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领域中,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在构建社会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分别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探索企业特质在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特质的调节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企业创业绩效的对策建议,以降低企业创业风险。

【关键词】社会资本;企业特质;不同维度;创业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94(2019)22-0069-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JY065);武汉理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国际交流项目(项目编号:2018-JL-008)

一、引言

创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形成,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在促进就业、拉动社会需求、增加财富创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国家或区域经济增长及综合竞争实力的增强。如何衡量和提高企业创业绩效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创业型经济”自首次被提出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探讨,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各派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在创业初期仍然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如资金不足、管理不善、规模较小等,导致企业创业风险较高。随着理论的成熟发展,不少学者从社会资本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社会资本在企业创业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创业机会,获得更多的创业资源[1],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范围。由于企业经营模式逐渐从物质资源经营转向资本经营,这使得社会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2],在信息传递、资源获取、网络联系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稀缺性资源,并进一步完善现有社会关系,构建新型关系网络,实现社会资本的积累。对创业企业而言,社会资本带来的经济效應更为显著,关乎企业能否在初创期“存活”下来,并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对创业绩效有着较大的解释力度,因此,探寻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内在关联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文献回顾

在对社会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中,部分学者从社会资本的结构、认知、关系三个维度进行研究,认为社会资本可以推动创业绩效提高,并强调了吸收能力发挥的中介作用[3]。顾颖、房路生[4]以初创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关系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与企业生存率正相关,与企业成功率负相关;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企业生存率和成功率均相关;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社会资本的研究议题。关于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有学者从动态能力的视角,结合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详细阐述了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发挥作用的过程,并揭示了动态能力发挥的中介作用[5,6]。也有学者从自然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对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阐述了社会资本的具体运作方式,指出社会资本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影响因素[7]。

鉴于社会资本与企业战略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其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是积极而显著的[8],有助于企业创业过程的顺利实施[9]。从创业导向的视角来看,企业层面的基本信息能够显著影响企业创业绩效,而创业者层面的基本信息对社会资本与小微企业创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通过引入创业团队效能感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对提高企业创业绩效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10]。企业特质对社会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11],但企业规模、所属行业、企业性质以及成立年限等异质性因素产生的调节作用是否具有同质性学术界并无统一定论,且以企业特质为调节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也不多见。因此,本文从企业特质的四个异质性因素入手,研究不同维度社会资本对不同类型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并提出改善企业创业绩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企业创业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研究模型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由Bourdieu[12]提出,其指出社会资本是各类资源的整合体,与公众熟知、认可的体制化关系网络密切相关,并将其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不同的形式,强调了其集体性。Coleman[13]进一步对社会资本的特征进行总结,指出社会资本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在社会网络中广泛存在。随后,国内外学者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将其划分为不同维度:①三维度说,即结构维度、关系维度、认知维度[14];②基于系统主义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说;③基于不同内外部环境的内部和外部社会资本[15];④信任、规范、网络等层面的社会资本[16]等。本文采取学术界通行的分类方法,即三维度说。

企业创业绩效是企业在创业阶段利用各种创业资源进行创业活动的整体效果,有助于产生新的企业价值。但关于创业绩效的内涵,学术界存在不同的标准,大体包括以下三类:创业绩效是一定期间的行为活动,是一定期间的表现结果,是主体拥有的能力。基于此,本文认为创业绩效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业活动的最终结果,反映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否获得从弱变强的动态生长。在衡量指标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可从主观绩效和客观绩效两个层面进行研究[17]。为增加创业绩效衡量指标的多样性,本文采用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从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和财务绩效的视角进行衡量。此外,企业层面的基本信息将影响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产生异质性特征,故本文以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规模、企业性质及成立年限为调节变量,建立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二)研究假设

1.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

结构维度从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角度出发,衡量组织与外部联系的程度,决定了组织拥有的资源。网络规模越大,企业拥有的社会资本和外部资源越充足,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越有利。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加强企业内部及与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可准确评估所处环境,有效识别商业机会,获得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促进企业开创新的业务、稳步发展[18]。

关系维度从社会关系资本对个体的作用角度出发,用于衡量各个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程度、被认可程度,主要集中于相互信任、友好的特别联系中。由于人力、物质和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企业信任程度越高,人、财、物等资源越容易整合在一起,进而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20]。开放、共享、信任、社会化关系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21],随着社会资源的交换及交流合作,企业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逐渐增强。

