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思想融入课堂中的实践

2019-09-10黄颖娟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思想小学数学学生

黄颖娟

摘要: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浓缩的精华,数学课堂承载着双重任务,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向学生渗透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转化、数形结合、对比等数学思想融入到课堂中,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学生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开启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之门的钥匙。数学思想与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而以往的很多数学课堂,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讲解、强化,而弱化了知识背后数学思想的渗透,致使学生无法透彻地掌握数学知识,浮于知识表面的学习,必定不会深入,时间长了,对知识的印象也会渐渐地模糊,在运用时易形成错误。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思想应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让数学课堂更有味,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拥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融入转化思想,促进内化

转化是最基本的數学思想,在数学课本中随处可见,数学形式的转变和转化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前后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后续的知识往往是在前面知识发展起来的,教师应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去突破新知,将所学新知转化为旧知,融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通分”时,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三组分数: 和 ; 和 ; 和 。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第一组的两个分数是同分子分数,所以直接比较分母便可,分母小的分数就大,所以 > ;第二组的两个分数是同分母分数,所以直接比较分子便可,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所以 < ;关键是第三组中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应该怎样比较呢?学生们进入了沉思中,很快有学生提议,可以将 和 转化成同分母分数或者转化成同分子分数,然后就可以比较出它们的大小,这个学生的想法也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认可。那么应该怎样转化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到了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师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感悟转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融入数形结合思想,掌握本质

数和形,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两者缺一不可,是我们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工具。而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有效的解题策略。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题目的数量关系非常复杂,学生难以把握其实质,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解题思路。这时就可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变成形象的图形,达到降低解题难度的目的。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题目: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所拼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这道题目一出示,学生首先想到的解题方法是先算出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然后乘6,于是列出了这样的算式:1×4=4(厘米),4×6=24(厘米)。这样计算肯定是不对的,但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也未必可以理解,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变成形象的图形。学生们在画出图形后,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可以拼成长6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也可以拼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所以原先的解答方法是不对的,学生们按照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重新列式进行了解答。

上述案例,在学生们解题出现错误的过程中,教师没有一语道破,而是融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借助画图策略,寻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了知识的本质。

融入对比思想,强化理解

现行的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很多公式、规律、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形式相仿,内容相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小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可以融入对比思想,让学生在比较知识的异同中,更好地掌握新知,触及知识本质,避免产生混淆。

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考虑到学生对分数中的“分率”与“数量”经常产生混淆,出现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对比性题组:

1.一根铁丝长 米,已经用去它的 米,还剩下多少米?

2.一根铁丝长 米,已经用去它的 ,还剩下多少米?

对上面的两道题目进行观察,不难发现,这两道题目只有1字之差,但解答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第1题中的 表示具体的量,所以直接相减便可,列出的算式是 - ;而第2题的 表示分率,不表示具体的数量,解答的方法是: - × 。通过这样的对比练习,可以强化学生对“分率”与“数量”的辨析能力,提升解题的正确率。

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因为那样学生习得的知识是不完整的,是碎片化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数学思想,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感受数学的神奇和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思想小学数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