认知维度从促进实现组织目标所共有的范式角度出发,用于衡量网络成员中的语言、价值取向及表达方式的相同或相似程度。认知社会资本强调企业在市场和行业中能够获得的认可程度,直接影响创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通过共同的语言、价值观念和表达方式,可以加大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力度,为创业绩效带来积极影响。

不同维度社会资本相互作用,存在较强的内部关联[22],且不同的社会资本结构之间存在交互作用[23]。因此,本文认为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正相关,并提出如下假设:

H1: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正相关。

H1a: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正相关。

H1b:关系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正相关。

H1c: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正相关。

2.企业特质与创业绩效。不同行业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投资回收期、融资结构、风险等各不相同。由于企业倾向于与自身背景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建立联系,相比行业外联系,行业内的联系更為紧密。从外部环境看,与企业发展最具有直接关联性的是其所处行业,因市场环境、发展机会、竞争状况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企业的创业导向等也不完全相同,导致创业绩效不同[17],因此,行业特殊性是影响企业社会资本及创业绩效的重要因素。鉴于新兴行业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创新性的产品或服务,本文认为所属行业正向调节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与传统行业相比,新兴行业中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更大。

不同规模的企业拥有的资源总量及资源配置能力不同,社会资本量和经营绩效也存在较大差异。有学者研究指出,企业规模越大、信息和资源流动性越强,企业获得的社会资本越丰富。但也有学者认为社会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产出率具有一致性正向影响,且在规模大的企业中更明显。谢洪明等[24]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的社会资本、网络强度对管理创新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这在小规模企业中并不显著。基于上述信息,本文认为企业规模正向调节社会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的关系,且企业规模越大,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程度越大,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资金,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按照企业性质划分,则企业分为国有、民营、股份制和其他企业四类。以国有企业为例,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定位决定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于其他企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但层层代理增加了代理成本,导致国有企业缺乏发展动力,经营绩效较低。相反,民营企业的发展动力较强,管理者更重视社会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有助于提高经营绩效。张萍、俞静[25]从智力资本、股权结构的角度研究其与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权性质影响企业经营绩效,且国有企业经营绩效明显低于民营企业。因此,企业性质不同,资源整合能力和投资效率也存在显著差异[26]。本文认为,企业性质调节社会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的关系,且在非国有企业背景下该调节作用更强。

社会资本具有可累积性,通过与网络结构中其他企业之间的长期联系获取稳定、可靠的资源,并进行自我再生产。同时,社会资本具有自身价值,不仅能为供给方带来收益,也能为接受方带来可靠的社会资源,并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收益以促进良性循环。一般而言,企业成立年限越长,其掌握的商业信息越丰富,与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等网络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也会越稳定,这有利于企业获得生存及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也将更显著。因此,本文认为,企业成立年限正向调节社会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的关系,且企业成立年限越长,该调节作用越强。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企业特质调节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H2a:企业所属行业正向调节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与传统行业相比,新兴行业中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

H2b:企业规模正向调节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且企业规模越大,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程度越大。

H2c:企业性质调节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且在非国有企业背景下该调节作用更强。

H2d:企业成立年限正向调节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且企业成立年限越长,该调节作用越强。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所需数据及相关信息,问卷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性质、成立年限、所属行业及员工人数)、社会资本三大维度(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及关系维度)、企业创业绩效(生存绩效、成长绩效及财务绩效),采用Likert五点量表法进行设计,共20个测量问项,5至1分同意程度依次递减。

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调查对象均为企业工作人员,收回问卷21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173份,有效回收率为57.7%。样本企业中,处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占比63%,新兴行业占比37%;国有企业占比约35%,非国有企业占比约65%;员工人数50人以下占比6%,50~100人占比13%,100~200人占比16%,200人以上占比65%;公司成立年限1年以下占比3%,1~3年占比7%,3~5年占比19%,5年以上占比71%。

(二)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为保证数据的可得性,借鉴现有学者的研究选取以下指标衡量创业绩效,如表1所示。

2.解释变量。结构维度体现了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本文选取联系的频繁程度、密切程度及联系对象的数量进行衡量;关系维度体现了网络成员联系的质量,可基于信任程度、信守承诺程度及损人利己趋向衡量;认知维度体现了网络成员认知的范式,可基于共同价值取向、各成员是否有共同语言及共同表达方式衡量(见表2)。

3.调节变量。企业特质不同会导致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出现异质性特征,本文选取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成立年限四个因素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对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五、实证分析

(一)信度及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可用于衡量问卷数据的可信度及稳定性,一般以Cronbachα系数反映,系数0.5是最低可接受的信度水平,该系数越大,表明各测量指标的相关性越强,信度越好。效度检验可用于衡量测量项的正确度,常用因子分析进行构建,可简化数据的基本结构。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除财务绩效Cronbachα系数为0.583之外,各量表的系数均在0.7以上,大于统计规定的临界值,说明该问卷的信度较好,可進行进一步分析检验。

样本的KMO和Bartletts球形度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表5则列示了因子分析解释的总方差的结果。

由表4、表5可知,样本的KMO值为0.800,Bratletts球形度检验得出的伴随概率值为0.000,低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社会资本测量指标能够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三个公共因子后,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9.257%,各指标的载荷系数符合要求,表明社会资本的变量结构具有较好的效度。

(二)回归分析

以社会资本为解释变量、创业绩效为被解释变量,利用Eviews 6.0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模型1是在不考虑企业特质的调节作用时,测量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与企业创业绩效的关系。其中,结构维度回归系数显著(b=0.340,p<0.01),表明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显著正相关,支持H1a;关系维度回归系数显著(b=0.309,p<0.01),表明关系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显著正相关,支持H1b;认知维度回归系数显著(b=0.371,p<0.05),表明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显著正相关,支持H1c。

一方面,资源的可得性是提高企业创业绩效的重要条件。社会资本反映了企业在网络关系中拥有的各种潜在和现实资源,有效的社会资本能够帮助企业获得生产要素、知识、技术等,掌握全方位的市场信息,并率先做出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对提高企业业务运行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结构维度方面,企业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有利于保证产品销量的稳定性;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产业集成效应。在关系维度方面,企业与其他网络成员相互信任、信守承诺有效降低了谈判或交易费用。在认知维度方面,与其他主体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有效节省了交易时间,使业务运行更加高效。因此,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业绩效均有正向影响。

(三)调节作用分析

1.所属行业的调节作用。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行扩展,由表6模型2可知,企业所属行业对关系及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b分别为0.023和0.028,p> 0.1);对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企业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b=0.224,p<0.05),部分支持H2a,说明在新兴行业背景下,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更大,回归方程为:

企业所属行业对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如图2所示。

相比传统行业,新兴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政策支持和财税支持,缩短了产业培育周期,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既能缓解企业初创期的资金压力,实现社会资本积累,又能帮助企业更快渡过初创阶段,取得竞争优势。此外,新兴行业产品、技术更新换代较快,企业需主动加强与政府、供应商、科研机构的密切联系,准确把握市场信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且,由于短期内难以形成共同的语言、表达方式等,与其他网络成员的相互信任程度也不及传统行业,故在新兴行业背景下,相比关系及认知维度社会资本,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对提高企业创业绩效发挥着更显著的作用。

2.企业规模的调节作用。由表6模型3可知,企业规模对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b=0.142,p>0.1);对关系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b= 0.118,p<0.05;b=0.144,p<0.1),部分支持H2b。企业规模越大,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绩效的贡献越大,回归方程分别为:

企业规模对关系维度、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别如图3、图4所示。

一方面,企业规模越大涉及的业务范围越广泛,与之联系的网络成员就越多,但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中,企业难以与所有成员保持频繁、密切的联系,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且容易获得金融机构、投资者及其他网络成员的信任,使企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同时,企业组织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规模变化,与网络成员的内外部沟通更加高效,信息传递和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提升。因此,规模较大的企业更趋向于建立广泛的关系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以提高创业绩效。

3.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由表6模型4可知,企业性质对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b分别为0.007和0.061,p> 0.1);对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b=0.194,p<0.05),部分支持H2c。非国有企业背景下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更大,回归方程为:

企业性质对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如图5所示。

在圖5中相交点之前,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对国有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更为突出,原因可能是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在达到一定量之前,政府支持、社会融资支持等对国有企业初期发展至关重要,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更大。而非国有企业存在人员流动性大、与网络成员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导致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相关性不强。但随着结构维度社会资本的积累,非国有企业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克服了国有企业缺乏发展积极性、沟通效率低等弊端,重视结构维度社会资本的投入和产出效率,主动加强与网络成员的密切联系,构建合理的网络架构,资源匹配能力不断提升,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增强。

4.企业成立年限的调节作用。由表6模型5可知,企业成立年限对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b=0.137,p>0.1);对结构和关系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b=0.289,p<0.05;b=0.116,p<0.01),部分支持H2d。企业成立年限越久,结构和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贡献越大,回归方程分别为:

企业成立年限对结构维度、关系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别如图6、图7所示。

随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企业制度建设、组织架构等逐渐完善,与网络成员的合作更加稳定,联系更为密切,相互信任程度更高。在互惠和信任的基础上,双方信息和资源共享的意愿越强,越能有效促进资金、技术、知识等资源的转移,进而对企业创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因此,企业成立年限越久,结构和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贡献越大。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研究了其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的积累能提高企业创业绩效;企业特质对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同,其中,企业所属行业对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在新兴行业背景下的贡献更大;企业规模对关系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企业规模越大对创业绩效的贡献越大;企业性质对结构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非国有企业背景下的调节作用更大;企业成立年限对结构及关系维度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且成立时间越久发挥的作用越大。

(二)对策建议

传统行业应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先进型企业的合作,向市场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关系和认知维度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发挥的作用较弱,企业应加强与网络成员的沟通联系,通过构建广泛的结构维度社会资本提高创业绩效;国有企业在结构维度社会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对其依赖性降低,企业应提高发展的积极主动性,重视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在创业绩效中的应用;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应加强结构和关系维度社会资本的投入,随着成立年限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结构和关系维度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贡献会越来越大,并带动认知维度社会资本的增长。因此,创业企业应充分发挥各维度社会资本在创业绩效中的作用,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适时调整,进而提升创业绩效。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玉利,杨俊,任兵..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一个交互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管理世界,2008(7):91~102..

[2]朱延辉..社会资本会计初探[J]..财会月刊,2007(1):3~4..

[3]韦影..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9):119 ~ 127..

[4]顾颖,房路生..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维度、功能及构造性关系[J]..企业研究,2012(16):4~6..

[5]蒋勤峰..苏南地区创新型企业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6(S1):225~237..

[6] Rodrigo- Alarcón J.,García- Villaverde P. M.,Ruiz-Ortega M. J.. From social capital to entre? preneurial orientation:The mediating role of dy? namic capabiliti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 nal,2017(2):1~15..

[7] Mckeever E.,Anderson A.,Jack S.. Entrepreneurship and mutuality:Social capital in processes and practices[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 velopment,2014(5-6):453~477..

[8] Stam W.,Arzlanian S.,Elfring T.. Social capital of entrepreneurs and small firm performance:A meta- analysis of contextual and methodological moderator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4(1):152~173..

[9]Piran M.,Ghafarzadeh H.,Khashab A G.,Lmani S..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corporate entrepre? neurship: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 Quality Manage? ment,2015(1):1~16..

[10]谢雅萍,张金连..创业团队社会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J]..管理评论,2014(7):104~114..

[11]张鹏,邓然,张立琨..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8):120~128..

[12] Bourdieu P.. Le capital social:Notes previsoires[J]..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1980(3):3~6..

[13] Coleman J. S.. Social capi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apital:The ambiguous position of pri? vate schools[J]..Catholic Schools,1988(20):95 ~ 120..

[14] 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d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242 ~ 266..

[15]郭熙保,张克中..社会资本、经济绩效与经济发展[J]..经济评论,2003(2):3~7..

[16]Evangelinos K. I.,Jones N.. An analysis of social capital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9(4):334 ~ 342..

[17]谢洪明,程聪..企业创业导向促进创业绩效提升了吗?——一项Meta分析的检验[J]..科学学研究,2012(7):1082~1091..

[18] Renzulli L. A.,Aldrich H.,Moody J.. Family matters:Gender,networks,and entrepreneurial outcomes[J]..Social Forces,2000(2):523~546..

[19]萬希..智力资本对我国运营最佳公司贡献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6(3):55~60..

[20] Kramer R. M.,Tyler T. R.. Trust in organizations:Frontie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5(1):35~51..

[21]林妙雀..企业之智慧资本与分享组织文化对组织管理绩效影响之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5(1):55~81..

[22]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42 ~ 266..

[23]石军伟,胡立君,付海艳..企业社会资本的功效结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2):84~95..

[24]谢洪明,陈盈,程聪..网络强度和企业管理创新:社会资本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2(9):32~39..

[25]张萍,俞静..智力资本、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财会月刊,2015(26):19~23..

[26]李焰,秦义虎,张肖飞..企业产权、管理者背景特征与投资效率[J]..管理世界,2011(1):135~144..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70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
基建领域加速推进PPP模式的策略探析
社会资本与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影响医学贫困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因素探析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PPP项目的财务分析(一)
社会资本参与公益事业的地方政府信用研究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